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地圖〕射鵰.神鵰之煙雨樓:多少樓台煙雨中
《射鵰英雄傳》:「(八月十四晚,嘉興南湖煙雨樓,濕霧濃極),西毒歐陽鋒的蛇陣中毒蛇成千成萬。眾人聽到蛇聲,無不毛骨悚然。黃藥師玉簫已折,洪七公金針難施,最難的還是在大霧迷濛,目不見物,縱然有路可逃,也是無從尋找。
「正危急間,忽聽一個人冷冷的道:『小妖女,竹棒給我瞎子。』卻是柯鎮惡的聲音。黃蓉聽他說到『瞎子』二字,即明其意,心中一喜,忙將打狗棒遞了過去。柯鎮惡不動聲色,接棒點地,說道:『大夥兒跟着瞎子逃命罷。煙雨樓邊向來多煙多霧,有啥稀奇?否則又怎會叫作煙雨樓?』他是嘉興本地人氏,於煙雨樓旁所有大道小路自幼便皆爛熟於胸,他雙目盲了,平時不及常人,這時大霧彌漫、烏雲滿天,對他卻毫無障礙。他察辦蛇嘶箭聲,已知西首有條小路並無敵人,當下一蹺一拐的領先衝出。」
若不是煙雨樓一場大霧,東邪、北丐、老頑童、郭靖、全真七子等武林精英都要喪於西毒歐陽鋒的蛇陣與完顏洪烈布下的萬箭齊發中。
金庸不是憑空想像這場煙霧的。煙雨樓位於嘉興南湖湖心,取唐朝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詩意命名。樓如其名,煙雨樓素以「微雨欲來,輕煙滿湖,登樓遠眺,蒼茫迷濛」的景色著稱於世。明末張岱的《陶庵夢憶》回憶煙雨樓,「涳涳濛濛,時帶雨意,長蘆高柳,能與湖淺深」,深得風景之三昧。此句的下文才是煙雨樓聞名江南的關鍵:「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載書畫茶酒,與客斯於煙雨樓。」
據說這美人陪游南湖的習俗到了清代尤盛,南湖因此又名「鴛鴦湖」。那位喜歡考察名勝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次鑾駕煙雨樓,先後題詩十四首,到了晚年還不能忘懷,命人按煙雨樓圖紙在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仿造了一座。按理說乾隆應該閱景無數,何獨對煙雨樓念念不忘?吸引他的,除了煙雨樓台、湖光水色,恐怕還有煙雨中如花的美人吧。
煙雨樓的煙雨,滋生出某些風流行為,又掩護了郭靖等人安全撤出,為北宋武林界保留了革命火種。現在看到的煙雨樓係1918年嘉興知事張昌慶重修。樓為兩層,重檐畫棟,造工精細。樓前擔橫額「煙雨樓」三字為董必武手書,廳內陳列著黨和國家領導人事迹及題詞,郭靖、黃藥師之流的江湖人士事迹當然不能忝列其中了。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本文轉載自吳真《金庸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