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悟《重遊波多黎各》
飛機從邁阿密出發,一直向南飛,要飛兩個半小時,才能到波多黎各的首都聖胡安。下了飛機,加勒比海的風情迎面撲來,熱烈、歡樂、陽光明媚、大海亮藍,處處姹紫嫣紅,感覺到了異國他鄉。去波多黎各並不算出國,波多黎各是美國的海外屬地,也算是一個自治邦,除了不能參加美國總統大選,其他福利跟美國諸州差不多。
我和先生的度假嗜好截然不同,他喜歡去高檔而幽靜的度假村,而我喜歡坐郵輪。他選擇波多黎各的希爾頓度假村,我說度假村再美,每天站在陽臺上都是一樣的風景。先生說,郵輪在海上的日子,天天都是枯燥的,一望無邊的藍色。我說縱然是海上的日子,也可以看日出日落,晚霞絢爛,夜裏還有繁星滿天,還有一海的月光。於是我們各自退讓了半步,決定在度假村呆上三天,然後再上郵輪巡遊加勒比海的諸島。
我上網查詢時發現,波多黎各消費不低,同檔次的酒店比邁阿密還貴。先生說,波多黎各以美食美酒聞名天下,不會讓你失望。我對吃吃喝喝沒有濃厚興趣,對探幽訪古倒是興致盎然。但是到了聖胡安的度假村,我發現蝦蟹鮮美,牛排嫩而多汁,一杯香蕉達其利 (Banana Daiquiri),一杯菠蘿汁朗姆酒(Pina colada),唇齒留香之後,醉意慢慢襲來,讓人忘了身在何處。
海風吹在臉上很熱情,帶著某種誘惑,我看見椰子樹在風中跳舞。酒吧的侍者對我們說,你們可以去海灘遊泳。我說這兒沒有鯊魚吧。他說度假村的私屬海灘,很安全的。我和先生對遊泳都沒有興趣,但是他對海灘邊的遊泳池高度贊揚,遊泳池設計了個水上酒吧,遊泳的人可以直接遊到吧臺去享受美酒。我說喝得醉醺醺的就不要玩水了,免得出事。侍者說不會的,周圍都有救生員和保安。
度假村附近有座城堡,但是城堡的規模遠不及我從前見過的那座。十年前我隨郵輪到了波多黎各,參加了當地遊,一群人爬上了氣勢巍峨城堡,面朝大海,遐想無限,導遊告訴我們,城堡是西班牙殖民者用來抵禦海盜的進攻。那時候的海盜真多,英國的,法國的,荷蘭的。美國沒有海盜船,但是美國的軍隊直接殺進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島的故事先從哥倫布說起吧。哥倫布航海時發現了它,於是被西班牙殖民了幾百年,是西班牙的海外省。但是島上的人們不認殖民的命,天性熱愛自由,討厭被人呼來喚去當人家的奴隸,多次為獨立英勇而戰,但是多次被鎮壓下去。機會很快就來了,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幹了起來。那個時期,獨立後的美國翅膀越來越硬,隨著經濟的發展,美國也渴望開辟海外市場和和原材料產地,於是尋思著找個機會,想重新洗牌,瓜分歐洲列強們早就分好了的蛋糕 -- 殖民地。
美國和西班牙開戰,西班牙大敗,美國直接把波多黎各這塊肥肉叼走。自那以後,波多黎各的總督由美國總統指派,沒多久,美國又送了份厚禮:凡是波多黎各的居民,自動成為美國公民。但是熱愛自由的波多黎各人民,顯然對“美國公民“不屑一顧,再次起義反抗,渴望獨立。鎮壓之後,依然不死心,明的不行就來暗的,暗地派了刺客,要做掉美國總統杜魯門,只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 暗殺沒有成功,還把自己陪了進去。
波多黎各的獨立之戰,讓美國頭疼不已,只好在1997年讓波多黎各舉行全民公決。人們不貪戀美國的強大富有,沒有讓波多黎各踏上夏威夷的老路,他們拒絕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加入美聯邦的版圖。
我記得那年導遊說,我們波多黎各人熱愛自由,自由的價值大於生命。導遊的口氣帶著一種自豪。他還說,波多黎各不像其他加勒比海的島國,旅遊業是當地的唯一產業,離開了旅遊業,整個國家就要完蛋。波多黎各的工業化程度相當高,醫藥業和加工業占著國民經濟的重大地位。
十年轉眼過去了,這世界巨變,起伏跌宕,發生了多少事。我重遊波多黎各,跟當地人聊天,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酒店高管、出租司機、銀行白領、海灘小攤販…...似乎都希望波多黎各徹底歸屬美國,成為美國的一個州。美國人常說:That was then, this is now,翻譯成中文,正好對應了一句古話:此一時,彼一時也。一切都在變化中,人心也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