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丘之憶(下)
一九七三年到了京都。五月初,老友崔美儀叫當船長的丈夫胡寶金由神戶來京都看我。寶金一番好意,要帶我和宿友月先去作小旅行。我們徹底不知道有全大和民族會動員旅行,黃金週這回事。我竟提議到離大阪兩個多小時火車程的鳥取,為的是看砂丘。
鳥取砂丘。
毫無準備,不辨東西。轉兩次火車,三個小時就在鳥取車站下車。只見全街是人車塞滿,公車也滿座。既是人人上路,我們以為走走就到目的地,那不妨隨大隊。誰料一行個多鐘頭,才到豎了「砂丘」牌子前。
偌大沙「山」在眼前,果然要腳深腳淺,提腿艱難才走到「山」或叫「丘」的腳下,不知男子被囚的洞何在,應該在上面吧?必須上去。試想像爬上鳴沙山的境況,我們就這樣上一步退三四步爬。幸好當時還年輕力壯。到了「山」脊,咦?原來下邊是個沙灘,外邊一片藍海。沒有洞,有一兩條吊繩梯,就懸在下「山」坡上,有些人學著電影中男子攀上來,也有人玩滑沙滑下去。陽光燦然耀目,全欠電影片的黑沉沉的鏡頭。我竟給電影騙了,真有些不忿。
電影《砂丘之女》劇照。
等到回程,才是一場噩夢。沒預先買火車票,最後一班車開走了,怎辦?車站附近小旅館全客滿,三個傻瓜只好坐在車站外等天亮。
今天網上旅行砂丘資料多,添了許多設置與玩意,纜車、駱駝、飛行傘、燈光表演、沙博物館。幸而沒設《砂丘之女》文學散步,否則會氣死安部公房迷。而從地理上看,那也非真沙,只是泥沙加上火山灰。
從此,再沒黑白電影的砂丘。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本文轉載自小思《一瓦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