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那三轮车夫
来到了越南的首都河内 ( HANOI ),想乘搭人力三轮车游览市内的名胜地。
进入了热闹的市中心,立刻的,便有多位三轮车夫同时围了上来,七嘴八舌舌地兜生意。根据旅游手册的指示:坐三轮车游览风光,每个小时尽多只需要付出一万越南盾(合美金一元 )。因此,胸有成竹地问他们:
“载我们观光三个小时,多少钱?”
为首那个,胸前衣服敞得开开的, 流里流气地答道:
“每个小时三万盾,三小时,一共九万盾。”
我把旅游册子翻开来给他看,他仰天大笑:
“每小时一万盾?哈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实在太好笑了!”
其他的三轮车夫,也可恶地随声附和:
“一万盾?你们走路去观光吧!坐什么三轮车!”
一面说,还一面学着醉汉走路的样子,在那儿摇摇晃晃地走来走去,惹得我们十分光火。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可是,他们却又追了上来,问:
“多少钱,你们要付多少钱,开个价呀!”
远处有个三轮车夫,静静地站着,日胜直直地走向他,只简简单单地交谈了几秒,便偕我坐上了他的三轮车。
游览市区三个小时,他开价两万五千盾。
他的名字唤作“范迪”,今年十九岁,去年刚读完中学,会说英语。他肤色黧黑黧黑的、眸子圆大圆大的,一张稚气的脸,不时露出无辜的笑容。
在交通繁忙的河内坐三轮车,真有一种随着“敢死队”冲锋陷阵的惊险感。
大卡车、面包车、电单车、三轮车,从四方八面涌来,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实际上,整个市区的交通乱成一团,根本也无规则可守。司空见惯的范迪,好似练就了神奇的“隐身术”。车子从横里杀出、从直里冲来、从后方挤上、从前方驶来,眼看就要碰撞在一起了,可是,他却不闪不避、从容自在地让他的三轮车从狭小的缝隙里、从千钧一发的惊险里,轻轻松松地溜了开去。有许多次,当庞大的汽车险险地插身而过时,我失控地惊喊出声,他却气定神闲地说:“没问题啦,别担心!”有时,三轮车在路上简直就好似在与其他车子跳“探戈舞”,你进我退、我进你退,险状百出。
我在涔涔而流的冷汗里,来到了还剑湖。
位于市区中心的还剑湖,可说是河内一颗光可鉴人的大明珠。绿色的湖水,温柔而安静。这湖,有个脍炙人口的传说。相传黎朝太祖黎利,在起义之前,在湖中捞得一把宝剑,寒光四溢、锐不可当,剑上还刻有“顺天”二字。黎利称帝后,一日,到湖上泛舟作乐。突然,有只金龟游近游艇,黎利挥剑斩去,金龟闲闲地衔住宝剑,泅水而去。黎利派人下水寻找,然而,金龟和宝剑,却失去了踪影。后人传说,这宝剑,原属金龟,它借出给黎利打天下,现在,功德圆满,它便来把宝剑索取回去。自此,这湖,便有了个耐人寻味的名字:“还剑湖”。
我在普植绿树的环湖小径慢慢地走着、看着,正想拍几张照片留念时,忽然省起,刚才匆匆忙忙地下车来,没把装着相机、旅游证件和美金的大皮包一起带下来。这一惊非同小可,双足好似着了火一样,飞快地赶到还剑湖对面的街道去找他。可是,站在这条车来车往的大街上,他却踪影全无。我的汗毛,一根一根,竖得直直直直的。正恨恨地痛骂自己的疏忽大意时,却又惊喜万分地看到他从另一个方向踏着三轮车朝我飞驰而来,三轮车上,我的大皮包,安全稳当地搁在座位上。来到我跟前,范迪满脸大汗地道歉着说:“这里车多,不能停。我去另外一边等您们。”
虚惊一场之后,对于诚实可靠的范迪,也不由得另眼相看了。
接着,我们又逛了河内其他名胜地,如:玉山祠、西湖、镇武观、文庙、胡志明墓,等等。范迪是个心细如发的人,途中,天空飘起了微尘般的细雨,他立刻便张开了三轮车的帐篷;雨一停,为了不影响我们的视线,他立刻又收起帐篷。有时,从名胜地出来,总看到他在细心地用布拭擦车子的座位。
最后要看的一个名胜地,是建于十一世纪李朝时代的独柱寺。我看天色已晚,加上天气阴沉,便想避而不看了。把这意思告诉范迪,没有想到,他却坚持要载我们去看,他竖起了大拇指,无声地向我们解释了非看不可的原因。独柱寺是颇具创意的一座小建筑。它以木为原料,模仿莲花的形式,建在满是荷叶的池水里,远远看去,宛若巨型的木质莲花,确实是别有奇趣的。这范迪,硬是要得!
