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往昔歲月:那些明星呵......
作者:闕維杭
疫情期間居家的生活模式,持續經年,農曆新年,雖然海外的年味不如國內濃郁,想起往年新春時節,中國僑辦、海外交流協會每每組織有不同大腕、明星加盟的藝術團跨洋越海赴幾大洲慰問華僑華人,還是相當熱鬧。尤其舊金山灣區、洛杉磯、紐約這些華人聚居地的僑胞,常常欣賞到名家甚至心目中的偶像演出,以至不少同胞感嘆,以前在國內,那些明星可望不可即,如今在海外却是相對容易見到了,似乎也容易親近了。

有大海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鄉情。回眸往昔歲月,那些明星在海外演出的經歷,猶如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串起了不可名狀又極其幽深的悠悠鄉情。
1997年夏季,我供職的媒體邀請到一批聲名顯赫的中國一流藝術家來美演出,這場命名爲“往日的歌——中國當代著名歌唱家首唱曲成名曲”赴美演唱會,雲集了葉佩英、楊春霞(京劇表演藝術家)、羅天嬋、耿蓮鳳、遠征、李光羲、李雙江、楊洪基、呂文科、劉秉義、薑家鏘等十多位大腕,當時已經旅居美國俄勒岡州的原東方歌舞團歌手遠征,在這個藝術團屬最年輕的“新秀”,她幷且擔綱報幕的職責,靚麗可人。

在舊金山赫布斯特劇院演出的那一場,藝術家們無不發揮出各自最佳演唱水準,相繼演唱了《我愛你中國》《家住安源》《打起手鼓唱起歌》《南泥灣》《我的祖國》《祝酒歌》《再見吧,媽媽》《達阪城的姑娘》《克拉瑪依新歌》《我爲祖國獻石油》《挑擔茶葉上北京》等多首成名曲、首唱歌曲,那些令僑胞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全場觀衆沉浸在那往日的旋律之中,體驗到與藝術家們、與祖國零距離交流的美妙享受。
這次“往日的歌”音樂會,堪爲中國著名藝術家組團到海外舉辦專場演出會的濫觴,隨後的歲月,接踵而至的藝術家代表團一次又一次給海外僑胞帶來了文化藝術盛宴,也拉近了僑胞與藝術家們之間的距離。

1998年之後,幾乎每年都有一兩個中國藝術團來到美歐各地,在舊金山,我得以欣賞演出的著名藝術家先後包括:歌唱家殷秀梅、成方圓、程志、胡松華、馬玉濤、張暴默、佟鐵鑫、吳雁澤、施洪鄂,朱蓬博、鬱鈞劍、杭天琪、屠洪剛、孫麗英、韋唯、朱明瑛、蔣大爲、王昆、李谷一、于文華、尹相杰、彭麗媛、呂繼宏、李丹陽、蔡國慶,劉歡等等,戲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于魁智、馬蘭、吳瓊、茅威濤等,小品演員宋丹丹、黃宏、鞏漢林和金珠(夫妻檔)、趙本山等,相聲演員姜昆、李金鬥、郭德綱、于謙等。他們的表演無不令人賞心悅目。
2005年1月,“我的中國心《同一首歌》——走進美國大型演唱會”在舊金山灣區矽谷聖荷西體育館盛大登場,旅居灣區的兩岸三地7000多名同胞,欣賞了李谷一、劉歡、田震、韓紅、毛阿敏、陳紅、蘇芮、費玉清、童安格、劉若英、潘美辰、張帝、張明敏等兩岸三地知名演員同台精彩演出。

事實上,由于地緣、人脉的關係,台港歌手來美演出常年不斷,我欣賞過的那些歌星的個唱音樂會,細數一下竟然有張惠妹、蔡琴、汪明荃、葉倩文、陳慧琳、容祖兒、周慧敏、梁咏琪、費玉清、郭富城、譚咏麟、鐘鎮濤、林子祥等十多位大牌,張惠妹的那場音樂會還是在風景秀麗的太浩湖畔(加州、內華達州交界處)露天舉行,夏日之夜湖風微醺勁歌洗耳,迄今記憶猶新。

