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過年的味道

朵拉
6年前朵拉
1,646 0 0

  朋友電郵裡寫:我剪了頭髮。看得我愣頭愣腦,這需要報告麼?善解人意的朋友給理由:為了迎接新年。

  海外華人少用春節,把華人過的農曆年直稱新年。為新年而剪髮頭叫“剪新頭”,卻不一定換新髮型。下樓晨運時遇到樓下的管理員,咦,也剪了頭髮。新年就來了呀!他說。再走到門口,門口管理員帶一頭清爽的短髮從門房走出來道早安。

  新年是從“頭”開始的嗎?

  不不不,歌曲有一首“春風吻上了我的臉”,告訴我們春天來了;然而,南洋人的新年是從北風開始的。

  熱帶的風一貫熱氣騰騰,每天有風,人人照樣大汗涔涔。只有元旦過後的風吹拂著凜冽的寒意,不必細心體會亦感受到寒冷風裡清脆的乾燥,卻在乾爽空氣中飄浮著過年的味道。

  新村的華人對年杪的北風充滿期待,寒風乍拂面,馬上見臘腸一排排高高懸掛在熾熱的陽光下,貓狗在臘腸底下你呼我叫,忘記彼此原是仇敵,這當兒變得志同道合,目標一致,時時作出嘗試性的跳躍動作。一年僅製作一回的臘腸,在物質貧脊年代,是孩子回來過年時的團年飯主題,無比珍貴,絕對不讓貓狗得逞,拿著掃把和棍子頻頻趕貓打狗。

  日夜被陽光和北風蒸騰的臘腸香氣,在戶外室內氤氳好幾天,叫已十多年不吃肉的人,禁不住誘惑,到處尋找支持的理由:親手製作比較正料、衛生、新鮮。理直氣壯名正言順動手了。先到巴刹向豬肉販訂粉腸,拿回來洗浄後剝去多餘的肥油,直到剩下薄薄一層衣,越薄越好。


  買來半肥瘦豬肉,切小粒加適量的糖、鹽、酒、醬油、麻油攪勻,醃制至少兩個小時後開始釀臘腸,用繩扎實腸衣一頭,將醃好的豬肉粒塞進腸衣內,動作仔細緩慢,為保腸衣不斷開,時用牙籤在腸衣紮細孔,待整條腸衣灌滿豬肉粒,就用繩一截一截捆綁,新村朋友特別交待,自己吃的勿用塑膠繩。這時香味雖已四溢,大功尚未告成,須燒一鍋大約80度的熱水,把臘腸放進泡一下,馬上拎出來過冷水,接下來就掛在有陽光和通風的地方,時不時用牙籤刺孔,讓肉粒在逐漸風乾的過程中緊貼於腸衣上。

  炎熱如火的陽光下,呼呼北風聲裡傳來的濃郁臘腸香味,至今仍在腦海浮游,未能忘記。無孔不入的氣味更容易激發人的記憶,且跋扈霸道地佔據人的記憶空間。香味越近新年越豐盛多姿。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爺上天庭為家家戶戶給玉皇大帝做報告之前,祖母已經開始做年糕。


  南洋小島檳城的福建人年糕和朋友從香港帶來的粵式鹹味蘿蔔糕完全兩回事。祖母的年糕是甜的,在糯米水磨成漿再壓幹後大量加入幾乎是每個人一年的甜味份量,然後蒸熟即可。聽起來簡單,做起來百般禁忌。


  所有的小孩在製作年糕的那幾天,最好不要隨便說話。要講什麼都得輕聲細氣,尤其在年糕放進大蒸鍋裡以後,有幾個字詞是完全不可以涉及的,那就是和“扁了”,“凹陷”相同意思或所有同音異義字亦不允許在北風中流轉。小時候不明白,年糕會聽懂人的說話嗎?


