探戈和中國蝴蝶
今年在中國住了兩三個月之後,便在上海上了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公司的海洋神話號,在旅行開始的第一個晚上,藝術總監在劇場的舞台上,告知大家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數,有不少國家如丹麥、瑞典、希臘、葡萄牙等國只來了一個、兩個或十個以內的遊客,以往經驗每次都是美國人最多,但是這一次只來了七十二個美國客人,少於加拿大,少於所有東南亞國家,人數漸漸增加中,最後,他告訴大家南韓來了四百八十六個客人,名列第一,而我一上船便看到一道道由老女人組成的風景,所以,我開始注意這個現像,上郵輪是一種享樂,因為是國際性的紐帶組織,在嚴密精確及安全舒適的規範中,而全世界富裕國家的人都已開始上船,無論在天涯海角各艘郵輪上,你能見到各種膚色及各種民族,而日本、南韓、新加坡、台灣、香港的東方人,也確實越來越成氣候了。
韓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傳統的國家,在釜山市裏,一切公共建築都被要求磚瓦的傳統屋頂,所以加油站也是古色古香的,在這國家裏極其男尊女卑,婦女操勞一世,上要孝侍父母公婆,下要撫養孩子,並且像奴婢似的服侍丈夫,但是,一旦子女成了家,一旦他們有了孩子,韓國婦女不再幫子女帶孩子,這責任百分之百由他們負責,這些老女人便成群結隊地像水銀一樣,打扮得漂漂亮亮花枝招展,義無反顧地向全世界傾瀉而去。
乍一聞,似乎這些老女人夠狠,再想想,為她們叫好,她們並不過份,這一世已經盡責,這一生已走到盡頭,子女再有子女,一代人養一代人,這叫合理, 而中國社會中的老一代女人,卻永遠走不出家的桎梏,如果在哪裏遇到中國出來的遊客,不是幹部便是大款,不是青年也是中年,中國的老女人太少見了,她們什麼時候從家裏走出來,也像南韓的女人,把臉蛋保養得嫩一些,把頭髮梳得亮一些,把背挺得直一些,把舞跳得好一些,把衣服穿得漂亮些,也為自己活幾年呢?大家都知道只有中國的老人們,一輩子都在為下一代服務,許多海外的子女一旦生兒育女便會把父母接來,等孩子大了又送回中國,中國的老人似乎一輩子都在奉獻,而那一代人也正在消失中。
在釜山我們去看了漁市場,就像在紐約唐人街,活魚舖子是紐約一個景點, 華人在那裏手起刀落剁魚頭,洋人在一旁錄像,現在我明白這確實很耐人尋味, 因為這個市場上基本都是老婦人,而她們是消失的一代,再沒有年輕女人會接這個班,導遊說她們起得極早,幹得很辛苦,而現在的韓國女孩非常講究物質攀比,因此這一角落已成絕響,若干年後不再有如此壯觀的賣漁婦隊伍,希望她們也能為自己活幾年舒坦日子。
在船上有一天正向大阪駛去,中央大廳樂隊奏著舞曲,被東方人佔據的舞池地盤,漸漸不見白人身影,東方人一樣善舞,在倫巴、桑巴、恰恰之後,不少東方人有模有樣地跳著探戈,扭脖子彎腰,我與丈夫喜歡坐在窗邊看海,也喜歡欣賞別人的快樂,喜歡為一切落力表演者鼓掌叫好,正欣賞著東方人大跳拉丁舞,一扭頭,邊上的兩名白人老嫗,一聲不出,正勾著頭認真地在刺繡,毫不為音樂所動,像我見慣了中國的老女人,蜷縮一角,左手握著竹圈綳框,右手穿針引線一針上一針下,不一會兒,繡出一隻中國蝴蝶。
這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有趣互動,點綴了海上航行中一個溫馨美麗的上午。希望更多的老人,尤其是中國的老女人,也能享受她們的人生。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