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

wordtour
2周前十方遊蹤
46 0 0

轉載自九行公眾號(ID:jiuxing_neweekly)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的年味怎麽就變得越來越淡了?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一想到過年,我們心裏總有一幅美好的濾鏡,那些曾經烟花爆竹、鬧哄哄的鄉村大戲……年少總覺得這些無所謂的儀式感很無聊,但長大後這些都珍藏在時光機裏頭了。

最近泰國政府首次宣布中國春節列爲法定假日的消息,讓很多人爲之振奮,原來春節的影響力已經是世界級別的了。也有人稱,這不過是疫情期間備受重創的泰國,爲了促進泰國旅游業的一種手段罷了。

但老藝術家想說,就算還沒定爲法定假日,往年一到春節,東南亞國家的年味兒,真的也毫不遜色。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泰國春節街道/unsplash

01 東南亞國家,早都爭著搶著過春節了

設想一下,倘若沒有疫情影響,到東南亞國家找年味,真的能濃到你嗆鼻。

泰國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舉辦春節慶祝活動最隆重的國家。他們春節前後儀式感的講究,實在令人有點驚嘆。

歡度農曆新年的氛圍最濃的當然在唐人街,曼￿唐人街的春節氛圍在東南亞可謂是首屈一指。街道店鋪上挂滿紅燈籠,舞龍舞獅,到處都能看到現場揮春聯的攤子以及賣各種年貨和小吃。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曼谷唐人街舞獅/wiki

泰國人燃放烟花爆竹也有自己的講究,他們非常注重燃放的禮節,比如會以考慮不擾民爲前提,選擇烟花多于爆竹,不放高分貝的鞭炮,幷且遵循燃放的時間和地點的規定,在狂歡之後他們還會主動清理掉自己留下的爆竹灰等垃圾。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烟花爆竹才有氣氛/unsplash

在泰國,逛春節用品、大年三十祭拜祖先,年初一走親訪友拜年的常規習俗一個不落。他們拜訪親戚還有個特別的“送桔子”講究,如果有幸要去別人家做客,客人通常都要帶兩個桔子,一天要串幾次門,不用提一籮筐桔子,因爲你走的時候,主人也必須拿兩個桔子成雙成對作爲回禮,寓意“好事成雙”。

華人比例極高的新加坡,也是中國農曆新年氣氛最熱烈的國家之一。每逢春節期間,中國城牛車水都成了年貨大街,生肖燈飾、舞龍舞獅、財神繞街送福氣等等活動,都是舉國歡慶必備。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新加坡牛車水每年年味都很濃/unsplash

他們華人社區過春節有個非常特別的習俗,就是要“撈魚生”,這是新加坡華人揭開春節序幕的重頭戲。除魚片之外,他們還有紅蘿蔔絲、碎花生、生菜絲、酸梅膏等等五顔六色的配料,討個燦爛的好兆頭。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新加坡人過年習俗撈魚生/unsplash

大家圍在一桌子上舉筷撈起魚生,撈得越高越吉利,代表越撈越升。要不就像福建人那樣喊著“發啦發啦!”,要不就像廣東人那樣會說“撈起!撈起!風生水起!”(粵語裏同“撈喜”)。

過春節玩諧音梗的,當然少不了大馬的華人。

由于他們祖輩大多來自中國福建,受閩南文化的影響,鳳梨是馬來西亞春節必不可少的“吉祥果”,畢竟在閩南語中,“鳳梨”同諧音“旺來”,這也解釋爲什麽菠蘿飯也是馬來西亞的一道傳統美食,要的就是旺。

馬來西亞的華人,過起春節來隆重得讓人驚訝。據《星洲日報》的報道,近年來新春最受歡迎的人物是財神爺,最流行的文化活動是舞獅。

他們就連學府也不能“免俗”,會像商店和社團一樣,邀請財神爺和舞獅來拜年聚會助興。舞獅雖然在國內起源,却能在馬來西亞發揚光大,還逐漸成了一項國際運動項目。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馬來西亞舞獅歷史也很悠久/wiki

近十年來的馬來西亞,“鬧元宵”的活動已經超越了傳統,辦得有聲有色。比如名震世界的“千獅鬧元宵”活動,不同種族的國民,從小就跟著華人一起舞獅,已經成了全世界最有慶祝特色的節目。

