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城市的名片

朵拉
6年前朵拉
1,320 0 0

       南京市政府計畫興建地鐵3號線,為此必需砍伐市內六百多棵老樹。

  五年前到江蘇旅遊,于南京小住,走在熙攘的老街上,街道兩旁一排排挺拔的法國梧桐令驚豔的旅人傾倒不已。春末夏初的五月黃昏,金光閃爍的夕陽下,騎單車的人群在濃郁蒼翠的樹底下經過,漂亮和諧的鏡頭像圖畫一樣烙印在腦海裡,色澤至今猶光鮮亮麗。

  原住北馬吉打,已經移居澳洲多年的朋友3月間回來,見到一別二十多年照樣綠意盎然的檳城,非常興奮,不可置信。他提起在亞德雷特有棵大樹,當地政府原本打算砍掉,于大樹原址建立維持交通次序的紅綠燈。市政府的建議剛提出來,即時受到全市人民的激烈反對,市民們寧願每日忍受堵車之苦,也不許老樹消失。

  它成為一棵獲得全城市民寵愛和關注的老樹。

  已經有十多年了。朋友說。市政府幾乎每年舊事重提,可是每一次都掀起反對的聲浪,結果那棵樹至今還在。自認環保醒覺份子的人很得意:什麼時候到亞德雷特,我帶你們去看看。

  在他旅居檳城期間,特別抽出時間載他去看島上的樹,態度沒有比他更得意洋洋,就很平常心地說:“這裡也有這樣的樹,好多棵。”不好意思用不計其數。

  也許沒有名聞遐邇,但在檳城,不少街道都見有讓樹的路,因此不覺得有何稀奇。

  單是從俗稱關仔角的葛尼道海邊路往老城區行去,一路上但見深宅大院的百年老屋,從外形觀看多為西式建築,也有一些融合中國、馬來及歐洲殖民風格的古舊豪宅。這條原名為northarm road的街道,福建話路名非常直接地稱為“紅毛路”。“紅毛”在福建語即為洋人之意,可見當時多為洋人住宅。在路和路之間,不時可見到保留一小塊略高的隴地,大樹就這樣被保護起來了。

  這是一條最多為留樹而讓地的路。各類不同品種蒼勁挺拔的大樹,比較多的是葉子小小密密的含羞草科“雨樹”,樹形優美,樹冠很大,張開得像傘一樣,是很適合植于陽光普照的熱帶地區的遮蔭樹。春節前後便開毛毛球形的紅花,名“雨樹”有其因,在雨停以後,樹仍在不停地落水,其實是它那像含羞草的葉子“遇雨則合,天晴則開”,合攏的葉片張開時掉下包住的雨滴,不知情的行人經過樹下,急急地趕緊打傘;為數不多的是絢人眼目的紫色花串,遠遠便叫行人楞直了眼,這美麗耀眼的大樹叫“藍花楹”,再也沒有其他樹可以與它爭奇鬥豔,那份難以形容叫為美投降的人評語為“美得不像話”,花開時葉子早知無法爭鋒,自動棄權,掉得光光地一片也不留下;舊時檳城人亦很愛在街邊植一種叫“黃色火焰”的花樹,因樹形與“鳳凰木”相似,只不過“鳳凰木”開紅花,故有人稱這為“黃鳳凰”,也聽到有叫它“金浴雨”的,然而“金浴雨”的花,是一串往下垂,“黃色火焰”雖亦是串花,花型卻往上生長。清明節時開得最盛,一陣雨過,天還未晴,即刻已掉了一地的金黃。其中有兩棵在我的母校檳華女中前面朝玻璃池滑方向的大街,還未抵達那棟建於十九世紀的典雅莊嚴老教堂之前,同時期建築的修道院女校門口,就佇著清明時節邊盛放邊墜落的黃花樹。

