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小姐要出嫁
台灣以往一直有種說法:要娶,就要娶台南與鹿港的女兒,因為嫁妝多。
這兩個台灣古老的地方,「一府二鹿」,都曾繁盛一時,人們講面子愛鋪排,自然不在話下。
我就是個鹿港女兒,小時候真看過,嫁娶時,女方的嫁妝要放在一個又一個長方形大木盤上,由兩個壯丁抬着遊街,讓眾人評比隊伍有多長、嫁妝的價值等等。
現今當然不見得如此,富裕如台北市,有錢人嫁女兒,光陪嫁的房地產價值,就打敗別的地方了。
以文化當嫁妝
現在不時興這些,可鹿港女兒要出嫁,仍有一項少有人可及的,那就是「以文化當嫁妝」。
這也是這次,彰化縣文化局辦的「李昂小姐要出嫁」。
台中中興大學設置李昂文藏館,並配合籌備了以鹿港女兒出嫁帶嫁妝方式的文化活動。右二為是次活動主角作者。(作者提供)
我從刊登第一篇小說至今,寫了五十年。至今仍是為台灣有最多外譯本在國外出版的作家。獲賴和、吳三連文學獎,更獲法國文化部頒贈藝術文學騎士勳章。
也獲中興大學頒榮譽文學博士(我實際只有在美國拿到碩士學位),並在校內圖書館五樓要設置「李昂文藏館」。
我的小說大量書寫到鹿港種種,一向自稱:沒有鹿港就沒有李昂。此番能有此良機在中興大學設置李昂文藏館,自然要以故鄉鹿港為源起。
李昂文藏館籌備多時,今年生日我在朋友中許下生日願望:要把自己嫁掉。
朋友們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其實當時我已經在籌備「李昂小姐要出嫁」。
要運送到中興大學的,以一張我父親和工人年輕時親手製成的紅眠床,來作裝置藝術,表現生、創作由此開始。另有神桌、香爐、燈具等陪布展物件。
以鹿港女兒出嫁帶嫁妝的方式,來作活動。更重要的是彰顯鹿港古老相傳的文化的「外溢」。
彰化縣文化局安排了具創意的「踩街」。北管吹奏,一行人帶着神桌、香爐、燈具等布展物件當嫁妝,以傳統嫁娶的禮儀遊街,繞行鹿港龍山寺、我的老家。
龍山寺旁永樂飯店還特別提供前一晚住宿。因為我父母親已不在,大夥便要文化局局長陳文彬先生代表當地的父母官,來主持我出嫁。
「李昂小姐要出嫁」活動海報。(資料圖片)
北管吹奏中,張燈結彩帶着「嫁妝」的卡車駛離鹿港,前往台中中興大學。中興大學圖書館內,重新組裝紅眠床,放置香爐等作裝置。
全程有攝影錄像,其中拆解這座有近百年、大正時代風格的老紅眠床,可作為保存資料,以便工法能繼續流傳。
除了將影片放在縣府網頁,還可放在李昂文藏館、網路上,分布傳閱。
喜餅是一定要的
古老城鎮鹿港,不僅保存深厚的傳統台灣文化,還能夠在各方的協助下,作縣市之間的文化習俗交流。並可經此,由台中中興大學向外宣揚鹿港古老文化。是為雙向的文化交流。
作為「愛吃鬼」,我的嫁妝除了文化,喜餅是一定要的。特別請一家還在作「大餅」的鹿港店家,作了傳統四色大餅:芝麻肉餅、鹹豆沙、烏豆沙奶酥麻糬、鳳梨酥。
作為「愛吃鬼」,作者的嫁妝除了文化,喜餅是一定要的。(作者提供)
喜餅有鹹有甜,年底有機會到台灣,來中興大學李昂文藏館,說不定有機會吃到大餅呢!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