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

wordtour
9月前十方遊蹤
246 0 0

轉載自九行公眾號(ID:jiuxing_neweekly)

意外爆紅的小夥丁真給我們上了一堂地理課。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在過去的一個周末,關于丁真的家鄉在哪在微博上吵得不可開交,憨憨四川運營了一波竟讓西藏躺贏,也難怪,短片《丁真的世界》展露的雪山、草原、馬匹、白塔和服飾,也實在太西藏了。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丁真弟弟被迫營業澄清 / 微博

可老老實實講,甘孜理塘的確是在四川。

無論按人文和地理,四川都可以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以成都爲代表的川東,另一半則是甘孜爲代表的川西。

有人說,四川最美是川西,川西最美則是甘孜。這股自信可不是空穴來風,沿著“中國人的景觀大道”G318國道,橫貫中國地貌的三級階梯,貢嘎雪山、耗牛草原、藏羌風情一一映入眼簾,煞是撫人。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沿著“中國人的景觀大道”一路向西 / 圖蟲

可甘孜的美不止停留在表面。

再挖深一點,這裏是進入青藏高原的門戶,康巴核心文化的發源地,茶馬古道、倉央嘉措、文成公主都不多不少與這片土地産生勾連。明明景觀已經够驚艶,甘孜偏偏還要掏才華。

丁真帶火甘孜,無疑是一半歡喜一半愁。在携程上,“理塘”的搜索量已經爆增620%,加之甘孜州70周年慶,67個景區免門票,機票酒店打折,老藝術家已經想像得到大家的汹涌澎湃。只有懂了甘孜,才知它有多值得被珍視。

比起爆火,甘孜更需國人的惺惺相惜。

01 老天爺有多給“甘孜”賞飯恰?

既然丁真弟弟給咱出了道地理題,那就動手解唄:甘孜,全稱“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圖形如大象般牢牢占據了整個四川西部,面積全省第一,首府康定,轄1市17縣,丁真所在的理塘就是甘孜其中一個縣。

在藏語裏,甘孜是“聖潔”的意思,在這片土地,你會重新理解這個詞匯所承載的份量。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衛星地圖 / Google

在中國,很難再有省份地形複雜如四川,而四川的複雜,很大程度上又是甘孜給的。

它地貌强烈之最,還得追溯到6500年前,被板塊碰撞擠壓隆起的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脉,而甘孜,就處于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過渡帶。

這就注定了,甘孜從娘胎裏就帶出的“劇烈起伏”:陡然攀升、以“川”字幷行的山峰,使夾在其中的“兩江一河”波濤汹涌,季風穿穀而過,人行在甘孜,又很容易有“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之感。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劇烈的地貌起伏 / 圖蟲

甘孜聖潔,在于雪山。

在甘孜境內,竟占了四川全省80%的山地,一道霸道的“蜀山之王”貢嘎,突然就從平坦的四川盆地拔地而起,絲毫不帶喘息地蹭到7556米之高,“從成都觀貢嘎”成了所有四川人的驕傲。

而陡然攀升的海拔,又造就了“低海拔冰川奇觀”的海螺溝。在甘孜,就著5座海拔6000米以上、2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又涌現了200多條冰川。

每到冬天,海螺溝的溫泉、雲霧和積滿落雪的森林就像勾人心魂的饞蟲,非得一嘗不可。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四川“蜀山之王”貢嘎 / 圖蟲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海螺溝勾起了人的冰雪饞蟲 / 圖蟲

在甘孜人看來,山有神靈。

世人所熟知的稻城亞丁在當地就被賦予神秘的佛教色彩,六世班禪曾在《香巴拉道路指南》裏說,“香巴拉是雪山環繞的一個神秘世界”。它由三座雪山守護,分別是仙乃日峰(觀音菩薩)、央邁勇神山(文殊菩薩)和夏諾多吉神山(金剛手菩薩),一同注視著雪山脚下的人們。

高山之上,“海子”也蠢蠢欲動。

2471個高原湖泊在甘孜的高原雪山當中灑落一地,康定的木格措、理塘的“格聶之眼”、稻城亞丁的珍珠海、牛奶海共同串成了高山裏凝固的眼泪。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稻城亞丁 / 圖蟲

但甘孜的神奇又怎會僅止于此,夾在海螺溝和稻城亞丁中間,藏在道孚縣的墨石公園簡直又是另一個异域星球。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怪石嶙峋的墨石公園 / 圖蟲

草原又興旺了這片土地的畜牧業。

在甘孜,6成的地方都遍布了草原,無論是塔公草原,還是丁真理塘的毛埡草原,都承載起甘孜人牧羊的生計和賽馬的矯健身姿。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玉科大草原,隨手一截都是壁紙 / 圖蟲

