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美食之旅〕魚學校——香港的另類魚料理

李昂
3年前李昂
1,582 0 0

形容一群魚,英文叫「A School of Fish」,所以賣海鮮為主的餐廳,就叫「Fish School」,有趣吧!

 

我想大概每個人都會同意,香港的海鮮,在華人世界的料理裏首屈一指。尤其是中餐廳蒸魚,服務生要小跑步的把魚端出來,從廚房放到餐桌上的距離,熱度恰好讓魚全熟了。這樣的考究,難怪在溫度、嫩熟的程度上,都可以達到完美的境界。

 

然而,在香港的西餐廳吃魚料理,就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了。尤其是越高檔的西餐廳,越難體會到香港魚料理上的特色。理由很簡單,高檔的西餐廳收費昂貴,基本上沒辦法用鄰近海域捕獲的魚,而一定要從歐洲等寒冷的地區,空運來西方料理常用的魚,以表示食材的尊貴。

 

而且廚藝工法上,用的都是西方的方式,吃的不外大塊的魚排。華人喜歡的魚尾、下巴、魚肚都被排除。所以,如果有選擇,我基本上很少在西餐裏吃魚。

 

去年初,在香港浸會大學擔任了兩個月的駐校作家,有機會花較多的時間,慢慢的品嘗香港的美食,而不是幾天內,很快的要吃許多必須吃的餐廳。

 

結合香港與西式的海鮮料理

 

慢慢的尋找,便發現了年輕一代的香港西廚,也試着找尋西餐裏不同的吃魚方式,簡單的講,就是結合香港與西式的海鮮料理。

 

位於港島的「魚學校」餐廳,舊址就是一間學校,所以結合了英文的說法,巧妙的叫作「Fish School」。

 

把本地的三點蟹、白蟹加上魚露、辣椒、蒜調味,下面放着白米飯來調和,有點日式風格,吃起來趣味橫生。(作者提供)

與西式餐廳不同,居然有中型的魚箱在餐廳裏,箱裏養着各式海鮮,確保其鮮活度,魚箱不很深。是日有兩尾剛釣到的海鰻,其中活蹦亂跳、力大無窮的跳出了水面,在廚房的地面上亂竄。廚師和服務生手忙腳亂,才把海鰻抓回箱子裏。這段小小的插曲,讓我們看得不亦樂乎。當然也不是正經八百的好西式餐廳裏會發生的。

 

位於西營盤小巷裏,得花一點功夫尋找餐廳的入口。種植不少綠色植物,簡單的以木頭作布置,鋪陳自然。坐在吧枱尤其是不錯的選擇。年輕好看的服務生來自不同的國家,有個菲律賓來的小帥哥,手上刺青,笑口常開,在這裏吃飯輕鬆自在。

 

海鮮與肉類的相互激盪

 

每天早上七點到熟悉的魚家訂新鮮的魚貨,下午四點送到餐廳。要用釣回來的海鮮,而不是網捕,確保海鮮不碰撞受損,這些對於David Lai( 黎子安),都是基本功。

 

是日吃到中國海的新鮮鮑魚,小小的殼裏面,居然容得下那麼一大頭鮑魚,真是不可思議。我一向喜歡鮮鮑魚,用作乾鮑,不管是幾頭,都是離海岸很遠的人不得不的選擇。果真,這鮑魚Q彈鮮甜有嚼勁。

 

David和 Yenn Wong開的魚學校,讓顧客可以選擇喜歡的方式來吃不同的魚的不同部位。是日吃到剛好抓到整尾的spotted knifejaw,從沒吃過。

 

大廚當然也玩新的花樣,比如說蝦打成泥,外表裹上一層popcorn,再油炸,我個人覺得帶有點中華料理、尤其是台灣人喜歡的炸蝦捲的意味。就像把本地的三點蟹、白蟹加上魚露、辣椒、蒜調味,下面放着白米飯來調和,有點日式風格,吃起來都趣味橫生。

 

我尤其喜歡不把海鮮孤立出來,而加上肉類巧妙達成的效果。一道「牛尾燉烏參」, 用牛尾肉的鮮甜味來提烏參,同時也吃到非小塊的牛尾肉。我笑着對David說:「有一點太暴發戶了吧!」其實用牛肉燉出來的醬汁來提味就好了。但是,肉與海鮮結合,也不失有趣。

 

魚學校讓顧客可以選擇喜歡的方式來吃不同的魚的不同部位。圖為作者當日吃到剛好抓到整尾的spotted knifejaw。(作者提供)   


前菜的「洛神花安康魚鵝肝醬」,將魚和鵝的肝並置,用十五年的陳皮來去腥,吃出另一種風味。整個餐點會用到不少在地的花和蔬菜,比如上述洛神花,還有紫紅色美麗的蒜花。

 

更有三十幾種蔬菜拼出的沙律。我以為媲美 Michel Bras 的百種蔬菜沙律。番薯作為甜點,都可以看出來 David 蓄意使用香港鄰近地方的花與菜蔬。

 

和農夫合作與自然有感情,就像在哪裏抓的魚、誰抓來的,都會產生一種親密的關係。這不是從遠方、陌生的地方來的魚會有的。參與自然的食物鏈,會產生對自己土地的愛,對David來說這是最重要的。

 

愛魚成癡的David,「沒有魚,沒有生活」 是他生命的寫照。所以,吃了Fish School 後,不妨再回到他第一家開的Neighborhood餐廳,一起享受都市鄉里之間美好的感情吧!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2016年2月)

0
〔金庸地圖〕倚天之冰火島──冰火島生育問題
上一篇
〔金庸地圖〕倚天之峨眉山──峨眉派荷爾蒙失調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湖南米粉第一城,太像桃花源了吧!
10小时前
花朝節,被遺忘的中國節
1天前
上海的烟火氣,就在這“老城厢”
3天前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
6天前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1周前
相关文章
【美味香餌】港菜進駐台灣
李昂:【美味香餌】帶著匠人一起旅行
李昂:像我這樣的美食評審
李昂:新加坡人唯一兩星大廚,在台灣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李昂
34 文章
0 评论
1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