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

wordtour
12月前十方遊蹤
670 0 0

轉載自閩南網

臨江古街位于泉州城南。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泉州城南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留下了許多刺桐古城的遺迹,如天后宮、德濟門遺址、李贄故居、黃帝宮、明來遠驛、車橋頭等等,也造就了許多人文底蘊豐厚的古街巷,如聚寶街、青龍巷、道才巷、舊米鋪巷、水巷、萬壽路等等。

光聽這些街巷的名稱,就讓人對宋元時期的刺桐古城充滿了令人興奮的想像!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古泉州(刺桐)史跡遺產點地圖。圖:中國文化研究院

也許因爲臨江街區依傍晋江面朝大海,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貨船從這兒出發,把中國的綢緞、茶葉、瓷器運往世界各地。歸來時又在這兒靠岸,把滿船的象牙、珍珠、香料、瑪瑙、鑽石、翡翠、琥珀等番貨卸在港口,再銷往內地。

泉州府志記載:元代“地城要地,莫盛城南關(德濟門)四海舶商,諸蕃琛貢,皆于是乎集”。所以江邊有個著名的海絲古迹叫富美古渡。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宋元時期的刺桐港是「東方第一大港」,聞名世界。圖:資料圖片

就在這個古渡口,當年貨船上上下下運貨卸貨買貨賣貨的繁忙和熱鬧演繹了臨江“漲海聲中萬國商”和“市井十洲人”的奢華和繁榮。

泉州有句俗語稱“南門兜,擠燒包”,形容的就是當年抵達富美古渡的貨船一靠岸,商人們蜂擁而至,大箱小包,肩挑手扛,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就像“擠燒包”一樣的熱鬧景象,由此也形成了臨江街區這些車水馬龍、生意興隆至今還讓後人津津樂道的著名街巷。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北宋翰林學士李邴《詠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貿易》有「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詩句,描繪的是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帆檣如雲,商賈輻辏的商貿繁華景象。

在我的想像中,被稱爲宋元時期古刺桐港最大的貨物集散地的聚寶街當然是一條繁華而喧鬧的聚寶之街。街上海關、稅行、郵局、銀行、當鋪、車馬行、酒肆、茶坊一應俱全。

街道兩旁的店鋪擺滿了波斯的珠寶、荷蘭的香料、緬甸的玉器、阿拉伯的神油、柬埔寨的高白棉、泰國的象牙、馬來西亞的橡膠、朝鮮的高麗參以及德化的瓷器、永春的土紙、蘇杭的綾羅綢緞等等奇珍异寶,每個店鋪都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宋元時期的聚寶街和青龍巷是城市最繁華的地方。圖:微泉州

正泉茂綠豆餅、秉正石花膏、文啊魚丸等各種名小吃琳琅滿目、香氣撲鼻。街上穿梭著、簇擁著膚色不一、裝扮奇异的外國商人和傳教士,其中依稀可見到身材高大、服飾華麗的馬可波羅的身影,他和一班隨從談笑風生,時而駐足觀看,時而指指點點。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資料圖片

我不知道他是護送蒙古公主下嫁波斯時路過的,還是專門到此一游。

街上每一天幾乎都是節日,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表演,說書的、弈棋的、唱南音的、打拳賣膏藥的、耍木偶的、雕糖的、妝糕的、踩高蹺的、變戲法的,熱鬧非凡。那景象,似乎可以和“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北宋汴京的繁榮集市相媲美。

但是今天我走在聚寶街上,已不復見當年的繁華和喧囂。

街上分外的清靜,連行人也見不到幾個。雖然街兩旁的不少古民居已經被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所取代,當年古香古色的木板門面也已經所剩無幾,但我依稀還可以從爲數不多的幾間店鋪中看到當年的市景。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現在的聚寶街一角。圖:網絡圖片

