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之旅〕蘇玳酒的多樣性
時入隆冬,我的心緒轉向蘇玳(Sauternes)酒,儘管我一年到頭喝這種甜酒配美食,但在這天寒月份裏,我更想試飲這高密度的佳釀。
產蘇玳酒地區的每一個年份,比起波爾多的紅白酒更具獨特個性,原因是釀蘇玳酒的葡萄必須靠一種寄生性真菌──灰葡萄孢,兩條河的河水混合所升起的濃霧造就了這種葡萄貴腐,使酒的酸性集中,增添酒的存放複雜性,帶有蜂蜜、蜂蠟、薑、杏子、熱帶水果、煙和乾花的味道。
二○一四年的蘇玳酒,因葡萄成長於乾燥涼爽的天氣,產生了熱帶水果令人驚喜的酸性。(作者提供)
有人喜歡享受剛釀好充滿活力的新酒,有的則認為存放多年的陳酒為佳,如何決定依個人偏好而定,但得先清楚最近以來這酒的不同風味。
如果欣賞新酒,我建議二○一三年的,那年九、十月多雨,致使酸性優雅,酒多汁而吸引人,但久存亦可顯現它的潛質。二○一六年的,新鮮可口,不那麼濃烈,酸性新鮮不複雜。這是因為在貴腐形成之前已收成之故。有意收藏久存的,我建議二○○九年的,極高熱和濕度造就了豐富的複雜性,即使存放十年都還算年輕。
比照之下,二○一四年的與二○○九年的大異其趣,葡萄成長於乾燥涼爽的天氣,產生了熱帶水果令人驚喜的酸性,有觀察家稱它為本世紀以來最佳年份。
不管品嘗新酒或預備存放,希望這冬天多探究迷人的蘇玳酒,配合偏鹼或辣味食物可體會這酒的新鮮酸味,也可選擇不辣的食物,如雞或龍蝦,讓酒發揮自己的美味。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