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渦之道」到「麵包超人」
車子從大阪開出,一個小時後,我們已經身在神戶了。對於神戶,我認識不多,但神戶牛肉(Kobe Beef)是知道的,也吃過。神戶牛肉是世界上甚有名氣的牛肉,作為日本特產,神戶牛肉經常出現在招待國賓的宴會上。那種香而不膩、入口即化的口感,讓人停不了口。它曾被天皇禁食,也曾賣出過天價,是日本料理菜譜的頂級食材。
神戶牛肉是日本人根據牛的成長生理特點,經過科學合理地飼養出來的一種高品質的牛肉,它的肉質肥、瘦分布很均勻。最傳統吃法是牛排。另一種煮法是,在砂鍋裏放入清水,加入海帶煮沸,特製成高湯,把切得薄薄的牛肉涮一下,沾上醬油醋,據說是非常美味可口。只是我並沒有嘗過。
神戶港塔。
在「神戶港塔」附近走動,已是晚餐時間。環顧四周,見有幾家食肆,我們在一家具和風味道的拉麵館停下,細看立在門前的餐牌。想要進去,年輕女侍者把手一攔,微微屈身鞠躬,說的日語我們聽不懂,但根據動作可以猜想到,意思是,對不起,沒位置,請在外面等候叫號。咦?我隔着玻璃窗望進去,明明還有許多空位呀。但她不讓進,也沒辦法呀。只好退回,這才看見餐館旁邊有一張長椅,大概是專供客人輪候的吧。那餐館對面是一條河道,河水清清,河面上浮着球形燈,還有方塊燈,水紋微瀾。天色暗下,正好與前面亮起的火樹銀花相輝映,組成輝煌的不夜天,暖暖照亮人們的心境。
神戶夜間河面上浮着球形燈,還有方塊燈,水紋微瀾。
入座後,才發現座位雖多,但人手少,而且動作慢。難怪遲遲不讓客人進去,要是在香港,恐怕都會走人了。友人說,日本人做事慢、仔細、認真。禮儀文化極佳,我也有這樣的感覺。但友人笑着補充,只是背後罵娘。是嗎?是嗎?我不懂日文,沒聽說,是真是假,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情,卻反證了日本人的認真。我們的車子在進入停車場的時候,不小心與一輛退出的車子輕微擦過,大而化之也就沒事了,可是不行,一會,好幾個警員就來了,司機得下去錄口供,可能還要驗證,本來我們以為三兩下便搞完了,哪裏想到搞了大半個小時還沒結果,我們只好下車四散,跑到飲食店去喝咖啡消磨時間去了。
「神戶港塔」是神戶標誌性建築,可以說是地標。我們在海畔散步,望着神戶港的海景,海水在七彩港塔燈光下變得有些迷離。據說如交費登上頂層的觀光塔,可以飽覽神戶市的風光與神戶港的海景,可惜我們趕時間,沒有登塔。
四國是日本四大本土島嶼之一,居於日本國土的西部偏中處,在日本本土四島中是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劃上分為香川、德島、高知、愛媛四縣。德島的「鳴門」之名,傳說來自「聲音震耳的窄門」。它源自由於周邊的巧妙地形和月亮潮汐影響,使得海流會在鳴門海峽自然產生最大直徑二十公尺的大漩渦,水流彼此撞擊的聲音雄壯,令人震懾於大自然的神奇與力量。「鳴門公園」緊臨鳴門海峽,公園內設有許多瞭望台,是眺望大鳴門橋、瀨戶內海、紀伊水道的最佳地點。而大鳴門橋下的「渦之道」開設之後,又多了一個可以由橋上欣賞漩渦特色的地點。
渦之道。
我們踏上連接大毛島和淡路島的大鳴門橋,這是四國地區來往本州的要道之一,屬於懸索橋。為避免與鳴門漩渦互相影響,橋墩採用多柱基礎工法。二千年,德島縣將大鳴門橋靠鳴門側之前預留的鐵路空間,規劃成「渦之道」,向公眾開放。這散步道,長達四百五十公尺,我們一邊走着,一邊欣賞兩邊海景,一直走到鳴門海峽常產生漩渦處的正上方,我坐在腳下那距海面四十五公尺的方形玻璃鋼鏡框上,還沒下望,就感覺到海風從不知什麼地方強勁吹來,只聽得呼呼之聲,揮舞了我一頭亂髮。等到坐好,看見腳下漩渦開始聚湧,但時間未到,只是開始醞釀而已,但也已經初具規模了。我看到那漩渦既美麗又叫人心驚的片刻,回望「渦之道展望室」內的牌子,注明當天潮汐時間:「滿潮」十三時十分;「干潮」十九時十分。我們去得太早了,當然看不到最高潮了。但是,即使如此,卻也親眼見到潮水洶湧的模樣,想像到「滿潮」時的氣勢了。其實,如果要有更深的體驗,還可坐船,但既然沒有那個機緣,也總算是體驗了渦之潮的威力了。「鳴門漩渦」聞名全球,被列為世界三大漩渦之一。
海風勁吹,玻璃板下便是漩渦,作者坐在距海面四十五公尺的方形玻璃鋼鏡框上。
但要坐船,便要到愛知縣之後了。在峽谷激流下船之後,沿河兩岸有許多岩礁,有的造型像獅子,但會隨着角度不同而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各人的想像力。許多景色都是如此,比如武夷山的九曲溪,儘管導遊解說得頭頭是道,你也必須調動一切有關想像,那形象才能成形。最引我興趣的,是懸掛在兩岸山岩間的布幡,不僅一處,沿河就有多處,每一列,有許多條,有的像魚尾,當山風吹來,那掛在當中的裝飾品便隨風飄蕩,飄飄然起來,但因為綁在繩索上,只能飄而不能離去。在日本,這些細節都被充分重視,成了一種暖人的風尚。就如雪糕一樣,好多地方,比方小食店,門外大都有雪糕模型,讓人一看就知道,這裏有雪糕出售。尤其是夏天,雪糕在日本大受歡迎。而且日本雪糕,特別是七彩雪糕,冬天時我在北海道札幌吃過,雪糕店裏,外面是雪花飄飄,許多日本年輕人成雙成對在裏面吃雪糕。夜間的燈飾也是一樣,白天看上去不怎麼樣的市面,到了夜間,各種色彩各種形態的燈飾,竟會把城市裝點得千嬌百媚起來。
我們搭乘「麵包火車」予讚線,從兒島往宇多津站,行駛至瀨戶內橋一段時,既可欣賞到瀨戶內海船隻穿梭景象,也可以飽覽兩邊的密密原始山林。但廣受日本和台灣小朋友歡迎的「麵包火車」本身,除了車身和車廂外的走廊、洗手間都畫滿了「麵包超人」的形象之外,於我並沒有多大的驚喜。大概是我已經沒有什麼童心了吧!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明報.明藝版》2017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