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我對文學充滿樂觀
第一屆茶文化論壇在深圳召開,著名茶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逾百人出席,11月30日,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潘耀明會長更邀請到原文化部部長、9月剛剛在人民大會堂被授予了「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王蒙先生主題演講,以自己豐富的經歷和視角講述「文學的世界」。
由字游文化傳播(深圳)有限公司主辦,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承辦:「字遊大講堂」首場講座,11月30日於深圳集悅城舉行,王蒙擔任主講嘉賓並發表主題為「文學的世界」的專題演講。講座由潘耀明先生主持,鳳凰網香港號總製作人陳箋女士擔任司儀。圖為主禮嘉賓在講座前留影。左二起:深圳金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啟繁、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國良、「人民藝術家」王蒙、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長潘耀明、深圳文聯/ 深圳作家協會副主席梅毅。左一為鳳凰網香港號總製作人陳箋。
除了「現實的生活」,王蒙表示他很高興也沉醉於一個「文學的世界」。「文學的世界當然是從現實的世界來的,但是它又和現實的世界不完全一樣。」他又表示,文學挽留了時間、挽留了青年時代,文學是感情上、愛情上、詩歌上、青春上的美好, 並且全面地發展了精神能力。
不可替代的文學
他又指出, 現在文學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因為新媒體、融媒體、多媒體的發展, 使人們用在看書上的時間相對佔的比例很可能比過去少了。文學中如果接觸不到文字,而是聽手機段子或者一個小的表演,精神能力會下降,而全面促進我們的智商、情商、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這是要靠文學。王蒙認為,雖然手機讓大家了解更多的世界,但仍然代替不了文學,仍然代替不了小說,仍然代替不了詩歌。
11月30日,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潘耀明會長邀請到9月剛剛在人民大會堂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王蒙先生作專題演講,以自己豐富的經歷和視角講述「文學的世界」。
對於「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或許取代人類寫作」,王蒙表示,人工智慧通過強盛的學習整合本領,將差別內容、差別佈局的文章舉行整合學習,產出新文本的徵象,實則是一種「造句」而非創造。他強調,文學本質上的東西是不可替換的,若失去了人的感情和個性,則是形似而神非。王蒙說:「我對文學充滿了樂觀」。
茶禪一味,寫「茶」非易事
談到此次茶論壇的主題,王蒙分享了自己體驗日本、阿拉伯國家、美國、新疆、羅馬尼亞等不同地域的茶葉的經歷,以及《紅樓夢》、《茶館》這兩部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他表示,文學作品中對於酒的描寫不少,而酒的特性對於人類感情、身材感官的觸發是一種相對輕易描寫、輕易出彩的內容。反觀文學作品對茶的描寫,王蒙慨歎「太難了」,令他想到了禪中的奧義。王蒙以自己喜好的綠茶舉例, 他說:「那種滋潤、濕潤的感覺,彷彿撫慰了被燙過的舌尖。」此外,茶帶給王蒙一種「自得忘言、意在言外」的禪意,是一種難以用語言給出滿意的形貌。
王蒙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後的第一個講座,全場座位爆滿。
王蒙認為,茶在文學作品中會表現中國人常年的困苦、飢餓、困難,但還有另一面對生活的講究,對飲品的講究,和品茶的悠然自得,有一種自我高貴化的感覺, 他相信隨中國的發展,茶文化、茶室文化會有更好的發展。
(傅曉撰文。圖片由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