我從來不是一個“追星族”,倘若不是工作需要是不會主動去接觸的,而每當演出結束演員們謝幕之際,熱情的海外觀衆總會圍聚在舞臺邊緣,甚至跳上臺去,簇擁在明星身旁留下片刻“高光”,我和同仁們則大多開始撤離,匆匆趕回報社發稿編版了。不過那些年能够欣賞到如此多的明星演出,也很感慨因緣際會的機遇,而在聚光燈之外與一些明星的短暫接觸,則讓我感覺到那更接地氣的一面。
記得1998年6月下旬光景,一個知名藝術家演出團抵達舊金山的當晚,我正在報社值班,大約8點左右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報家門說:“我是王剛,請問成方圓在嗎?”很關切的口吻,聽聲音確是知名影視演員王剛那很有磁性的音色,我回答說,演出團成員正在外面餐館晚餐,晚一會會回到下榻酒店,我告訴王剛老師具體接待負責人的電話,請他繼續聯繫。王剛與成方圓1996年結婚,那時候也才婚後一年多,隔洋分離一段時間,還是很思念啊,電話這麽快就追到演出團剛剛抵達的目的地。印象中,那一次來美國演出的“往日的歌之二——火紅的八十年代”專場,除成方圓之外,還有殷秀梅、馬玉濤、程志、吳雁澤等著名藝術家,再次帶給海外僑胞頂級的藝術享受和來自家鄉的親情,舊金山赫布斯特劇院內又一次成爲激情沸騰的歡樂海洋。
老導演淩子風的一位侄女淩也旅居舊金山灣區,和我相熟,一天淩也約我去她家給宋丹丹做個專訪,大約是1998年歲末或1999年春,宋丹丹與結婚不久的丈夫趙先生來美度假的那回,在舊金山就住在淩也家裏,那個下午我就在淩也公寓的陽臺上與宋丹丹對談,後來整理出一個訪談稿發表在報上。隔年她參加一個藝術團來舊金山演出,在媒體見面會上,照例是主持人介紹各位演員,包括誰怎麽“著名”啊,誰擁有“國家一級演員”等桂冠、得過什麽大獎啊,以及演員們發表感言。輪到宋丹丹發言,她第一句就是說:“我不是一級演員,大概連二級演員也不是。”言辭坦率,也透露出些許無所謂或無奈,令人印象深刻。她的編制一直在北京人藝,可能由于常常在外參加演出,在團裏反而少了些“資歷”。不過,2005年11月北京人藝話劇《茶館》劇組由濮存昕領隊來美巡演,在伯克利加州大學劇院演出前一晚,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在館內招待劇組成員,我看到宋丹丹就打了個招呼(她這次隨團演出也在劇內出演一個小角色),順便提及多年前在淩也家對她做過訪談,她却一臉茫然了。看來明星上位後各種交道太多,自然不可能什麽都記得。當晚招待會上,梁冠華、楊立新、何冰等演員都很隨和,我還和何冰合影留念,這是我這麽些年難得主動和演員留影的一次,何冰近年的演技日益爆棚也令人激賞。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在領館或官邸招待的藝術團體及演員,我記得還分別在現場領略過“女子十二樂坊”團隊、演員斯琴高娃等的風采。

1999年1、2月間,賀歲片《不見不散》在斯坦福大學附近的一所高中禮堂獻映,導演馮小剛和主演葛優、徐帆在我供職的媒體業務經理陪同下,提前一天從洛杉磯抵達舊金山灣區,當晚報社安排他們幾位在舊金山日落區一家主打北京菜的中餐館晚餐,以及翌日電影放映完畢那晚在附近一家湘菜館用夜宵,我和報社幾位同仁都作陪了,感覺葛優、馮小剛、徐帆等主創人員都很低調。那兩年馮小剛的賀歲片起步不久,漸有聲譽,但還不及十年左右之後這般如日中天吧。《不見不散》是在洛杉磯拍的,據悉,馮小剛和徐帆結婚是1999年,前一年拍攝的《不見不散》或可說是把他與她拉緊在一起的紐帶之一吧。

