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尋找旅遊文學的內核——大會發言紀要

字遊
6年前字遊
1,216 0 0

       編按:十一月三十日上午的研討會上、余秋雨教授、舒婷女士、李昂女士、尤今女士、李樂詩博士、金介甫教授、左貞觀先生、王敏教授、李瑞騰教授、蔣述卓教授、朱壽桐教授先後發言。以下是部分講者的發言內容摘要,其餘發言內容簡介見頁四圖輯。

余秋雨:旅行的大主題

       三個重要的生日將接連舉行,六十歲的爺爺——聯合書院, 五十歲的外公——《明報月刊》,十歲的小朋友——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這三件事情說明了香港文化的精神。

       中文大學的聯合書院是一個在華文世界影響極大的地方,一些非常優秀的學者在兵荒馬亂的時候以最高品味堅持了中華文化的傳承,提供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可能性。聯合書院保存文化,《明報月刊》是傳播文化,傳播高尚的思維和理性。在我看來在當時就是黑雲翻滾時期的一輪明月。

       現在的旅遊文學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以前交通很難,大家難以到達一些地方,到了這些地方也不能傳播圖片,只能用文字描述,所以現在寫旅遊文學很難。當大家都在寫「好像」旅遊文學的時候,我們要找到旅遊文學的內核,找到旅遊文學本體,而不是單純的風景、到達。我想我是「旅評文學」,寫《文化苦旅》的時候,大家都說了太多百年來的災難,而我卻想去找到千年來的輝煌,當時我就辭職去了敦煌,在這個大主題下寫了很多文章,中國人都震撼了。寫《千年一歎》的時候,想說中華文明終於活下來了,但是看看其他

文明,和我們一樣長壽的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印度文明怎麼了。所以需要有個大主題,當然可以有其他寫法。

(講者是內地著名學者、作家。)

舒婷:詩與文學山水

       「旅遊」兩個字讓我想起八十年代中期有幸收到國際詩歌節的邀請出國旅行,我背著雙肩包穿旅遊鞋在異國他鄉行走,問路的時候常被問是不是日本人、韓國人或者香港人,但我說,我來自中國大陸,他們都驚訝,因為那個時候大陸人出國有些異想天開。現在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去到世界各地都可以聽到中國人的聲音,他們在那裏拍照,寫了很多激動人心的文字。這些都是微型的旅遊文學。

       而旅遊文學的地位和影響是不是日益突顯?旅遊文學中國自古就有,很多古典詩詞都和旅遊有關係,可是新時期旅遊文學多是散文和隨筆,只有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把旅遊和文學做了一個框架,讓它進入一個更加寬闊的視野,這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深遠意義。

(講者是內地著名詩人。)

李昂:香港新美食潮流

       這樣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是最適合的,早年我們還沒有辦法和大陸的作家接觸時,香港就是一個聯絡的橋梁。這幾年非常蓬勃發展的是旅遊文學中的美食文化,我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去全世界尋找美食,從大餐廳到街頭巷尾的小餐廳。

       這裏想提一個叫做David 的香港男生,並不是學廚藝出身,但是對廚藝有興趣而下廚房學習,現在他在香港的中上環開了一家叫做Neighborhood 的小餐廳,並非裝潢漂亮,但有意思的是他的餐廳有一個觀念:食材的就地化。七十年代意大利人卡爾洛.佩特里尼提出「慢食」,不僅要慢慢吃飯,還提出要回到本土、本鄉尋找自己的食材。他認為要把本地食物的文化推廣至全世界,這也是一個抗擊全球化的方式。香港沒有種植的地方,但David 發現香港的海域有很多海產,他的餐廳用的海產都盡量來自香港海域,再用西方的烹煮方式來烹調。

       相對於香港作家西西說的「我城」,台灣作家劉克襄在香港找出「我山」,David 在他的料理中找到「我海」。

(講者是台灣著名作家。)

薇 揚 記錄、整理  (記錄、整理者是本刊特約記者。)

明月•2016 年1 月

0
生活的主角
上一篇
尋找失落了的香港文化景點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5小时前
海底兩萬里,他鏡頭下的深海水族館
23小时前
在這座小城吃一趟,我像逛了半個地球
1天前
新疆北部這個雪村,火了
2天前
900年前,驚艶世人的不只是《千里江山圖》
2天前
相关文章
大灣區文學徵文獎,現正進行!
第一屆茶文化論壇──以茶論道 深圳成功舉行
王蒙:我對文學充滿樂觀
潘耀明打造文化里程碑 字遊文化館深圳集悅城開幕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字遊
30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