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玄武湖的今昔----《金陵去來》系列

潘耀明
6年前潘耀明
2,033 0 0

        到南京,遊覽玄武湖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節目。

  曾記得,三十年前的八月初秋,我們一行十餘眾,抹上一身絢麗的霞彩,通過古色古香的玄武門,來到玄武湖畔,我們曾為眼前的綺麗景色着迷。秋水明亮,玄武湖千頃波濤,靜得如一個處子,亮得似一面鏡子,湖波將天邊的殘陽,反射出金光粼粼,彩霞似錦。我們都陶醉在這夕照昏黃的美景中。

  眺望對岸,一列嶄新的建築物整齊地倒映在水中,與湖畔豎着的大紅牌子,構成一幅既有新意境又有富麗的圖案。

  今次冬遊,玄武湖一點也沒有瑟縮的況味,卻塗上淡淡蒼茫,又不失韻味。玄武湖歷史悠久,自東晉以來,便是京都勝迹,古稱后湖,又名練湖,後因荒廢,以致逐漸淤塞,明太祖奠都南京後,曾加以浚深,並在湖中闢若干個洲,建設一個圖書館,國民黨時期,改為五洲公園。後來政府將玄武湖加以整修、綠化,並於一九五四年築一條一千六百米的長堤,穿過湖心,連接湖中數洲,沿堤兩岸,栽植楊柳、桃花、杏花,刻意美化,使玄武湖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玄武湖於春秋季最美。春天紫金山上嫣紅的桃花與雪白的梨花,將湖水填上絢爛繽紛的色彩;秋天,楓紅蘆白,又是另一番景致。上一趟來得早,楓葉未紅透,蘆花也未盡白,雖然這樣,卻又有清雅、恬淡的感覺。

  三十年前目睹玄武湖荷花的盛放,湖心荷葉田田,隨風翻動,宛如一道凝碧流浪,送來縷縷幽香,與臨湖搖曳的柳綠,配搭那麼諧適、渾然一體。

  如今荷花已凋萎,殘枝敗葉,蔚然國畫中的殘荷,十分別致。

  玄武湖除了著名水產如魚、藕、蓮子等,也是盛產水果的地方,如櫻桃、杏等,記得當年甫抵南京時,便聽到一首歌謠,琅琅上口,歌謠唱道:「長江水山上流,漫山遍野綠油油,果樹湖山頭,行路不小心,果子打到頭。」這首歌謠,唱出了長江兩岸的好風光,也是今天玄武湖的寫照。

  我們在玄武湖漫步,近處是如織柳林,遠山如黛,湖心萋萋芊芊,樹叢中露出紅牆綠瓦,湖光山色,如詩似畫。竟不似殘冬,更像春深。小高說,南京這些年天氣暖和得多了,冬天大都徘徊在十度左右,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

  我們真想投身湖中,駕一葉扁舟,抹一身殘陽,輕棹畫槳,穿梭往還於柳弦中,去捕捉湖光水色,奈何晚上有宴會,只好踏上歸途。

  回程路上,小高特別提到玄武湖之名的來源──

  玄武湖古稱桑泊。原來只是一塊因斷層作用而形成的沼澤濕地,湖水來自鍾山北麓。三國時吳王孫權引水入宮苑後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態。因為玄武湖位於燕雀湖和宮城之北,故又名「後湖」或「北湖」。秦始皇滅楚後改金陵為秣陵縣,玄武湖更名為秣陵湖,因漢時秣陵都尉蔣子文葬地湖畔,孫吳時孫權為避祖父孫鍾名諱,遂名「蔣陵湖」。劉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對玄武湖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疏浚,挖出來的湖泥堆積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島。其中最大的為「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合稱「三神山」,或許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環洲和櫻洲的前身。傳說劉宋元嘉二十五年(四四八年)湖中兩次出現「黑龍」(很可能是揚子鱷,俗稱土龍),因而又改稱玄武湖。

0
花都來的駱駝客
上一篇
神戶牛不喝啤酒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湖南米粉第一城,太像桃花源了吧!
10小时前
花朝節,被遺忘的中國節
1天前
上海的烟火氣,就在這“老城厢”
3天前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
6天前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1周前
相关文章
埋在地下的落華生
從新春奉茶談起
高舉中華文化旗幟的華人
潘耀明會長「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館揭幕致辭摘要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潘耀明
21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