回眸當年歲月,我近距離接觸交談或做過專訪的藝術家還包括歌唱家李光羲、胡松華、蔣大爲、王昆、張暴默、李丹陽,戲劇藝術家茅威濤、馬蘭、吳瓊,還有鋼琴演奏藝術家殷承宗、傅聰小提琴演奏藝術家呂思清、盛中國等。殷承宗、呂思清與同爲旅美的女高音歌唱家高曼華、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20世紀90年代末舉行的“四大名家音樂會”,在舊金山灣區等地風靡一時;殷承宗的“黃河”鋼琴協奏曲、呂思清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後來又在多個音樂會現場演奏,或激越慷慨或婉轉纏綿,百聽不厭餘音繞梁。傅聰先生20世紀初到過舊金山灣區多次,一次他的衆多好友、學生爲他在南灣矽谷的山麓學院劇院辦演奏會,是講座性質的,我有幸聆聽,記得他每演奏一段蕭邦的曲子,就會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與心得,紳士般的氣質却又虛懷若谷,談吐儒雅而風趣,令人在藝術享受之際又大獲教益。
這類欣賞和接觸,一方面是媒體工作的需要,更多則是朋友的邀約,除了我所在媒體組織的演出活動之外,舊金山灣區其它很多演藝活動的組織者也多爲朋友、熟人。胡松華老師來演出的空隙,組織者安排他與高曼華在舊金山機場附近的一家中餐館小聚,我榮幸地成爲主人之外唯一的做陪者,得以聆聽兩位歌唱界大咖笑談藝術與人生,氣氛比在正式場合活絡而輕鬆。類似情况還有王昆、蔣大爲加盟參加的舊金山千禧音樂會,組織者是旅居灣區的企業家、北京人DAVID 藺,正巧是我朋友,他個人出資邀請兩位大歌唱家分別從北京、加拿大來到舊金山,演出之前也安排了一場小範圍宴請,我因此借光近距離領略王昆、蔣大爲老師的風采。
2007年金秋季節,我所在媒體誕生15周年慶,請來一衆明星藝術家,在舊金山美生堂舉辦了一場“名家名曲賀報慶”音樂會,演藝陣容由彭麗媛領銜,其他歌手有呂繼宏、蔡國慶、李丹陽、么紅、甘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小品演員鞏漢林、金珠,曲目表演精彩紛呈。演出前一天在舊金山機場旁的凱悅大飯店,也安排了一場與彭麗媛、呂繼宏、蔡國慶、李丹陽等主要演員的媒體見面會,是分坐在條桌兩端面對面的近距離,問答之間也都少了很多距離感。

大約2009年起,冠名爲“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春節慰問演出團(由中國國務院僑辦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組織推出),多年來持續未斷,在紐約、波士頓、華盛頓、洛杉磯、舊金山等地和歐州美洲各國相繼登臺,慰問華人華僑和國際朋友。中國知名歌唱家宋祖英、董文華、閻維文等著名歌唱家多次隨團演出,演出團還包括歌舞、雜技、京劇表演和器樂演奏等,都是名家和一流高手,他們的演藝常常令觀衆喝彩陣陣欲罷不能,記得在矽谷弗林藝術中心的兩次不同年份的春節演出中,壓軸的閻維文都連續唱了七、八首歌,才和其他演員們一起最終謝幕。
2013年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的慰問交流活動爲宋祖英美國專場音樂會,2月中下旬相繼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地登場。我欣賞了在舊金山戴維斯音樂廳的那場,宋祖英分別以銀色鑲鑽晚禮服、全套苗族盛裝等四套華服亮相,演唱了觀衆耳熟能詳的《茉莉花》《我用山歌敬親人》《苗嶺飛歌》《大地飛歌》《辣妹子》《好日子》《關雎》等約20首民歌,當唱起湖北民歌《龍船調》時,還倡導與觀衆交流對唱,她唱“阿妹過河誰來推我嗎”時,全場觀衆都學著湖北方言异口同聲喊道“我來推你嘛!”臺上台下互動歡快。宋祖英還和助唱嘉賓沙寶亮和澤旺多吉合作,與沙寶亮翩翩起舞、合唱了《婚誓》,與澤旺多吉合唱了《敖包相會》,堪爲難得的組合演唱。該場音樂會的主持則是鳳凰衛視的許戈輝。早幾年在舊金山的一場綜藝性質的演出會,司儀請到了倪萍、李小玢擔綱,李小玢是倪萍在央視的前輩,有“中國第一女司儀”之譽。

