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作家故居的夢

小思
3年前小思
1,509 0 0

我愛探訪作家故居。盼望在那兒尋索一個用文字表達心靈的人的氣韻痕跡。現場感會叫人更觸動。

 

司馬遼太郎故居圓了作家故居的夢。


說喪氣的話,中國作家的故居,不知何故,幾乎千篇一律是十分過去式的。所謂過去,當然是過去了,空蕩蕩,一桌一椅,空書架——偶爾擺上一堆書,也不過胡亂安放,與作家無關。每個故居,暮靄蒼茫,分明顯示﹕作家已死。冷得人難以接近。

 

司馬遼太郎的故居那堵叫人仰望的書牆。


可是司馬遼太郎的故居,卻果然圓了作家故居的夢。先別說安藤忠雄設計的那堵叫人仰望的書牆,清水混凝土的獨特建築語言,只說安藤的刻意保持故居原貌的崇高敬意。他在司馬遼太郎逝世兩年後,承接了建館委託,就下定決心要顯示作家的著作精神面貌。他給所讀所藏書震懾了,保留書,即保留作家的心靈。故首要條件是讓故居原樣存在。

那書房,真夠作家的生氣。溫煦燈光下,一切寫作文具在,彷彿作家剛走開,很快就回來。

那書房,真夠作家的生氣。溫煦燈光下,一切寫作文具在,彷彿作家剛走開,很快就回來。還有最理想的是書的保存。作家寫歷史小說,所讀書就是精神養分,安藤稱之為「創作の原點」。一九七三年寫《空海の風景》,描弘法大師入唐至歸國故事,他的藏書就有大量佛教歷史、空海全集、唐代歷史文獻。一九七七年寫《項羽與劉邦》,藏書均見漢楚史籍。所用歷史年表已翻得破殘不堪,泛黃的紙本得到多少作家的手澤?

 

安藤忠雄設計清水混凝土的獨特建築語言,刻意保持故居原貌的崇高敬意。


保存作家的心靈,拆散了的藏書,已失去意義,就算成為個人文庫,卻依圖書館例編碼入藏,也不見得理想。司馬遼太郎的記念館,是示範,圓了作家故居的夢。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本文轉載自小思《一瓦之緣》。)

0
《京都一年(修訂三版)》
上一篇
你未必知道的瑞士「健康穀物」Muesli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湖南米粉第一城,太像桃花源了吧!
11小时前
花朝節,被遺忘的中國節
1天前
上海的烟火氣,就在這“老城厢”
3天前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
6天前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1周前
相关文章
砂丘之憶(上)
砂丘之憶(下)
這樣才是致敬
安藤忠雄的陰與光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小思
6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