近年來也流行“元宵節到海港拋水果”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年輕人到河邊拋柑撈柑,柑上寫著聯繫方式,逐漸演變成單身男女脫單的玩法,也爲馬來西亞華人獨有。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柑上寫著聯繫方式,據說習俗來源于閩南地區/unsplash

東南亞受中華文明影響最早最深遠的越南,同樣也有獨具特色的年味。

除夕之夜,要是在越南廟會、花市上碰到他們買甘蔗葉,也別覺得大驚小怪。這來源于他們的傳統習俗叫“采綠”,由于“采綠”跟“采祿”諧音,象徵著爲新的一年官運亨通。

早年越南人民爲了迎春,還會把隨手采摘帶綠的樹枝帶回家供奉神龕直至枯萎。隨著近幾年來越南人環保意識增强,人們漸漸不隨便采摘樹葉,取而代之的就是買甘蔗葉,這樣又能一舉兩得。

越南百姓逛花市買回家的三寶物——桃花、金桔和五果盆,越南也有南北地域特色的差异,比如所謂的“南梅北桃”,桃花于他們而言是能辟邪帶來幸運的象徵,而“五果盆”也有分南北兩種水果,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和芒果等五種,拿來供奉祖先。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越南的五果盆基本是熱帶水果/unsplash

他們的年夜飯桌上可以沒有水餃,但一定少不了象徵“地”的方形年粽和象徵“天”的糯米糕,取“天圓地方”之意,象徵來年五穀豐登。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越南傳統過年小吃——方粽糯米糕/unsplash

我們過年的習俗,還少不了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

在越南,大年夜晚上八點越南中央電視臺節目《年底會見——灶君》,通過傳說中灶君上天庭向玉帝彙報下界情况的方式,每年集結了本國的當紅明星歌手助陣,幽默調侃普遍的社會現狀。開播十幾年來逐漸成了越南人過年新傳統,被稱爲越南版春晚。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越南版春晚/youtube

02 爲什麽中國春節在東南亞這麽轟動?

春節也不是第一次被泰國列爲法定節假日了,早在2012年,泰國政府决定將中國農曆新年作爲泰南地區也拉、北大年、陶公及沙墩等4府的法定假日了,春節已經成了泰國除潑水節之外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了。

當然春節的影響力也不局限在東南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包括美國、加拿大、菲律賓、毛裏求斯等在內的近2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把中國春節定爲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春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unsplash

都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毫無疑問,東南亞是全球華僑華人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新加坡雖然相比起來數量不大,但依舊是華裔比例最高的國家,占到了全國的9成以上。

世界上華裔數量最多的幾個國家,泰國肯定榜上有名,大約700萬華人都生活在泰國。

這正是這些華人,構成了這些東南亞國家多元文化和民族,而在中國國內有些已經接近消失的傳統文化,也是由這些華人堅守維繫著。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在新加坡牛車水能瞥見很多熟悉的宗教建築/unsplash

有泰國本土學者甚至認爲,印度文化對于泰國的影響表現在宗教,西方文化對泰國的影響表現在物質,而中國文化則影響著泰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

泰國是華泰混雜的國家,雖然在日常衣食住行、語言和生活習慣等方面,華人與泰人已無區別,然而在與中華文化有基本關係的文化特質上,華人受到的影響却不大,比如祭祖、家庭成員間的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依舊穩固,在價值取向上,更能保留很多中國傳統的色彩。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泰國很多華裔都是潮汕祖籍/unsplash

東南亞華人過春節的一大儀式,就是要敬天尊祖與敦親睦鄰。

泰國的華人相當大部分祖籍潮汕和閩南,他們會供奉極富有地方特色的神靈,比如“天后聖母”“清水祖師”“華佗神醫”……泰國的“關公廟”的密度不但可能遠超過中國大陸,朝拜者也絡繹不絕。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拜拜在東南亞的春節來說非常重要/unsplash

東南亞國家對待主流宗教信仰、民間信仰和儀式的積極態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要知道,越南至今仍然使用農曆,而且非常重視農曆新年廟會。農曆正月初六北越的榮聖廟會,在當地政府的申報下,于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

春節對于東南亞華人來說,就是异國他鄉華人社會的價值認同和身份歸屬的儀式。他們依舊沿襲著安土重遷的傳統家庭觀念,每年也有浩浩蕩蕩的春運。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越南人的春運摩托大軍/unsplash

馬來西亞和泰國搶火車票和大戰黃牛黨的程度能比比誰更猛,在越南和緬甸則大多是“摩托大軍”,與國內春運必備的“方便面、手機、眼罩”三大神器,他們的春運必備是MP3、GPS導航。