至于各種舞蹈、雜技團隊往來大洋彼岸,以那千姿百媚的舞姿征服海外觀衆,也是不計其數,印象深刻的有中央芭蕾舞團的《紅色娘子軍》《大紅燈籠高高挂》,廣州芭蕾舞團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等舞劇,堪爲東西文化融合、雅俗共賞的精品;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主演的黃梅戲舞臺劇《徽州往事》,清新脫俗,意境邈遠。影視明星劉曉慶偕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赴美演出話劇《風華絕代》,活靈活現一個“賽金花”形象;那是2014年春季,劉曉慶此前已與富商王曉玉結婚,他們在舊金山也有一棟宅邸,在南灣(矽谷)福林藝術中心演出的那晚演員謝幕後,她的夫婿王曉玉也被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袁南生請上臺,面對全場3000多觀衆,王曉玉當衆秀了一把自豪:“劉曉慶是最美麗的女人,她是我的好妻子。”其他如黃豆豆等知名舞蹈家,也曾因參與訪美藝術團而亮相北美舞臺,他在一面大鼓上的騰挪翻滾驚悚全場......

印象中,那些年單獨接觸、采訪過的明星藝術家中,還有幾位值得一提:
訾莎莉,原中國東方歌舞團舞蹈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在舞蹈界名聲遐邇。曾旅居舊金山灣區,據本地曾經流傳的一段故事,她還沒有移民美國時,舊金山灣區一家華人舞蹈培訓機構就到過一位自稱是“訾莎莉”的應聘者,主事者也是來自國內的知名舞者和舞蹈教師,知悉訾的名聲,欣喜若狂,當即留下她擔任多個舞蹈班的主任老師,結果破綻百出,發現那人居然是一位冒名頂替者。我曾經到訾莎莉居住的公寓與之對談,做了一個專訪,她的談吐有分寸有節制,不會主動提及過去事業的巔峰狀態,言談間感覺就是一位曾經的卓越舞者,一位嚮往幷甘于平靜生活的睿智者。
張暴默,她的出名在“二炮”首長那兒都是挂上號的,離開“二炮”文工團後,她結婚生子,旅居在舊金山機場附近的好區希爾斯堡山麓的一棟房子裏,我到她家訪談時,她還在哺乳期,但恢復得不錯,音色富有磁性,讓人想起她演唱《鼓浪嶼之波》《敢問路在何方》那些歌曲的輝煌與魅力。張暴默對以往的一切都看得很淡然,只說眼下的生活重心是養育好孩子,至于以後,之前已開始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做的幼兒音樂教育,應該會是一個方向。像她那般低調的女歌星,實在不多。
王心剛,著名電影演員,確實是我少年時代的少數偶像之一。1995年後,我在旅居的矽谷地區買了來美後第一套公寓房,那是一個約有十多棟三層樓、近300戶人家的小區,大約兩年之後,散步時光乃至到附近超市買菜時,會偶然碰見這位偶像,雖然那時王心剛已經70多歲了,但身板筆挺,尤其是那相貌依然透露出青年時代的英俊、儒雅。大約1998年末,得知他就住在我家後面一棟樓,有一天我拿了幾份新近的報紙,冒昧敲門問候,隨意交談間,他很淡然地回答我,退休了,不想參加什麽演出乃至社會活動。談及“明星”現象,他說,這只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無非只是一種職業和工作,要說對社會的貢獻,那些搞科技、工農業的人,貢獻不更大嗎?樸實的話語,平和的心態,令人肅然起敬。這以後,我依然會在附近散步路上或遠或近地見到他。據悉他住的房子是他在矽谷工作的女兒的,一般夏季來這兒避暑,過段平靜日子,其餘時間還是回北京居住。千禧年歲末,我換了一棟獨棟屋,遷居到另外一個社區,就再也沒有見到他了。