  多數是堵塞在擁擠吵擾的喧鬧車陣裡,透過車窗玻璃,陽光輝映得翠綠的葉在閃閃發亮,挺立的大樹幹越往上長越多分叉枝幹,茂密綠葉形成高聳的樹蔭,恒常的綠油油仿佛永遠不會出現冬季的蕭索景觀;3,4月為黃花盛開季,綻放和飄落同時在進行,讓看的人有點手足無措。風吹過,碎碎的花在空中輕輕飄蕩飛舞,就像在下黃花雨。有時候路過,遇上雨天,大樹添加一重濕潤的朦朧樹影,穿越濛濛細雨眺望過去,堵車心情不單不會鬱悶急躁,反而生出好整以暇的晃悠感覺,誤以為自己在當旅人遊客。

  這條街道還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樹,在兩個女兒出世時叫美國療養院,現改名為檳安醫院對面的候車亭前。大眾書局每年兩度辦書展,可能並非刻意,卻都巧合地選擇在這棵大樹旁邊的大樓頂層。

  為了這三棵大樹,一條同一方向的街道,劃開兩條。凡有外國朋友來觀光,往往喜歡將三棵大樹當成檳城其中一個重要景點,宣揚檳島人民和大樹的深情愛意。

  那是環保尚未蔚成風氣的年代,大樹在與不在似乎無關緊要,可是,綠樹是讓一個城市美麗起來的天然化妝品,想要美麗檳榔嶼的祖輩,保留了大樹,分開了路。

  檳城的觀光冊子,宣揚島上最高建築物“光大”是喬治市的指標,我卻幻想把這些不必讓路的樹當成我城市的標誌。

  當年為了讓這些大樹留存,叫道路要讓地,不曉得是否曾經過討論或爭取?如今每回經過,看見花開花落,想到大樹仍在一逕地往上長,不禁生出一份溫暖。仰頭看樹時,肅然起敬地打從心裡景仰先輩們的眼光和胸懷。

  到了今天,親眼目睹地球傷勢日益嚴重,倘若我們仍不懂畏懼地輕忽以對,不知反思地胡亂砍樹,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南京市民為了600棵梧桐樹,強烈抗議,上街示威,市政府在輿論重壓下,為安撫激憤的民情,迅速收回成命,就連原本計畫遷植的5000棵老梧桐樹也無需搬家換位,留在舊址繼續為當地的市民散發芬多精。南京市政府的明智決定贏得許多人,包括國內外居民和遊客的心。

  當年江蘇之旅,特地選擇小住南京,為的是慕名已久的行道樹。大樹天生就散發一種誘惑人的氣質,那不斷往上長的昂揚姿勢,讓人明白力求上進的姿態有多好看。長成以後,梧桐樹的枝幹和葉子極力向外伸展,為樹下乘涼的人們展示“分享是一種不自私的美麗行為”,作最好的典範。

  檳城自從更換州政府,處處栽種大馬櫻花,兩年內植下五萬棵,這叢開的花,形狀似風鈴,分為紅、粉紅、紫、白等不同顏色,風鈴木一年只開一季,花期三個月,盛開時一片花海的怒放姿態非常迷人,落花在風中飄蕩,浪漫得叫人忘記哀傷。臺灣朋友說,在臺灣人們稱它“美人花”。嬌豔璀璨的美人花,開花時候也在落花,一邊盛放一邊凋墜,真像弘一大師圓寂前說的“悲歡交集”,其實這不就是每個人一生的總結嗎?

  有一天,蔥綠的樹木,變成這個城市的名片,早年堅持留下不讓路的樹的先輩們已有先見之明,而我們極度嚮往,充滿期盼地等待,有一天。

0
测试
上一篇
生活的主角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5小时前
海底兩萬里,他鏡頭下的深海水族館
24小时前
在這座小城吃一趟,我像逛了半個地球
1天前
新疆北部這個雪村,火了
2天前
900年前,驚艶世人的不只是《千里江山圖》
2天前
相关文章
她,就是朵拉吗?——读朵拉闪小说之浮想
無聲的曼谷
水仙你好
時間扒手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朵拉
12 文章
0 评论
0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