爲什麽反倒异國他鄉的年味濃?這也許也有很大部分在于華人的影響力,以及他們的精神渲染力。

或許對于這些早早漂洋在外的華人,春節等這種傳統家鄉節日神聖性依舊,寄托著他們滿滿的思鄉情結,是爲數不多能與祖先和神靈同在的儀式。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春節是爲數不多能和祖先神靈對話的節日/unsplash

尤其當下的我們漸漸疲于工作和效績,如今的年味愈來愈淡了,不過是短暫能喘口氣休息、應付年末飯局應酬,或者習慣疲憊地聽著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問候。

我們似乎不斷在無聊和忙碌之間來回重複,以此填滿時間,年復一年,與節日傳統的儀式和慶典的意義,早已漸行漸遠了。

03 東南亞春節游碰壁

往年春節長假,國人出境旅行當中,東南亞總是最熱門的出境游目的地。尤其在2018年算是泰國旅游元年,前往泰國的中國游客首次突破1000萬,泰國全年的海外游客總數都達到了4000萬。

因爲新冠疫情,整個文旅産業依舊還要被迫繼續按下暫停鍵,這給東南亞國家也帶來極大的影響。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如今的東南亞街道冷冷清清/unsplash

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游客市場的東南亞國家,這次波動無疑是深刻的,越南國家旅游局估計,疫情對越南旅游業造成的損失將在59~77億美元之間。

據泰國觀光和體育部統計,2020年大約减少500萬中國游客,泰國財政部長丁披他耶拜實預測,想要恢復每年4000萬的水平,可能還需要到2024年。

爲了减少負面影響,東南亞國家也在爲旅游業的涅盤重生做好充分準備。新加坡不但針對旅游等行業實施1個月的房租免除,還减免了10%-30%的稅收貸款;泰國政府則采取了包括减稅、銀行信貸優惠等措施來拯救旅游業。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旅游業受到重創的東南亞國家/unsplash

爲了防止疫情擴散,東南亞國家也有相應的春節防疫政策。曼￿政府也宣布娛樂場所和體育場所關門,餐館和酒吧繼續營業,但必須在午夜12點關門,部分烟火表演還照常進行。

新加坡是最早出臺春節相關防疫政策的東南亞國家,稱每戶家庭一天只能接待最多八名訪客,吃團圓飯每桌上限八人,新年期間每天最多能拜訪兩戶親友,儘量只探訪家人。

除此之外,牛車水的年貨市場首次停辦,連民俗撈魚生也遭到了限制,他們規定撈魚生還不能邊撈邊喊吉利話,還得戴上口罩避免口沫飛濺。

看這些國家過春節,我只想說真够牛-字遊文化
新加坡牛車水年貨首次停辦/unsplash

縱然因爲疫情,許多傳統春節習俗被迫改變,但這也沒法改變像是流淌在血液裏的春節情結。

等到疫情結束,無論是回家過年還是跟著家人到東南亞找年味,這都是我們中國人對于春節殊途同歸的精神嚮往。

什麽是年味?我想簡簡單單至少我們還能做到——給自己心靈放個假,收拾好心情與家人共度,留心家鄉的變化,回歸感受親情的點滴。

參考資料:

各國春節習俗盤點:泰國人放鞭炮要自己打掃  杭州都市快報

姚淩:在東南亞過春節,有啥不一樣?  國際網

疫情下的中國-東南亞旅游:寒冬難度抑或是涅盤重生?澎湃新聞·

泰國把中國春節設爲法定假日,但你會去那裏過節嗎?界面新聞

越南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澎湃新聞

泰國文化的中國源流 南風窗

中泰兩國春節的比較研究 劉美珠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中國古橋,有多美?
上一篇
中國最沒存在感的省份,裝得下山海情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揚州,承包了世間的三月
2天前
瑞士巨型奶酪究竟有多好吃?
2天前
如果只能帶一幅畫到荒島
6天前
站在那高高的布達拉宮
1周前
沒吃過這些豆腐,你就不算真正了解雲南
1周前
相关文章
揚州,承包了世間的三月
站在那高高的布達拉宮
10%的中国风景
中國最沒存在感的省份,裝得下山海情

神鵰俠侶交響樂上 神鵰俠侶交響樂下
神鵰俠侶交響樂上 神鵰俠侶交響樂下
Copyright © 2022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85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