不過雲端之下,最動人的終歸還得是人文。

在甘孜色達縣下, 你會看到密密麻麻一片紅色的海洋,世界上最大的喇榮五明佛學院就化身其中,在這裏,可謂“經筒永不停息,佛音永在吟誦”。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色達/ 圖蟲

而康定的新都橋鎮,則被封“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家的天堂”,變幻無窮的光綫,遠處高起起伏的山巒,散落其中的藏寨,金黃的柏楊,無疑就是中國最美山水畫。

而丹巴藏寨,又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封爲“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光影天堂,新都橋/ 圖蟲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丹巴甲居藏寨,被評“中國最美鄉村”/ 圖蟲

這不得不讓人感嘆,老天實在太偏心,把太多的“最”都給了甘孜。

02 當藏族史詩,落入這風野人間

在丁真之前,甘孜最大的IP是倉央嘉措和《康定情歌》。倉央和甘孜本無緣,靠著一首情詩和活佛轉世扯上點關係,而《康定情歌》幾句重複的“跑馬溜溜”歌詞,更是皮毛,這些離甘孜都有點遙遠。

在老藝術家看來,空前絕後、亘古綿長的山脉,使甘孜得以化身成一個巨大的文化儲存器,在千年稀釋後,依舊濃稠、蕩氣迴腸。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有時候,隔絕的大山反而很好地成爲文化容器/ 圖蟲

其實,丁真那道題,從歷史的角度也能解。

他是藏族人,可却不在西藏,皆因吐蕃人在幾個世紀前因擴張、征伐、謀生等,流串到其他地域。發展到今天,中國藏區大致分爲康巴藏區(四川、雲南、青海);安多藏區(青海);衛藏藏區(西藏)三個。

丁真所在的四川甘孜康巴藏區就一目了然了。別以爲這沒啥,康巴藏區的文化可一點也不簡單,值得呷一口茶,從那條茶馬古道說起。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的草原天路/ 圖蟲

康藏地區海拔高,通常以吃肉保持熱量,但多吃易膩,就得喝酥油茶。但高山之上,茶樹無法生長,就得與周邊的漢人、羌人茶馬互市。

于是,沿著那條茶馬古道,漢文化、羌文化、彝文化得以注入,成就起甘孜這崎嶇土地上120萬人口竟遍布藏、漢、彝、羌、回、納西族等11個民族,也串起了全國最獨一無二的建築、宗教、風俗、文學和藝術。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的少數民族也多/ 圖蟲

不過正所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外來文化也不是那麽輕易進入這大山之中,于是藏文化依舊是甘孜地區的最强底色。

在甘孜,藏族人口占了82%,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被吟誦千年的歷史,在甘孜人的生活裏重新上演:轉山、煨桑、撒隆達、插經幡、誦佛經,都是康巴藏人在這雪山、草原和白塔之下日復一日、傳承了千年的儀軌(佛語,禮法規矩)。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藏人在祈願/ 圖蟲

神山文化崇拜在康巴人中由來已久。圍繞所在的神山轉一趟山,是他們對大山的最高敬意。

而煨桑則在清晨七點多進行,剛剛蘇醒的藏寨,升起柏葉燃燒的裊裊炊烟,則是他們的淨化和祭祀儀式。如此重複,一日,一月,一年,也不見有絲毫怠慢。

在甘孜地區,仍然有能吟唱那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被稱“東方荷馬史詩”《格薩爾王傳》的說唱藝人,和轉山、煨桑一樣,成爲這大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清晨藏人煨桑升起的裊裊青烟/ 圖蟲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藏族風貌在甘孜保存完好/ 圖蟲

大概是上蒼也不忍待薄虔誠之人,康巴藏區民間文學、歌舞、戲劇竟在這大山之中肆意生長,藏族的弦子、鍋莊、踢踏、藏戲、格薩爾傳唱、碉樓、水淘糌粑和南派藏醫藥,任何一樣拿出來,都是“非遺”級別。

在歌舞上,他們喜歡在夜幕降臨後跳鍋莊舞,在中央燃起篝火,男女各分一隊,圍著篝火且歌且舞,好不寫意。

在民間美術上,則以藏族唐卡繪畫爲代表;在手工藝上,更是多如繁星,瑪呢石刻、佛像雕像、藏紙製造,雕版印刷、碉樓建造,洋洋拿得出手。這裏全國最大的甘孜德格印經院,還保留著22萬余塊木刻古印版。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德格印經院/ 圖蟲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康巴藏人/ 圖蟲

