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南京的緬懷 ----《金陵去來》系列

潘耀明
6年前潘耀明
1,611 0 0

       今年大除夕和元旦,我是在南京渡過的。

       去月杪在南京開一個會,忽然有一個想法,不如在南京過年。

       產生這個念頭是因四十年前,我曾到過南京,自此後沒有重踏過這個城市。

       那是一九七一年,是我的旅行結婚。那個年代,流行旅行結婚。

       未去南京前,憧憬的是朱自清筆下的南京,令人心焉神馳。

       單是朱自清描繪南京風致,已令人鉤魂攝魄了──

       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艶迹。這些也許只是老調子,不過經過自家一番體貼,便不同了。所以我勸你上鶏鳴寺去,最好選一個微雨天或月夜。在朦朧裏,才醞釀着那一縷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樓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蒼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淨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滌子的畫。豁蒙樓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讓你看的一點不多,一點不少。寺後有一口灌園的井,可不是那陳後主和張麗華躲在一堆兒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邊,得破費點工夫尋覓。井欄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遠地上明故宮遺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年代迥然不同。朱自清時代的南京,只有在故紙堆裏去尋覓。

       那時文革還未過去,內地還處於較哄鬧和落後的年代。

       這趟旅行,路線由北京、南京、無鍚、蘇州。南京是最難忘的一站。

       那是炎夏時節,甫到南京,便一頭栽進火爐。當時南京是中國三大火爐城市之一,其他二個城市是重慶、武漢。

       在南京,我們真正嚐到了火爐的滋味。那個年代,中國大城市酒店還沒有冷氣設備,南京也不例外。

       我們下榻解放前南京最好的勝利賓館。

       這是一九四九年前的高級賓館,全部是木結構,木樓梯、木地板,老舊而有氣派,房間只有在天花上安置的一枝吊扇,啟動時發出一陣陣悶響,像一個暮年的老頭,乏力地甩着頭,搧出微弱的薰風。

       四十年前的南京,活像密封的罐頭,熱氣恍如一個千斤罩,死死地扣住南京這個盆地。街上的樹葉紋風不動,是昏頭昏腦的悶熱。

       嚮導告訴我們,南京人因天氣太熱,上班時間是在下午四時。

       唯一可以解暑的,是西瓜。所以所到之處,觸目所見,人們都捧着一個大西瓜在啃,吃相比豬八戒強一些。

       在南京,我們只逗留三天,所以再熱也是要出去逛。

       我頭戴草帽,手揮蒲扇,一邊喘氣,一邊拚命喝水。有一個香港去的計程車司機與我們分配同一嚮導。       翌天,嚮導告訴我們,也許天氣太熱,計程車司機爆了血管,入了醫院,生命垂危。

       我們聽罷,為之惻惻然。遊山玩水的興致大減。

       有些景點,也一定要逛的。如秦淮河,已洗盡六朝脂粉了。在如林的紅旗、標語中,她一動也不動地躺着,滄桑也還未歷盡,歲月留下的是一片蒼白,姿態卻是優雅的,讓人們暗暗緬懷她的往昔風采。

       南京是歷朝偏安之所,造成南京人較平和性格,就算在風起雲湧的激烈年代,並沒有像其他地方鬧得那麼兇,古迹是相對較完整保存下來的。

0
花都來的駱駝客
上一篇
神戶牛不喝啤酒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埋在地下的落華生
從新春奉茶談起
高舉中華文化旗幟的華人
潘耀明會長「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館揭幕致辭摘要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潘耀明
21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