在街口的一間陶器店裏,碼得整整齊齊的茶壺、藥砵、夜壺、水罐在夕陽中閃著黃澄澄的釉光,店主悠悠地在店堂裏泡茶自飲,漫不經心地等著客人光顧。

一家門楣上挂著“中華老字號”的糕餅店,門口的玻璃橱窗裏擺著包裝簡陋但香氣撲鼻的花生糖、寸棗、雙糕和餡餅,聽說這些糕點都是純正的“古早”味,同行者就想買一些嘗嘗。走近一看,店裏居然沒有掌櫃,喚了好幾聲,才有一個女孩匆匆走出來,先是很驚奇的樣子,大概是想怎麽這時候還有人登門光顧她的生意;繼而馬上眉開眼笑,手脚麻利地取貨包裝,交易結束後還熱情無比地把我們送出門,末了不忘說一句:“吃過你還會想再來的”。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聚寶街。圖:網絡圖片

聚寶街的路角頭有一座面積近20來平方米的黃帝宮,祭祀的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還有大禹(水德星君)、康元帥(守城保護神)。

我曾經去陝西黃帝陵祭拜過黃帝,沒想到家鄉居然也有黃帝宮,覺得十分驚訝,不禁駐足敬拜。一個熱心的中年市民看我頗爲虔誠,非要讓我進去看看嵌在斑駁墻體上的兩塊黑色的清代石碑,幷且頗爲感慨地說,據石碑記載,黃帝宮已有很悠久的歷史,起碼是宋元之前就已存在了,因爲清代同治年間重修時都不知道它的來歷。

黃帝宮還是臺灣供奉中央帝(黃帝)的祖廟,當年來泉州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也常到黃帝宮膜拜,祈求得到保護,因此他經常來此祭奠和維護。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黃帝宮是泉州最小的宮廟,但據考證該宮廟是泉州乃至全省首次發現的黃帝宮廟。圖:頭條日報

一番話說得我肅然起敬,這不僅因爲黃帝宮的悠久歷史,也因爲泉州市民對歷史的尊重和敬畏。

位于南門萬壽路上的一座雖有些落寞但難掩當年氣派的古民居是鼎鼎大名的李贄故居。

倡導童心和真心、性格耿介正直的明代泉州人李贄是民主思想的杰出先驅者,他的名字在中華文化史、思想史上都是熠熠閃光的一個。這麽多年過去了,房屋在夕陽的映照下已經老舊了,故居前的李贄雕像那清臒的臉上也充滿了滄桑之感,但他的精神氣已經寫進了泉州人的心坎,成爲泉州人的一種文化性格。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圖:百度百科

進入李贄故居,穿過一落二落之後是一個小小的後花園,依稀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建築的優雅韵致,花園邊的內溝河據說當年寬可行船,流水潺潺,這讓我想起周莊、同裏等江南水鄉的文人雅居。

五百多年前,李贄回老家時是不是也曾經和夫人、兒女們坐在花架下的藤椅上,悠悠地看著溪水在脚下流,小船在門前過,搖櫓的船娘軟軟地哼著南曲,一起一伏的豐滿身段吸引了多少商賈和游人登上她的小船。

與聚寶街平行的是青龍巷。據說當年青龍巷比聚寶街還有名,故有“金青龍、銀聚寶”之說。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圖:網絡圖片

青龍巷的名氣在于它曾經是歷史上許多達官貴人居住的福地。這些達官貴人們在聚寶街做生意,然後把家建在近旁環境清靜交通便利的青龍巷裏,所以青龍巷裏有很多著名的古民居,如經營大典當行的蘇家古大厝、清朝臺灣總兵林拔瑞故居、望族林濂平故居、新加坡華僑黃世瑞鷹樓、李妙森荷蘭式番仔樓,等等。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李妙森荷蘭式番仔樓。圖:每日頭條

林濂平故居紅磚鋪地,蚵殼砌墻,還有小花園裏那一株株高大的玉蘭樹,都在訴說著當年的富庶和氣派,然而墻體的斑駁和墻角的青苔也無奈地宣告繁華的逝去。留守古厝的一位老人執意讓我們去看他保存的兩塊夾旗杆石,一塊墊在墻根的花盆底下,一塊鋪在地上。

