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況且況且……開往春天的綠皮火車來了!
轉載自公眾號Life and Arts集錦(ID:homeandworld)



01 金千铁路
自從有著“中國最美高鐵”之稱的杭黃客專開通之後,一個遊客可以很輕鬆地買一張到千島湖站的車票,然後在號稱距離千島湖只有200米的地方大叫一聲,驚呼這一切是多麼不可思議。
然而,這座高鐵站所處的位置,不過是在千島湖最北面一條偏僻的溪流旁,距離真正的湖心地帶還有數十公里呢。
在我看來,反而不如那座金千鐵路上的老千島湖站——現已改名千島湖南的貨運小站更有韻味。而金千鐵路真正的盡頭,更是一直延伸到距離湖面僅有幾米的地方。
如果你沿著鐵路緩緩走來,親自看一眼鐵路是如何一頭紮進蔚藍色的千島湖中,一定會對這條清清冷冷的貨運鐵路更加難以忘卻。
金千鐵路,是一條連接金華和千島湖南的鐵路,全長只有79公里。曾經,它是淳安縣唯一一條鐵路。當地人若要走出家鄉,都會坐船到毛竹源碼頭,徒步兩公里到嶺後火車站,搭上綠皮車,開眼看世界。


後來,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外地人又會坐著綠皮車來嶺後,去千島湖遊玩。嶺後因此更名為千島湖站,而在此之前,這條鐵路一直叫金嶺鐵路。再後來,隨著公路運輸的大力發展,坐火車的人越來越少,鐵路客運虧損嚴重,停運已是板上釘釘。
那一天最終定格於2009年5月12日——自此,金千鐵路再沒有綠皮火車。
在很多鐵道迷眼中,金千鐵路是浙江最美的一條鐵路。隨著客運業務的停止,它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變成一條不為人知的秘境鐵路。


雖然屢屢有旅遊列車開發的消息傳來,但直到今天,一切都還是浮雲。
然而,這也意外地為這條鐵路賦予一種另類的旅行價值:從新安江站經朱家埠站到千島湖南,直至鐵路的盡頭毛竹源碼頭,大概12公里左右的距離,濃縮了這條單線非電氣化鐵路最精華的一部分。
倘若沿著這條鐵路暴走,用雙腳丈量一下這片土地,豈不快哉?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儘管沒有了綠皮火車,這條鐵路卻沒有廢棄,每天仍有幾趟貨運列車開行。這些棚車上裝著的,是每個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一種飲品——農夫山泉。
鐵路徑直穿過農夫山泉新安江工廠,並在毛竹源碼頭前分出一條專用線通往淳安茶園工廠。所以,將今天的金千鐵路稱為“農夫山泉專用鐵路”,並不為過。但不管運送什麼物資,火車永遠是火車。行走一條尚未廢棄的鐵路,顯然具備相當的危險性。
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僅要盯著前方,還要時常回頭觀望。一旦聽到奇怪的聲音,請立即巡視四周。當然,還必須遵循一個必須遵循的原則——絕對不能干擾貨運列車的行車安全。
只有牢牢遵守以上原則,才能收穫一次完美的鐵路暴走之旅。在這樣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一邊徜徉新安江的碧水青山,一邊感受千島湖的風平浪靜,問世間還有比這更美妙的事情嗎?


從新安江到千島湖,如果提取這倆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那便是江湖。不知不覺,你已沿著鐵路,體驗了一回行走江湖的滋味。
02 豐沙&京門鐵路
第一次坐火車途經落坡嶺時,一個眼花,將站牌上的三個大字看成了:落鳳坡。
大驚失色之餘,從此記住了這座小站。後來,特意乘坐北京到張家口的4415次綠皮火車,來探尋這座永定河畔的秘境車站。相比上海四周一望無際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北京郊區則被群山環抱。


火車才跑了幾十分鐘,那些高樓大廈就一轉眼沒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山與河谷。這種魔法一般的場景轉換,讓人心馳神往。這便是豐沙鐵路,它早先擔任著運送煤礦的重任,後來逐漸取代了詹天佑設計的京張鐵路,成為客運列車的主要線路。


落坡嶺站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大台街道落坡嶺社區,距離北京站50公里。

目前,該站已不辦理客運業務。遊客若要前來,可以從蘋果園地鐵站搭乘929路公車,到落坡嶺公交站下車即可。


車站北邊有一座水庫,很多釣魚愛好者在河邊釣魚。鐵道迷則會移步車站南邊的“北京人民軸承廠”落坡嶺家屬院,從這裡可以爬上一座小山坡,那裡有一座日本人留下的炮樓。
你往炮樓邊一站,便可以居高臨下地俯瞰腳下的永定河、落坡嶺車站和車來車往的豐沙鐵路了。
除了擁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落坡嶺還是老京門鐵路和豐沙鐵路交匯的地方。京門鐵路又稱大台鐵路,是詹天佑於1906年主持修建的一條支線鐵路,主要用於運送門頭溝一帶的煤礦,以解決京張鐵路的蒸汽機車燃料需求。

