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明背後的淨土
因好奇心驅使,跑了一趟雲南普洱,旨在揭開「茶馬古道」之謎。
今人講得最多的是「絲綢之路」,相對「茶馬古道」的重要性給比下去了。要知道,「茶馬古道」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不亞於「絲綢之路」。
茶馬古道。(資料圖片)
據記載,茶馬古道始於西漢。「茶馬古道」像「絲綢之路」一樣,不僅僅是一條路而已,而是從雲南普洱市向外輻射的道路網。
茶馬古道路線主要有五條:其一是官馬大道,由普洱經昆明中轉內地各省,也是運送貢茶到北京之路;其二是關藏茶馬大道,從普洱下關、麗江、中甸(今香格里拉)進入西藏,再轉入尼泊爾及其他國家;其三是江萊茶馬道,從普洱經過江城,入越南萊州,再到西藏和歐洲各國;其四是旱季茶馬道,從普洱經雲南思茅,過瀾滄江到孟連,再到緬甸;其五是勐臘茶馬道,從普洱到雲南勐臘,再到老撾北部和東南亞。
這五條主線沿途再輻射如蛛網的山路,把大大小小少數民族的山寨、村落串連起來。
走一遭茶馬古道,往往需時幾個月或一年半載。(資料圖片)
走一遭茶馬古道,往往需時幾個月或一年半載。由於道途險惡,天氣惡劣,馬幫要離鄉別井,風餐露宿,沿途蟲豸出沒,生命財產旦夕不保,頗有孤注一擲的冒險精神,比起美國牛仔早年開發西部所付出的風險不可道里計。悠悠歲月,一條如登天梯般艱難的茶馬古道,不知引領幾許冒險者競折腰!
茶馬古道除了沿途可見美若天仙的湖泊、海子和豐茂的亞熱帶花木,還橫跨不少急河險灘,如洶湧咆哮和各具姿態的瀾滄江、金沙江、怒江、岷江、雅礱江、雅魯藏布江等世界名川大江,歷經險巘的虎跳峽、詭秘的雅魯藏布江大彎和連綿聳拔的雲峰,貫穿中國神奇的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甚至由此攀上世界的制高點(海拔五千公尺以上)。這是鷹擊長空的高度,佇立其上,有一種落日千山但見飛鷹遨翔的遼闊。
茶馬古道除了沿途可見美若天仙的湖泊、海子和豐茂的亞熱帶花木,還橫跨不少急河險灘。(資料圖片)
有能耐走這條茶馬古道的,除了馬幫,還有堅忍的傳教士。茶馬古道帶來的不僅是物資,還有宗教文化。
這次普洱行還到了瀾滄,考察了瀾滄的拉祜族文化。拉祜族本沒有文字,後來有一位英國傳教士把其語言用拉丁拼音法顯示出來,使到這個佔中國四十八萬人口的拉祜族文化得以流傳下來。過去拉祜族人只供奉創世女神厄莎──這位天神創造了天地日月後,播下一粒金色葫蘆籽,葫蘆成熟破裂,走出始祖扎迪和娜迪,繁衍了人類和拉祜族人。然而,迄今拉祜族大都信仰基督教。
瀾滄的拉祜族。(資料圖片)
普洱市共有十多個少數民族,迄今為止仍葆有不少淳樸的民風,以致你到任何山寨,家家戶戶大門都是敞開的,過客隨便入內喝茶,都會受到主人熱情招待、而且是免費的。
誠然,馬幫和傳教士把現代文明帶入這些少數民族的原始地區,也不同程度地衝擊和顛覆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和信仰,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世俗文化已一點點地蠶食這塊淨土,擾亂了原來寧靜如畫、充滿佛陀精神的天籟!
盧梭說:「萬事萬物從自然這造物主手中被創造出來是善的,但到了人類手中就開始變惡。」──信然!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