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小鎮小樽

陶然
4年前陶然
1,573 0 0

從札幌站搭JR火車,天氣寒冷,車子開出沒多久,漫天大雪便開始飄起來了。風雪一路,幸好有座位,沒有一路站到小樽。

 

小樽?我聽那音調,一直以為是「小津」呢!為什麼會有這種印象?也不清楚,許多聯想都說不出什麼道理,我認真想了一想,似乎是有個日本電影導演叫小津吧?


車子外,掠過的建築物都是灰濛濛的,在風雪的包圍下朦朧,雖然在車內,也不禁寒意頓生。只有當靠站的時候,才可以看清為數不多的幾個乘客,穿着羽絨服、縮着肩膀候車。

 

小樽雖小,但風情卻十足。到站後,一腳踏在月台上,那雪,正紛紛揚揚地下,落在人們的身上,用手撲打,那雪花便應聲掉下,乾雪,並不纏人。出站之後,雪繼續下,我們在識途老馬的引領下,穿街過巷,一腳高一腳低,踩着雪地走。終於在一條小巷見到一間平房,外面掛着漢字「水針洞」的小牌子,咦,不是水簾洞麼?一看到處都是雪,不禁失笑:這是一家小樽頗有名的出租和服供照相的店舖呀。

 

小樽出租和服店「水針洞」。(作者提供)


走進弄堂似的短巷,和服出租店就在眼前。只有一位年輕女老闆,非常地日本。她一面「嗨嗨」地招呼,一面頻頻鞠躬,搞得我們不好意思。大家語言不通,卻無礙溝通,彼此可以用身體語言或表情來表達。這女老闆看來極會做生意,完全明白顧客至上的道理。儘管有人挑剔和服的式樣和色彩,她也還是笑容可掬地應付。

 

挑好穿好,她便引領他們踏着雪地去外間留影。那麼冷的天氣,我不想跑到外面去照相,況且現在照相那麼方便,連手機都可以,照那麼多相,連自己都不記得了,照了也是白照。於是就留在屋裏。女老闆在整理和服,我呆坐一旁,只看到窗外那雪花,不斷地飄在玻璃窗上,密集如雨點。

 

他們走回來,一面搓着雙手,一面叫冷。可不麼?北海道的下雪天,對於從香港過去的人而言,不冷才怪呢!何況還要穿並不厚的和服呀!可是到小樽的目的之一,便是穿和服照相,怎可入寶山而空手歸呢?如此一想,又非常明白人們的心理了。

 

但小樽確是有其引人之處,地方不大,小鎮風情十足。沿着兩邊高積的雪堆往前走,不久便走到一家海鮮店,人不多,只有幾個人在食品貨架間遊走,我也順便看看有沒有糖果餅乾可買。他們則買了可以讓小孩坐着,由大人在雪地上拖行的雪橇。大概去加拿大也可以用吧?坐在簡陋的桌椅上,有人買了生蠔,請店家燒烤來吃,我對生蠔沒什麼所謂,吃也無妨,但能夠在這室內暫時躲一下寒冷,卻也是好的。只聽到暖氣吹送吱吱響,有一剎那,我想,就這樣呆下去,也是不錯的。

 

小樽商業街。(作者提供)


可是終究要起身,一月去到北海道,其實主要就是賞雪,豈可放棄香港無法經歷的大雪景呢?起來,沿着河畔走,那眾人踐踏過的雪路,早已變成硬冰,稍不小心,便會滑倒。我走着,一個趔趄,差一點就要倒下。幸好沒有。識途老馬說,你要看地上,白雪的儘管踩過去,如果變成光滑的硬冰,你就要繞着避開。噢,明白。究竟薑還是老的辣。我也並不是沒有在雪地呆過的經驗,北京、烏魯木齊,都見過大雪飛揚,但那是多年前的往事了,人家一提,我才如夢初醒。

 

走着走着,出現許多店舖,有許多是精品店,有一家店前,堆着一個大雪人,眼睛、鼻子、嘴,都是用各種水果砌上去的。遊人紛紛停下腳步,去拍照,這「月下美人」果然懂得生意之道。遊人盡興之後,少不免要躲進店裏避寒,於是,生意或多或少也會因此帶旺起來了。我躲進玻璃製品商店,這裏有各種各樣的玻璃產品,精巧玲瓏,十分可愛。我雖然不愛買旅遊紀念品,但這次差一點就要買來珍藏。小樽的玻璃製品有名,現場一看,直覺得名不虛傳。

 

小樽的玻璃製品有名,有各種各樣的玻璃產品。(資料圖片)


跑出來,呼出的氣冒出一陣白霧。看河對岸,一座座平房,都掛上商號,好多是菜館。再走過去,是一座橋橫在當中,雪依然在漫天而下,許多人站在橋上,以河為背景拍照,一批人剛拍完走開,一批人又湧上去。這座不動的橋,成為人們的背景,沉默不說話,但聽那流水在橋下嘩嘩響。

 

在橋的旁邊,有一座平房,寫着漢字「觀光案內所」,屋頂覆蓋着一層皚皚白雪,大概也就是詢問旅遊資訊的地方吧!在夜色中,有昏黃燈光從裏面透出。我沒走進去,免得雞同鴨講。回頭一看,旁邊有一個紅色郵筒,孤零零地站在那裏,郵筒也是白雪披身。我卻在想,這郵筒,應該曾經風光過一時,多少人通過它去和遠遠近近的親友聯繫,但關山阻隔,抵達需時。如今電子產品日新月異,到底有多少人還用這郵筒聯繫?下次我再來的時候,這郵筒還會起作用?還會存在麼?思來想去,我黯然。沉思中忽見前面有一座鐘,鳴叫着噴煙。原來是按時運作的時刻到了。大概是什麼古董吧。

 

小樽河畔。(作者提供)

到了小樽,還是要去逛逛商業街。這條商業街看來是小鎮的中心。店舖一間連着一間。這時,雖然才下午四點左右,但夕陽早已西下,一地雪路上,昏黃街燈亮起,十足是雨雪夜街頭。走累了,旁邊有一家雪糕專門店,有許多空位。趕忙躥進去,排隊買七彩雪糕。原來有分別,三色便宜一點,七色自然就貴一些。指手畫腳「搞掂」,坐在那裏,嘗一嘗冬天日本雪糕的好味道。

 

回程還是坐JR火車,還是不對號。車廂裏,有兩個說國語的女孩,佔了四個座位,原來她們來小樽購物,兩個大皮箱橫放在兩個座位上了。有人看不過眼,開聲請她們挪出地方給別人坐,擾攘了一會,總算是讓出來了。而火車也就在夜色中直奔札幌而去了。

 

(本文轉載自《明報.明藝版》2017年3月27日)

0
〔葡萄酒之旅〕二○一七年波爾多霜害
上一篇
〔葡萄酒之旅〕波爾多的桃紅葡萄酒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湖南米粉第一城,太像桃花源了吧!
11小时前
花朝節,被遺忘的中國節
1天前
上海的烟火氣,就在這“老城厢”
3天前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
6天前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1周前
相关文章
美麗的島嶼——邦喀島
從「渦之道」到「麵包超人」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陶然
3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