  因為誰要不小心把這幾個禁忌詞語衝口而出,年糕出爐時,萬一凹陷或扁了或下沉,祖母的不開心不僅限於當天臉色,因為新年馬上就到,年糕送不出去也拿不出來。當時一般住家不流行買烹飪用秤,一個年糕應該放多少米漿多少糖,都是一個大概,靠人手的感覺和經驗的積累,另外還得計較蒸糕時水的多寡,火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等等,沒有食譜可依循按照。


  蒸年糕的時間據說越長,年糕越耐久,而且就透風擺放著,無需收藏冰箱,到下一年除夕也不會變壞。新鮮出爐的軟糥香滑甜年糕,米和糖的香氣飄蕩在空氣裡,一聞到就愛上的人很多。春節過後,平日有閑可切片加芋頭或蕃薯相夾著,沾上打了雞蛋的麵粉油炸當點心,吃過這黃金顏色的軟甜年糕交融著脆香芋頭美味的人,一年都在期待明年春節快點再來。


  如嫌麻煩,買來去皮椰絲加點鹽攪拌,將節後硬化的年糕蒸軟,黏黏熱熱香甜年糕直接沾上帶鹹的椰絲,軟軟的甜蜜中混合著略鹹椰絲的清香味的娘惹吃法更原始和可口,中國朋友品嘗過一回,即時為它的豐盈甜膩傾倒不已。

  年糕的意義象徵未來的一年是否步步升高,因此扁陷的年糕,就有了不好的兆頭。除夕晚,媽媽製作的發糕亦是同類象徵。來年發不發,由除夕夜的發糕來擔當預言的重任。發糕在隔水蒸時,小孩也緊記著閉嘴為好,說了不發,扁了,陷下去這樣意義不良的話,發糕有時候聽得懂並同步進行時,小孩就得承擔發糕聽話的責任,雖然莫名其妙地不知道要負什麼責,就算媽媽不責駡,看見媽媽新年期間垂頭喪氣,小孩便為自己多嘴而過個不愉快的年。

  這些香味和其他娘惹年糕相比,又差了一籌。檳城的年糕大多為馬來名字,可是徒具馬來名,馬來人新年不見這些糕點。臨近華人春節,處處聞到三大民族都非常期盼的比如kuih kapit。Kuih為馬來文,意思是糕餅,Kapit的意思是夾。


  “夾糕餅”用米漿、糖、雞蛋、椰漿攪拌成糊,然後準備長形炭爐,燒好火炭,把銅制長柄圓形餅模塗油在爐上熱過後,將薄薄一層米糊倒入,馬上合蓋,放在炭爐上烘烤,不停翻轉,過程中蛋和椰漿的香味四溢,一條街的鄰居都知道哪一家在做椰漿蛋餅。

  

  打開餅模,趁著圓形蛋餅尚軟,快手摺兩下成扇子形狀。故有人稱“扇子蛋餅”,比較浪漫的是英文名love letter(情書),取其製作時摺疊成扇形,就像寫情信摺起收好之意。事實它的原名是kuih belanda。馬來人稱荷蘭BELANDA,曾佔領麻六甲的荷蘭人離開以後,吃的文化留了下來,娘惹把歐洲人留在南洋的情書代代相傳,至今成為華人新年應節的食品。

  北風吹來,春天就快醒來啦!娘惹年餅其中被華人稱為“番婆餅”的,以粘米漿加木薯粉加糖再加椰漿,攪勻後搓小粒,放進木制餅磨裡,按緊後細心敲一下,一顆顆形狀各異的小餅就出來了。華人喜歡在白色小餅上點紅色,沾染喜氣,餅模有各種小花和小動物形狀,最喜歡小白兔,在小白兔的眼睛點一點紅色,經過烘焙,亮眼的白兔仿佛跟著春天馬上醒來,畫龍點睛真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這年餅的馬來名字Kuih bangkit,bangkit意為醒來。

  在北風呼呼聲中充盈著無所不在的香氣,叫你醒來醒來,快過年了。過年應該是從味道開始的。

  文章寫到這裡,朋友電話過來相約:“什麼時候有空,一起去剪個新頭?”

  看來,新年還是從頭開始。

0
生活的主角
上一篇
尋找失落了的香港文化景點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她,就是朵拉吗?——读朵拉闪小说之浮想
無聲的曼谷
水仙你好
時間扒手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朵拉
12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