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字遊文化

    時間是用來浪費的——鼓浪嶼閑散度日

    鍾華
    5年前鍾華
    1,158 0 0

        時間是用來浪費的。


        十幾年沒有去廈門了,飛機一再晚點,在香港機場苦等了5個小時,現在卻已到廈門的上空,鳥瞰廈門,薄霧中已然這樣的美麗。再有幾分鐘就可以腳踏實地的感受廈門的味道,而內心最向往的去處是鼓浪嶼,單單聽名字都能感受它特有的溫暖,那是傍晚輕濤鼓岸,可以靜靜一個人坐在海濱,酌一口紅酒,賞一抹夕陽的溫暖。


        Air夫婦是一對在鼓浪嶼懶散度日的夫妻,他們有一本書——《迷失鼓浪嶼》,書中這樣寫道:無數次,我們在小巷,在海邊,在廢棄的院落,在人群中,在寂靜的夜裏……讓快樂和平靜盡情釋放,更多時候,我們停留,在某一個時刻,某一個地方,沈默,聆聽……任時光流淌。


        試想,是怎樣的一個地方,能任由時光流淌,能讓你的內心說:嗯……時間是用來“浪費”的。


        當我剛剛落腳鼓浪嶼,我失望了,這樣多的遊客,這樣嘈雜的街市,哪裏是我要的寧靜小島。仿徨茫然,混亂中找到預訂的旅店,丟下重重的行囊,拋去心中的包袱,整理好心情出發。漫步和風中的街頭巷尾,流連荒棄的亭臺宅院,欣賞鋼琴的美麗哀愁,坐在遊人罕至的海邊岸頭。我感受到了,時間真的是應該這樣浪費的,而且就在此時,就在此地。

    回鄉打造榮境


        說來也是可笑,來到鼓浪嶼,沒有去看鼓浪石,也沒有登上日光巖,更沒有到海底世界,只像是一個當地的居民,閑散的到處走走,走到了,看到了,就買一張票進去探個究竟,有些廢棄的庭院,即使閑置著也是不能進入的,銹跡斑駁的鐵門那頭是死一般的寂靜。昔日的花圃雜草叢生,一只貓無聲的從柵欄穿過,邁向一個荒蕪卻承載歷史輝煌的世界,白鷺驚起,應該是白鷺吧,廈門又稱鷺島,廈鼓海峽也叫鷺江,這裏要蕩飛一只白鷺才像樣吧,只見它帶飛荒草,穿越枝葉,讓鐵門外的遊客著實吃了一驚,這才如夢初醒,恍惚中從二三十年代的小島穿越時空而回。


        當時的小島是公共租界,是洋人的戰利品也是有錢人的避風港。看著這樣的

    院落,很難想象在那個年代裏,這種別墅,洋樓有一千多座,風格各不相同,多為華僑富商的回鄉之作。也正是他們的到來帶來了小島的繁榮。填海、修路、建學校、教堂、俱樂部好不熱鬧。如果你喜愛建築,便可以在市井間大把的消磨時光。當然你一定要看日式的博愛醫院,鹿礁路上的天主堂,筆山路的林文慶別墅,還有我鐘愛的白宅,因前主人為白氏而得名,1912年建的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別墅,很是別致古樸,深深的懷舊意味。



        這裏一定要提及,在白宅的附近有一處值得景仰膜拜之地——“毓園”,“萬嬰之母”林巧雅紀念館,“毓”這個字本意孕育,與她的身份極是相配,林巧雅是我最崇敬的女性之一,但因時間有限,未進去祭拜,也是此行的遺憾。林巧雅生於廈門,是著名婦女產科專家,其母早逝,小小年紀便已埋下長大行醫的種子。


        建築從來都不是冰冷的,這些凝固的歷史,當你深切的觸及到它,它是溫熱的,有血肉有靈魂。雕刻精致的廊柱,門樓、陪樓是鼓浪嶼建築的特色,它們表現著昔日地方豪紳的奢華。有些家具陳設有幸保留了下來,當午後的陽光透過百年風雨的柳條窗,像流動的音符撫摸過這些嫩滑木質的桌面、椅背、梳妝臺上的粉盒。有近乎禪意的美……


        可能因為有這樣的午後,才有了後來鋼琴的故事。

    黑白琴音繞梁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小島的上空漸漸飄蕩起鋼琴聲,從此欲罷不能,濃濃的彌漫整個島嶼,直至今日余音繞梁。咫尺之地,奇跡般的孕育出眾多蜚聲海外的音樂家、鋼琴家,從此小島得一別號“琴島”。來到琴島,當然要去看鋼琴博物館,想來比去爬日光巖的高峰更有意義?也不盡然,如果你要去的是日光巖寺,拜訪弘一法師曾經居住的地方,迎接琴島的第一縷陽光,那也是機緣造化,頗有收獲也不可知。


        這裏的鋼琴博物館最初是著名鋼琴家胡友義夫婦在1988年捐建而成的,他們把收藏多年的鋼琴名品,燭臺、燈臺、油畫,不遠萬裏從海外悉數運回故鄉,此後又有多次捐贈,才有了今天世界罕有的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


        琴館設計精致小巧,沿山而建,因勢造屋,幾棟別墅式的淡色小樓,隱沒在參天大樹中,拾街而上長廊蜿蜒,玻璃墻後是一架架古樸的鋼琴,一張張黑白的照片,在柔和的水晶燈光下溢出,更像是一副副畫卷,應是西洋的油畫。可惜館內不可以拍照,我只能用眼睛貪婪地閱讀,那黑白的琴鍵和藝術家上下翻飛的雙手,仿佛就在我的眼前舞動……


        音符、旋律縈繞,柔柔軟軟卻讓人窒息,可能是它太沈重,因為這一切關乎琴更關乎情。

      

        年華易逝,有什麽是終得拋開,又有什麽是久遠珍藏。


        在旅館的陽臺上,看著不遠處的海,內心有久未體味的寧靜,真不想再去說這間旅館多麽的物美價廉,路邊的土筍凍鹹濕的味道很可愛,“賣男孩的小火柴”是多麽特色的店鋪。只想告訴周遭朋友,知道嗎,我去旅行了,可原來並不必要去。


        有時候我們太忙碌了,忘記生命原本賦予的意義,如果可以,如果可能,感受當下的美好,在哪裏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能夠享受“浪費”時間了,可不是嗎?如果你享受,那就不再是浪費。

    0
    越南-那一個熱帶的冷冬之夜
    上一篇
    边城有梦不寂寞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天山大環線,此景只應天上有
      2年前
      美國這城市人設崩塌了?話別說太早
      2年前
      北歐最野蠻的逆襲王者,就是它了
      2年前
      價值5500萬美元的旅行,原來是這個樣子
      2年前
      英國的「世外桃源」
      2年前
      相关文章
      撫琴烏衣巷 坐忘塵外樓
      紙灰飛揚“夕顏”落 ——記袁素文
      夢遊聖約翰座堂
      馬爾代夫 此行為修行

      神鵰俠侶交響樂上 神鵰俠侶交響樂下
      神鵰俠侶交響樂上 神鵰俠侶交響樂下
      Copyright © 2022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鍾華
      7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