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夜之夢
每年六月廿一日, “夏至” 這天,整個法國都迷醉在旋律中。這個音樂節今年是第三十一屆。大小音樂會無數, 專業與業餘同樂, 多數音樂會都是免費的,而最迷人的是, 城中心處, 街頭巷尾,大小咖啡店都傳出歌聲樂聲。
這邊是熱烈的西班牙法明高,那邊是隆隆的非洲鼓,亦有優縵的阿拉伯歌舞、五十年代的爵士、琵琶二壺、巴西嘉年華會縮影…. 古典到現代、從大規模的樂團到孤單的街頭獨奏…..很多很多人,在河邊,在街上,彈出心愛的歌曲,載歌載舞。
在一九八二年時, 文化部的一個調查顯示出法國有五百多萬人玩樂器, 其中一半是年輕人。當時的文化部長傑克.朗便決定成立音樂節, 將音樂帶到街頭。 法文 « 音樂節 » Fête de la musique 跟 « 玩音樂» Faites de la musique 發音正巧相同. 這項活動立刻受到熱烈歡迎, 一年比一年更熱鬧。
今年因天氣預測有雷暴, 為了安全, 北部與東部的節目都被迫取消, 而巴黎很幸運, 下午時狂風橫雨兼下雹, 黃昏時竟放晴, 像是老天爺也被音樂動心, 網開一面。
這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天, 黄昏時我們走到拉丁區, 天仍亮。街道上擠密的人潮像湧在音樂的波浪裏;最多是年輕人,但亦有許多一家大小,寶寶騎在爸爸的肩膊上,小哥小姊拉著媽媽的衣袖,更有老伯伯老婆婆,都彎著背了,仍臂挽臂,踏過滿街的音樂。如此美好的初夏夜裏,他們的回憶有否逆遊到年輕的時候 ?怎的一眨眼之間,悠長的歲月之歌竟已唱到尾段!
有些人的生命是雄壯的交響樂、有的是轟烈的進行曲,亦有淒清的二胡獨奏、浪漫的小夜曲、典麗的華爾茲、簡樸的山歌……:更多是散亂的音符,不成章節。如果跟自己算一算賬,把活過的日子譜起來,會是怎樣一首歌 ?恐怕是 « 嘔啞嘲晰難為聽 »了,不禁一陣心寒。
胡思亂想著. 夜己漸濃了。燈光掩影間四周的樂聲更响, 人也越來越多了。拉丁區斜坡旁一個小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中,幾個抱著吉他的年輕人,跨在石階上,彈得埋頭埋腦,是« 天堂之梯 »。然後他們彈起了 « 寂靜的聲音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這首舊歌,跟好些六十年代的流行曲一般,極為這一代的法國青年喜愛。
我們這一輩的聽著,誰能抗拒一陣子懷舊起來 ?黑夜裏,綽綽的燈光人影間,初夏夜確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