他顫巍巍地指著地上這塊石上雕刻的印記講述著當年祖上門前竪旗杆的光輝歷史,渾濁的老眼裏閃過的那點充滿滄桑的自豪讓我怦然心動。

走出林濂平故居不遠就看到鷹樓。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層洋樓,半個多世紀前曾經是泉州的標志性建築。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新加坡華僑黃世瑞鷹樓。圖:今日頭條

它的造型非常別致,樓頂中間塑了一隻鷹,兩邊翹起來的屋檐則是鷹張開的大翅膀。這種造型也許隱喻了洋樓主人在商海搏擊的勇氣和力量。然而今天,鷹身已經在“文革”中慘遭損毀,一邊翅膀也被旁邊一棟現代樓房擋住了,可憐這只斷頭折翅的鷹,究竟會讓多少泉州人情何以堪?

青龍巷的另一座古民居是蘇家古大厝,據說有五個私家大花園,府邸架構巨大,連成一片,幾乎占去整條街的四分之一;而且還出了閩地第一個出國留洋的女大學生。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蘇家古大厝。圖:泉州網

雖然許多閩南古大厝在歲月的侵襲下已經破敗不堪,有的坍塌成斷壁殘垣,有的則被翻建成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這些堅硬而霸氣的現代建築像入侵的强盜蠻橫地雄踞其中,與充滿歷史感的古巷格格不入,令人不太舒服。但是我在這條古巷中不僅看到了當年商業的繁榮,也看到這些商賈的胸懷和人文的膽識,他們讓自己的子女走出古巷,走向世界,也許正是爲了讓自己的事業發展更具有世界性的眼光!

往事越千年,也許刺桐港的蕭條導致街市的冷落已在意料之中,也許絢爛之極歸于平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特別是泉州城區東擴,人人都想過現代化的生活,因此雖心痛于當年盛極一時的古街的落寞和滄桑,却也能平靜地接受歷史的灰飛烟滅。

但不知怎的,總想有個地方能承載泉州人的生命軌迹和歷史記憶,總想有個地方能安放泉州人的舊夢和想像。當一些地方因爲旅游經濟一夜間涌現出許多人造的唐宋古街、明清古街時,我們這麽真實這麽厚重這麽富有歷史底蘊的宋元古街真不應該逐漸荒蕪、湮滅甚至隨風而逝!

此刻,我的心裏充滿了惆悵,站在德濟門遺址回望剛剛走過的臨江古街巷,多麽希望聚寶街依然滿街是寶,店鋪生意興隆,游客絡繹不絕;青龍巷依然古韵悠悠,古民居清雅深邃,私家花園有拱橋亭榭……

戴冠青:悠悠街巷古韵長-字遊文化

戴冠青

作者:戴冠青,泉州師範學院教授,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中國作協九大代表,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監事長,福建省文聯委員,泉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泉州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等。已出版小說集《夢幻咖啡屋》,散文集《泡茶時光》,論著《當代泉州作家創作研究》《菩提樹下》《想像的狂歡》《文本解讀與藝術闡釋》《文藝美學構想論》等十餘部,發表作品和論文數百萬字。

戴冠青 泉州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天山大環線,此景只應天上有
上一篇
我的終生愛侶,是這間200年前的書店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中國最會嘮的大爺,都坐在這兒了
2周前
中國最大的西梅縣城,甜翻了
2周前
最會吃魚的地方,不在沿海
2周前
剛剛謝幕,埃及電影正在崛起!
2周前
這座遍地是“金”的小城,香爆了
3周前
相关文章
中國最會嘮的大爺,都坐在這兒了
中國最大的西梅縣城,甜翻了
最會吃魚的地方,不在沿海
這座遍地是“金”的小城,香爆了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222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