這條鐵路目前已不通客運,偶有貨運列車開行,因此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還是很適合踏踏青的。尤其從落坡嶺到三家店區間,鐵路一直圍著永定河轉圈。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隨時加入河邊野營和燒烤中。鐵路還途經京西古道景區,這裡有北京第一條登山步道,是北京戶外圈經典的徒步路線之一。

如果你嫌坐公車來落坡嶺太浪費時間,也可以搭乘Y535次列車去官廳或沙城,那裡同樣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當然,無論你做出怎樣的選擇,請務必跟隨自己的內心。
03 重慶軌道交通二號線
若問今年春天最火的一趟列車在何方?牧童遙指西南地區的一座賽博朋克之城。
沒錯,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它就是這些年來火遍互聯網的重慶。之所以備受關注,那輛“穿牆而過”的軌道交通二號線,自然功不可沒。
經過一段時間沉寂後,人們又將目光聚焦在它身上。使其火上澆油一樣再度熊熊燃燒,甚至比多年前的勢頭還要生猛。
這一回,事發地由當年的李子壩站,變成了和它一站之隔的佛圖關。當你穿行在佛圖關公園的步道上,剛好能以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看到二號線列車從獨一無二的單軌彎道上轉過來。
由於正值時令,公園裡的梅花漫山遍野地開。天賜良機之下,列車就這樣不可思議地穿越花海。更加難得的是,不遠處的嘉陵江和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恰好可以盡收眼底。於是,一幅稀世罕見的絕美構圖,就這樣完美呈現于一個遊客眼前了。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使用“開往春天的列車”這個標題的,總之引起了一大票人跟風。如果說靈感來源是2019年任素汐主演的一部電影《通往春天的列車》的話,那麼多少有些令人遺憾。
這部電影本該帶火的不是重慶,而是齊齊哈爾下面一個叫昂昂溪的小鎮。昂昂溪是有100多年歷史的中東鐵路沿線車站,附近保留了許多原汁原味的俄式建築,非常值得一探究竟。
其實,非要以電影命名的話,最適合重慶軌道交通二號線的,反而是一部20年前的“老片”——《開往春天的地鐵》。當然,這部由張一白導演、徐靜蕾和耿樂主演的愛情電影,早已被世人遺忘了。


如此這般,“開往春天的列車”先是刷爆了重慶人的朋友圈。然後很快出圈,又刷爆了全國人民的朋友圈。它甚至還引起了外交部的注意,連華春瑩都給它點贊了。
當然,我們之所以知道這條消息,又是拜一堆公眾號把它當做標題所賜。總之,它成為當下最火的一趟軌道交通列車。人們開始瘋狂湧入佛圖關,趨之若鶩一般紛紛效仿。“悲劇”終於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重慶“開往春天的列車”被撞了!肇事者不是別的列車,也不是其他交通工具,更不是當年闖入鐵道線逼停北京居庸關“花海列車”的遊客,而是一架無人機。出事那天,駕駛員和往常一樣操控列車,行駛在佛圖關到大坪之間。和往常不一樣的是,四周到處是舉著相機和手機的人。這時,他突然看見前方出現了一架無人機。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無人機就一頭撞上了列車。幸運的是,這場事故沒有造成任何的人員傷亡。


這件事帶給我們的教訓,不只是學習了一個“在地面或高架線路兩側各100米範圍內,禁止放飛無人機”的規定,更值得理性思考的,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對待這些網紅景點。畢竟,僅僅拿重慶軌道交通二號線來說,沿途值得拍照的地點和機位多如牛毛,沒必要死死抱住一處地方不放。
除了佛圖關公園,鵝嶺公園也是一個不錯的拍攝點。你能用上帝視角拍攝穿過李子壩大廈的列車,視覺效果非常驚豔。另外,你還可以前往牛角沱,在旁邊的嘉陵江大橋上拍攝二號線和三號線交匯的畫面,成像效果酷似侯孝賢電影《咖啡時光》裡的火車空鏡頭。

當然,佛圖關的歷史人文氛圍,是其他車站沒法比擬的。除了拍攝列車,你還可以在各種歷史遺址前發個呆,體會一下當年巴文化的韻味。
畢竟,佛圖關作為舊時江州城的門戶,還肩負著阻擋外敵入侵的重任。由於渝中區三面環水的特殊地形,若從陸路進攻的話,便只有佛圖關一條通道。也正因如此,蜀漢名將李嚴曾打算將佛圖關鑿斷,這樣渝中半島就變成一座更加易守難攻的“孤島”了。這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建議,最後遭到諸葛亮的拒絕,李嚴也被調離了江州。
遺憾的是,當年人們為紀念李商隱而修建的那座夜雨寺,早已在雨打風吹中漸漸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李商隱途經佛圖關,在秋雨連綿的一個夜晚寫下的千古詩篇《夜雨寄北》,卻永遠不會消逝。而佛圖關外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也將繼續開往寒蟬淒切的夏天,開往巴山夜雨的秋天,開往一個個無法預知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