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字遊文化

    文浩〈澳葡甜品的新舊衣裳〉

    十方遊蹤
    4年前十方遊蹤
    1,434 0 0

    澳門曾被葡葡牙統治,甜點一方面保留了不少葡國傳統烹調手法,另一方面又受香港以至內地的飲食潮流影響。我總喜歡在假日來到澳門,不去遊客熱點,遠離賭場,只為尋找澳葡甜點的芳蹤。

     

    澳門銀河酒店「葡軒」餐廳幾款傳統澳葡甜品。(作者提供)


    上圖是幾款傳統澳葡甜品。前方的是杏仁撻,而左右兩邊的是蜜桃撻。杏仁樹在葡國很常見,所以廚師以杏仁入饌自然而然。後方的是木槺布甸,葡文Serradura有「鋸屑、鋸末」之意,就是指此甜品面層壓碎的餅乾。這款甜品的知名度不亞於葡撻,差不多每本澳門旅遊書都有介紹,但有趣的是如果去過葡國旅行的話,會發現當地絕少餐廳會有這款甜品。木槺布甸口感冰凍幼滑,當中結合餅碎、忌廉、煉奶和呍呢拿,濃郁滋味。整體而言,傳統葡國甜品一般較甜膩,所以現時不少澳門餐廳都會調整甜品的糖份比例,遷就港澳人的口味。

     

    穿梭澳門大街小角,很容易發現其他特色的澳葡甜點。來到新興文創活化區的關前后街,可以品嚐傳統澳葡甜點橙卷(Torta de Laranja)。外型類似香港西餅店的蛋卷,但加入鮮橙汁製作,並且以慢火煎成,口感獨特,很多遊客都慕名到「拾8咖啡」一試。葡式甜飯(Arroz doce)也是傳統的葡國甜點,有幾分似中國的八寶甜飯。甜飯以葡國米、奶、糖、雞蛋煮成,最後灑上肉桂粉,簡單的食材組合出別緻的葡萄牙美味。

     

    葡式甜飯。(資料圖片)


    另外,澳門不少葡國餐廳供應的甜品都會注入法式元素,不但創新,擺盤上亦小巧精緻,美味又美觀。例如澳門花道葡萄牙餐廳的「南瓜蛋糕配乳清乾酪及杏仁」,切開蛋糕後有南瓜漿流出,幾乎是傳統「巧克力心太軟(Molten Lava Cake)」的變奏。

     

    南瓜蛋糕配乳清乾酪及杏仁,攝於澳門花道葡萄牙餐廳。(資料圖片)


    說到澳門小食的代表——葡撻,撻面有著一塊塊焦糖斑塊,這是與港式蛋撻最明顯的區別。據說葡撻起源於19世紀,葡萄牙修道院的修女在熨衫之時,會用蛋白漿使衣服變得筆挺,並把剩下的蛋黃加上奶油、糖等材料,研製出葡撻作公開發售。至於在澳門,就以「安德魯餅店」與「瑪嘉烈餅店」最廣為人知。1989年,曾在葡萄牙酒店當廚師的英國人安德魯(Andrew Stow),把葡撻引進澳門,並與妻子「瑪嘉烈」合作經營餅店,大受歡迎。後來二人離婚,老婆另起爐灶創立瑪嘉烈餅店。而快餐店「肯德基」於1998年取得了「瑪嘉烈餅店」葡撻的代理,令葡撻在香港普及化。

     

    要嚐到酥皮層次分明,入口鬆脆香口的葡撻,就必定要到位於澳門路環的「安德魯餅店」本店!拿著熱熱的葡撻,輕咬一口,玉桂粉和蛋香突出,奶油味香醇美味,滋味難忘。

                                                                                                                        

    葡撻。(作者提供)


    假日時份,來一趟澳門,淺嚐一口澳葡甜品,看看風景,細味餅師的功架與人情味,不失為忙裏偷閒的一大快事。

    文浩簡介:

    香港人,愛吃也愛寫作,紮根香港,熱愛濠江。 

    0
    〔過江一鯽〕時飛人逝
    上一篇
    饒宗頤——玉泉山,關陵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天山大環線,此景只應天上有
      2年前
      美國這城市人設崩塌了?話別說太早
      2年前
      北歐最野蠻的逆襲王者,就是它了
      2年前
      價值5500萬美元的旅行,原來是這個樣子
      2年前
      英國的「世外桃源」
      2年前
      相关文章
      天山大環線,此景只應天上有
      美國這城市人設崩塌了?話別說太早
      北歐最野蠻的逆襲王者,就是它了
      英國的「世外桃源」

      神鵰俠侶交響樂上 神鵰俠侶交響樂下
      神鵰俠侶交響樂上 神鵰俠侶交響樂下
      Copyright © 2022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十方遊蹤
      20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