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一鯽〕南城屋主婆
「屋主婆」在英國小鎮,把房間出租,每周計算。有的包食、包洗衣,一般除了星期日,不包午餐,每周可浸熱水浴缸一次,不過早晚沒有熱水洗臉、刷牙。冬天沒有暖氣,如需熱水和暖氣便要自己入錢幣到煤氣爐。
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英國小城市都有以每周計算租金的房子出租方式,每周約三至四英鎊,也有每天計算的叫做「床與早餐」(B+B即是Bed and Breakfast)即可租住一晚及包早餐。
南城屋主婆。(馬星原繪)
為什麼會有屋主婆這種現象呢?我認為是兩個原因:一個是丈夫參加兵役,派往殖民地,部分一去不回,除了是戰死,便是「落地生根」,在殖民地另有了老婆和家。第二個原因是二戰時丈夫戰死,剩下在英國小城的寡婦老婆和一間空房子。這樣,出租除了可賺些錢外,屋主婆也有工作寄託,空屋也增添人氣和生氣,更可能與租住者培養情感友誼,有目的地生存下去。
南城專照顧海外學生的屋主婆,需要向本城政府的一位海外學生居住事務主任註冊。該主任訪查、衡量屋主婆是否適合收容學生,也會通知學生租住的規矩和條件。
我到南城下榻的房子,早已安排,與父親姓L建築師朋友的兒子同房,他早我一年到英。
英國小城市。(資料圖片)
屋主婆是中年的英國人E太太,丈夫是蘇格蘭人,早年去世。她是一個很和靄的主人,對我們很體貼。
有一天,她對我說,同屋在銀行工作的中年英國男子,收到一個包裹,拆開後把兩件他母親送給他的恤衫,撕個稀爛,說母親多年前不同意他和女友結婚,結果至今他仍單身,仍很怨恨母親。屋主婆勸他與母親化解恩怨。
這事與屋主婆無關,但因她是屋主,常常難免在情感上牽涉到住客的個人遭遇。我聽後,無言以對,只覺無奈。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