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一鯽〕舉目無親
上世紀五十年代赴英留學,有錢人的子弟乘飛機,一般中產家庭子弟坐船,票價不但便宜一些,行李重量不限。一人乘船往英國留學,成村人送船。除了家人親朋同學,還有父親公司全體職工,輪流拍照、握手、道別。正在高潮時,汽笛拉兩次長嘯,送船人五分鐘內便要離開。母親叮囑不要忘記添衣寫信……
泛微紅眼睛的她,站在那裏,默默地忍受離情,我真想過去擁抱她和吻她的淺渦,這是生離,不是死別。但那年代不便在人多場面流露半點男女私情。還是我二姐看在眼裏,牽她的手,很自然地走過我右邊來說:「我也要和三弟拍照留念」,同時把她推到我的左邊,這張相片變成了我和她的最後一張合照了。
舉目無親。(馬星原繪)
汽笛拉了一聲長嘯,一分鐘便起錨,所有送船人都要離船了,最後一次握手,最後一次道別,淚別。
船開動了,我馬上走向船邊,只見千縷萬絮的五色繽紛紙卷,由船拋到碼頭,船慢慢離開時,紙卷便如藕斷絲連的情景,岸、船人揮手高呼再見、再過一會見,人頭也看不清楚了,碼頭也看不見了,熱鬧過了,只聽見風聲、浪聲。
我含淚回到船艙,靜靜的思想,為什麼好好的又要赴英啊?!越想越悶,走上甲板,船已過鯉魚門,不能回頭了,回頭也游不到岸罷!現在隻身,正是舉目無親,前路茫茫!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