三小时的行程结束后,付给他原定的两万五千盾,另外再赏他一万盾小费,他喜不自抑,再三道谢而去。
我们到市中心的店铺去逛。处处灯火辉煌,人潮川流不息,热闹万分。日胜四年前曾因公务而到河内来开会,当时,越南还未推行开放政策,入夜以后,到处都是静悄悄、黑漆漆的,和现在这种货品琳琅满目、人人磨肩擦踵的情况相比较,实在有霄壤之别!越南人手艺极巧,许多手工艺品,雕工精细,价格廉宜,令人爱不释手。
我们选购了几套石雕茶具,大包小包地提在手上,一走出店铺而站在路口,便有一位身体粗壮的三轮车夫前来兜生意。还未开口,便听到有人以欢喜的声音喊道:“林先生!林太太!”举目望去,啊,是范迪呢!当下不假思索地朝他走去。没有想到,这竟触怒了原先前来兜生意的那位三轮车夫,他以一串一串粗暴的语言高声叫骂,等我们坐上了范迪的三轮车以后,他突然欺了近来,气势汹汹地举起脚来,狠狠地朝范迪飞踢过去,范迪吃痛,把持不住,整辆三轮车也歪歪地倾斜到一边去,在我的惊喊声中,大个子不敢恋战,匆匆走掉,一面走,还一面回过头来,目露凶光地诅咒不休。
范迪默默地把三轮车扶正,我转过头去问他:“有受伤吗?”他应:“没有。”我又说:“那人,真不讲理。”他应:“没关系,他是我的朋友,认识很多年了。”说毕,便跨上座垫,专心一致地踏了起来。
他把我们送返旅馆,我们放下东西,又乘搭他的三轮车去用晚餐。上车之前,告诉他,我们要到还剑湖畔的一家餐馆去吃海鲜。他看着那地址,又看看我们,几回欲言又止。我们坐上车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说道:
“您们要去的那家餐馆,很贵,而且,听说,食物也不很好。不如我带您们到另一个地方去,很有越南风味,是游客最爱去的,您们一定会喜欢。”
我看他说这话时信心十足的样子,立刻从善如流。
三轮车穿越大街、走过小巷,走呀走的,终于停在一条行人多如过江之鲫的街道上。栉比鳞次的店铺,密密麻麻地相连着,明晃晃的灯火,把大街照得如同白昼;沸腾的人声与车声,给大街带来了一种爆炸性的热闹。
那间名字唤作“ CHA CA LA VONG ”的小食店,就“夹”在一长排店铺中。
一迈进去,发现满满满满都是人。站着等位子时,读了读有关这间小食店的介绍文字,才惊喜地发现,这家店子,在河内的确是遐迩闻名的。它只卖一道食品,这道食品,是河内一个家庭的祖传食谱,在河内已经流传了五代,历史超越百年。这家店子,是全越南独一无二的,别无分号、亦无分店。由于名声响亮,即连街道,也以这道食品“ CHA CA ”来命名。
等了好一阵子,才有空位。一坐下,不必吩咐,侍者便送上了一个小小的炭炉,炭炉上面,放着一只平底煎镬,镬里有多块去骨的鱼,全被特制的香料染成了鲜亮的深黄色,即连那煎鱼的油,也是艳艳的黄色的。接着,侍者又送上了许多只碗,碗里分别盛着辣椒、葱花、葱段、莞茜、粗米粉、虾酱、鱼露、花生米。我们按照侍者的指示,把各类调料放进大碗里,再将鱼块和鱼油淋在上面,趁热而食。鱼极嫩、粉极滑、酱极香,一口咬下去,又咸又甜又辣又酸又油又软又脆又酥,简直就是百味杂陈、百感交集!噫,人间美味尝得多,但是,像这样吃得令人几乎连舌头都吞了下去的美食,实在不多、不多呵!
从小食店出来,忠厚老实的范迪,一看到我们脸上的表情,便知道我们很满意他的推荐,霎时绽开了欢喜的笑容。
轻轻地哼着歌,把我们送回旅馆去。
河内这晚有月,月既圆又大。三轮车行经还剑湖时,月亮不小心,掉了下来,在波光粼粼的湖心里荡来荡去。范迪那带着几分清脆童音的歌声,轻轻地回响在夹着花香的晚风里。
啊,河内的夜,竟是如许美丽而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