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塞納河源
從温柔的山中你冒出來
漾滿好奇和盼望
我伸手
想撈取一把夢的水藻
水在我的掌上流過
我掌上鋳着另一條河
來自遙遠萬里之外
水紋與掌纹
織了二十年
絮絮的花
串串的结
一回頭
只見茫茫長水
掌上的河源
在歲月的重山深霧裏
曾寫了這首小詩, 並畫了一張畫, 詩句的片段在水上。沒有描繪河源的景色, 而是水邊的樹在四季中轉變;一年年便不聲不响地流過了。
塞納河源在法國中西南部, 豐沃幽靜的郊野中, 矮坡悠悠起伏, 寧悦如無憂的鄉村姑娘。
小穴洞下的泉冒處, 有個半卧半坐的守河女神石雕, 手持一把 象徵豐盛的纍纍果子。
水淺淺地在草中流成小河雛形, 確使人想到 « 弱水 »。像個初生嬰兒, 難料前程,它定也不會猜到自己從鄉間一隅出發, 竞會流到繁華金粉的巴黎, 並像樂章般伴奏一代代的歷史文化。下游來到諾曼第, 走过了七百多公里, 它變得九曲十三湾, 像是與大地纒綿,不捨得離去, 但仍是只得湧向大海。
小小的 «塞納第一橋» 樸拙可愛, 它也猜不到會有貴婦般的大亞姐如巴黎亞歷山大第三橋,和宏壯的大亞哥如諾曼第大橋吧。
一九九五年, 第二次來到塞納河源, 遇到守源的老伯伯. 那時他已九十多歲了, 精神爍健, 一片和詳, 告訴我們, 他整輩子都是住在河源邊的小屋中. 我心想 :« 他與守河女神定是很相熟.» 現在, 相信他己去了另一個永恆的源.女神仍是閒閒地守着河, 而河水也仍是不慌不忙地流上它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