而南派藏醫藥則在這片土地上流傳了3800年,又自文成公主入蕃以來與漢醫藥融會貫通,治好了這片高原上千百年來人們的疾病。

康巴藏區文化,落入這風野人間後,也實在太燦爛了。

03 甘孜人的當下

當現代生活翻山越嶺找到這片與世隔絕的山城時,甘孜人也很快接納幷適應了。

進入“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就在真正意義上進入了青藏高原,在埡口,可以俯瞰他們的首府——康定城。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川西的門戶,康定城 / 圖蟲

康定城最大的文化輸出是《康定情歌》,在進入康定的一座山坡上,還有用藏漢英三種文字寫著的“康定情歌”,但當你帶著疑惑想跑進這首歌詞裏“跑馬山下的溜溜城”時,大幾率會爲融在康定的現代生活所動容。

康定是真正意義上“山溝溝”裏的城,被折多山、郭達山和跑馬山(情歌裏的山)包圍,城市只好沿著山谷延伸,河水奔騰的聲音在小城回蕩,沿岸是藏式民居,平緩之處則建起了高樓、商業大厦和街心廣場。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沿山谷延伸的康定 / 圖蟲

甘孜人引以爲傲的鍋莊舞在康定發源,每當入夜,康定老城就響起鍋莊舞的旋律,人們在市政廣場且歌且舞,對了,《康定情歌》的旋律也是從這裏古老的溜溜調演化而來的。

夜幕之下,霓虹燈在老街亮起:街頭小吃、皮匠修理,盲人按摩、銀匠店、酒吧一條街都起來招攬生活,熱鬧非凡。都說酒吧是觀察一座城市的樣本,康城的酒吧繁多,夾雜了藏音梵音的歌聲在小城靜謐的空氣中回蕩,游人如織,是雪山下難得的愜意。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溜溜城的夜晚很熱鬧 / 圖蟲

甘孜州德格縣的老人澤仁拉呷坦言:“真的變了好多。”可不是麽,茶馬古道遺址上修建起了318和317國道,喊話變成了電話,篝火烤羊也成了羊肉火鍋......

說到吃,甘孜人簡直可以“臥中驚坐起”。

雪域高原下的牦牛、羊肉、酥油茶在千百年來都滿足了康巴藏人的口腹之欲。作爲一名合格的康定吃貨,勢必會對雪山滋養下的美味如數家珍:巴塘團結包子、甘孜糌粑、康定牦牛肉、丹巴香猪腿、香猪、香鶏、道孚牛羊肉泡饃、甘孜奶渣......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人的美食日常 / 《奶奶最懂得》

水淘糌粑被甘孜人吃成了四川“非遺”。

糌粑是藏區人一日三餐的主食,但製作過程就很考究耐心,不過在藏區,最不缺的就是勤勞:先用上好的青稞風乾篩好,冷水洗淨晾乾,再用熱水淘洗,密封一晚,再放入河沙翻炒青稞,重新篩簸,送入磨坊,直至質幼細膩的糌粑粉出現。

吃的時候也講究,在碗中放入酥油,沖上茶水,再加入糌粑粉,捏成團狀,一口一個,青稞的原始香氣在口腔中炸裂開來,所謂的“食不厭精”,就是康巴人對高原勞作的最好尊重。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的糌粑吃法也講究 / 《奶奶最懂得》

高原自然離不開肉食,甘孜的牦牛羊肉香猪,都是值得開上幾千公里遠道而來的存在。

3500米海拔的高原上,經年累月地生長著貝母、蟲草等藥材,而放養在此的牲畜就吃著這些野生潤物長大,肉質鮮嫩可人,無論是烤是熏,那個香氣都能吸引幾公里外的人翻山而來。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高原上的耗牛,看著就很好吃啊 / 圖蟲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甘孜的香猪腿

甘孜的大渡河和瀘定橋除了衍生出紅色文化,還滋養了河裏的美味。

擁有三江一河的甘孜,河鮮也是一絕,浸潤在高原流域的魚,用來做水煮、冷鍋魚或烤,伴隨著魚脂一咬,滾燙的香氣簡直令人上頭。

既然“來到來了”,又怎能不呷一口酥油茶解膩?遠眺青藏高原的雪山,清晨藏人在煨桑,再來上一口熱氣騰騰的酥油茶,這才是真正的烟火人間。

跟丁真一起爆紅的,還有他的老家甘孜-字遊文化
△酥油茶 / 第一農經網

無論如何,甘孜都是一個出發前值得一讀再讀,出發後值得倍加珍視的地方。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楓香和鐵芒萁
上一篇
泰廟之美 美美與共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