如果把接觸體育界明星也算上,上世紀90年代還見過中國奧運首塊射擊金牌得主許海峰,記不得他當時(1995或1996年)來舊金山參加什麽國際交流活動,只看到他在舊金山市區手挽纜車門把,另一隻手好像舉著火炬,媒體記者跟著邊跑邊采訪。1996年或1997年,中國乒乓球代表團來美訪問,是紀念中美乒乓外交25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在斯坦福大學的體育館內,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展開友誼賽,中國運動員又增加幾場表演賽,記得上場的中國運動員是劉國梁、丁松(削球手)、鄧亞萍、楊穎(影),領隊爲老將梁戈亮,他也與一位美國運動員打了一局表演賽。而圍棋界的九段伉儷江鑄久、芮乃偉(他與她是世界上第一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對圍棋九段夫妻),上世紀90年代末曾經旅居美國加州,我曾分別采訪過兩位圍棋國手,還到過他們在山景城的家。他們兩人合著的新書《天涯棋客》問世後,也送了一本給我。隨後幾年,冠名“鑄久杯”的圍棋賽事,推動了北美地區頗具規模的圍棋熱。江鑄久、芮乃偉後來又去了日本、韓國發展,芮乃偉還被棋聖吳清源收爲關門弟子,他們也曾回歸祖國,無論在哪裏,都在爲圍棋事業盡心盡力。在他們之前,中國棋院首任院長陳祖德也曾來美訪問,見到這位清臒儒雅的中國圍棋宿將,談吐隨和,想到他以往的棋壇戰績,我唯有肅然起敬的份。
日月如梭,回眸往昔,如此群星璀璨!他們飛越千山萬水,幾回回從祖國來到海外,幾回回以自己的精湛的演藝感動了僑胞們的心靈,何其難得又幾乎成爲交流互動的常態!這麽多明星,我除了曾經在國內比賽現場觀賞過梁戈亮的球技,其他衆多藝術家、球星在國內均未謀面,却在海外舞臺、球場上有幸欣賞到他們的演技、球技,說幸運說難得恐怕太輕易,感慨的是時代風雲際會,海外華僑華人大飽眼福,不時見識到明星們真切的一面,近距離接觸,親近了很多,不再有神秘感,多好啊!(5/7/2021修訂)
(作者系旅美資深媒體人、自由寫作者)
附圖(選自相關網站)說明:
H-1:“2017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美國西部行”系列活動暨“魅力西部”文藝演出相繼在洛杉磯、舊金山等地舉行,來自甘肅省民族歌舞團的藝術家們向觀衆奉獻了一台充滿濃郁西部風情的歌舞演出。
H-2、3:舊金山赫伯斯特劇院外景。“往日的歌”等多場音樂會曾在這兒登場。
H-4:舊金山戴維斯交響樂音樂廳(Louise M. Davies Symphony Hall)外觀,包括中國著名指揮陳燮陽指揮的中國交響樂團等多個音樂團體,曾在這兒亮相。
H-5:矽谷聖荷西體育場外景。2005年“我的中國心《同一首歌》——走進美國大型演唱會”在這兒舉行。
H-6:2018年3月3日,“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文藝晚會在矽谷迪安薩學院的福林藝術中心舉行。圖爲演出結束後,閻維文、蔡國慶等部分演員與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羅林泉、當地政要、舊金山僑領合影謝幕。
H-7:風景秀麗的太浩湖。張惠妹等兩岸三地歌星都曾經在太浩湖畔舉行過個唱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