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葡萄酒之旅〕管窺Le Pin與L'IF

施齊
4年前施齊
1,791 0 0

一九七九年Jacques Thienpont購置了一個一點五英畝的葡萄園,開始種植葡萄並釀製頗具傳奇性的Le Pin(意即松樹)。之所以傳奇,是因為它是波爾多最貴的酒,一瓶二○○九年的Le Pin市價要三萬三千元港幣,原因是年產只有六百箱而已,物以罕為貴,又或許加上Robert Parker評一九八二、二○○九、二○一○年的Le Pin均為一百分之故?

 

如此佳釀,味道如何?它主要由梅洛(Merlot)和小量的品麗珠(Cabernet Franc)釀製而成,酒質醇厚且口感豐富,但又帶有輕柔飄逸的韻味,單寧明顯卻又溫和。而且它的酒質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平衡,這正是Thienpont信奉的完美而單純的釀酒美學。

 

Thienpont花了三十年再找到另一個葡萄園,二○一○年在Saint-Emilion買了一處八英畝的酒堡,但只利用了其中的五英畝種植葡萄。這酒堡改名為L'IF,意思是漿果紫杉樹。L'IF這個名稱代表?英文if,表現釀酒時有很多不同的選擇。隔年釀出的酒仍具有他所堅持的簡單文雅,水果味濃,酒精度不高,二○一三年生產六千瓶。L'IF又以Haut-Plantey酒堡標示他的副牌生產第二種酒。

 

L'IF(右)及Haut-Plantey(左)的酒價較Le Pin為低,令喜好杯中物者得以品味Thienpont傳奇的釀酒技術。(作者提供)

這兩種酒的價格較低,令喜好杯中物者得以品味Thienpont傳奇的釀酒技術。二○一三年的L'IF是百分之百的梅洛,品嘗起來具有黑色果實的香氣,清爽新鮮,成熟的單寧,平衡至極,不折不扣是他出產的佳釀。

 

L'IF二○○九、二○一○年脫產,由Haut-Plantey酒堡取而代之,酒中含有紫梅、肉桂、丁香的香味,它們按照Thienpont的美學精確地釀製而成,既文雅又恬靜。隨着他對土壤環境愈來愈熟悉,相信這酒堡的酒會持續發展,讓我們進一步領略他獨特的釀酒技術。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2016年6月)

0
〔咖啡之旅〕伊斯坦布爾:君子們咖啡館
上一篇
盧克謙〈談談「手信文化」〉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湖南米粉第一城,太像桃花源了吧!
9小时前
花朝節,被遺忘的中國節
1天前
上海的烟火氣,就在這“老城厢”
2天前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
6天前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1周前
相关文章
〔葡萄酒之旅〕波爾多的天氣與酒
〔葡萄酒之旅〕波爾多的大酒瓶
〔葡萄酒之旅〕穆利斯的沉睡佳釀
〔葡萄酒之旅〕格拉夫分類地區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施齊
24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