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次西北大環綫,能看到多少地質奇境?
轉載自公眾號Life and Arts集錦(ID:homeandworld)


說到西北之旅,經典的“西北大環綫”一定能引起你的回憶,這條集合了青海和甘肅的所有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精華的路綫,沿經青海湖、茶卡鹽湖、柴達木盆地、莫高窟、雅丹魔鬼城、鳴沙山月牙泉、張掖七彩丹霞、門源萬畝油菜花等著名景點。
越來越多人因“大環綫”而踏入這片奇境,也越來越多人在環綫的人潮以外,無意間探索出更多未被開發的地質奇境。本文將盤點大西北的六種不同地貌奇境,除了一般人對西北的自然幻想——冰川草原、戈壁荒漠、鹽湖石窟,這裏還有沙漠中更爲廣闊魔幻的“血色鹽湖”,戈壁上更不像地球表面的“火星雅丹”,雪山下更鬼斧神工的“惡魔泉眼.”.....

01 敦煌名片:鳴沙山
鳴沙是一種自然現象,世界上已發現了100多種具有沙鳴現象的地區;在中國西部地區鳴沙地主要是沙漠,這些沙丘堆成山狀,因此又稱爲鳴沙山,在中國的記載由來已久。在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爲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衆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爲鳴沙地。

尼泰羅伊當代藝術博物館曾在20周年紀念日時,被利用爲Louis Vuitton2017年郵輪系列敦煌鳴沙山有兩大神奇之處:一是人若從山頂上滑下,脚下的沙子會發出打雷一般的嗚嗚響聲,“傳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嗚,勢疑天鼓動,殷似地雷驚,風削棱還峻,人臍刃不平”。

這首生動的咏景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觀的描述。;二是無論白天有多少游人登頂下滑,將坡頂的大量流沙從山頂之上流下,但在一夜之間,這些沙粒又憑藉風力重新回到山頂,恢復原來的形狀,白天人們留下的脚印也全部失去踪迹,痕迹全無。
📍鳴沙山地址:
甘肅省酒泉市楊家橋鄉月牙泉內古建群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內
02 火星模拟:俄博梁雅丹地貌

高中地理學到的知識點還記得嗎?雅丹地貌常見于我國西北乾燥地區,是地面由于斷裂與長年累月的外力侵蝕才形成的奇特樣貌。風蝕、流水沖刷和漫長的時間,都是今天雅丹地貌極强觀賞性的秘密。
西北的俄博梁位于中國面積最大的雅丹地貌群——柴達木雅丹之中,這裏也是雅丹地貌最齊全、造型最豐富地貌群的一部分;其名稱來源于蒙古語“敖包”,是蒙古人用于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石堆;這樣的名稱既契合了當地千姿百態的雅丹景觀,在沒有信號、沒有生命、沒有盡頭的雅丹群中似乎也寄托著人類對自然力量的精神信仰。

在這裏,想像力是最棒的旅行工具,因爲被稱爲“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兩億年前青藏高原隆起,以及一百萬年前遠古海床乾涸後的不斷風蝕的結果;在這裏,想像力也是最糟糕的旅行工具,因爲俄博梁也被稱爲“魔鬼城”——這裏岩石富含鐵質,地磁强大,容易讓指南針失靈,無法辨別方向而導致行人迷路,若是再遇上多風之夜,詭秘風聲在千溝萬壑中鬼泣狂嚎,屬實讓人不敢細想,直怕後背發凉。
📍俄博梁地址:
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境內
距冷湖鎮西部約70公里,茶卡公路與茫格公路從中貫穿而過。
03 碧水金沙:烏蘇特水上雅丹

雅丹地貌在西北地區較爲常見,而當戈壁上的奇特的沙丘被汪洋之水所覆蓋,形成海島般的“水上雅丹”,這樣如同海市蜃樓一樣的獨特風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在青海省的烏蘇特水上雅丹地貌中能一睹風采。
發源于昆侖山西段的吉乃爾湖,在近代由于大氣熱效應使湖面逐步擴大,淹沒了地勢較低的柴達木北丘陵自然區及西丘陵自然區,再加上史前大海殘留的海水與周圍雪山融化的地下水齊聚于這塊低地,才形成了獨一無二,蔚爲壯觀的水上雅丹地貌。

無人區中的水上雅丹位于柴達木盆地的茫茫戈壁中央,周圍沒有一處人家。這裏碧綠的水映著蔚藍的天,與周圍荒漠中的一望無際形成强烈的對比。從天而來的昆侖之水安靜地養育著一方生命,這裏水草旺盛,有著一種很小的野生雅丹魚種,因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極大功效;與此同時,每年春夏有成群結隊的水鳥與野鴨子彙聚于此,在景色最美時形成一派具有野趣的景色,水上雅丹也因此獲名——“鴨湖”。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地址: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
青海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位于南八仙雅丹群之中。
04 惡魔之眼:艾肯泉

艾肯泉背靠阿拉爾草原,依傍昆侖雪山,推測因地處大型地震斷裂帶而形成,但具體形成仍是謎,即使處于荒無人烟的尕斯盆地之上也吸引不少游客不畏長途跋涉,慕名前往。
因其泉眼在俯瞰時如同沸騰的開水般不斷翻滾上涌,以及其一紅一綠的斑斕色彩構成了奇特的瞳孔造型,這裏也被人稱爲“大地之眼”、“惡魔之眼”和“昆侖眼”等。
這裏噴涌出的泉水長期沉澱著硫磺礦物質而常年寸草不生,也無飛禽走獸膽敢前來飲水;周邊紅褐色的沙土便道也因長期受到泉水侵蝕演變成爲沼澤地,一不小心便會深陷其中。

作爲“新晋網紅”艾肯泉近年來才在衆多旅行自媒體中有了熱度,但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有歷史記載。俄國探險家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于清光緒年間,在青海和新疆穿越探險所著的《走向羅布泊》中就介紹了尕斯盆地艾肯泉:在“柴達木南部及西部之行”章節中,普爾熱瓦爾斯基用當地蒙古族同胞的稱謂,將其記載爲艾肯泉,源自蒙語“可怕”之意。由此可見,其惡魔之眼的頭銜幷非只是當地旅游業爲了吸引游客而捏造的噱頭。
當地政府幷無將其進行現代化旅游的開發的計劃,這裏也一直處于原生態的狀態。自然界中有著最鮮艶色彩的也往往是最危險的,這裏提醒各位具有探險精神的游客,在驅車前往時一定要確保安全,幷結伴而行。
📍“惡魔之眼”艾肯泉地址: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溝鎮莫合爾布魯克村
05 翡翠鵝卵:察爾汗鹽湖

鹽湖在古代其實就是大海,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2.3億年前。
鹽湖的演化過程主要和强烈的構造運動、區域氣候和環境變化有著密切關係。幾億年前,察爾汗鹽湖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後因地殼上升,海底裸露,變成了盆地,水流彙聚到地勢低窪的區域,就形成湖泊。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鹽湖最多的國家,而青海省是鹽湖最爲集中的區域,前者爲1500個,後者爲約150個。我國的四大鹽湖——青海的茶卡鹽湖、察爾汗鹽湖,山西運城鹽湖和新疆巴裏坤鹽湖也享譽世界,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與食用價值。

察爾汗鹽湖雖然在旅行界的名氣上遠遠不及茶卡鹽湖,但由于其極高的潜在開發價值——包括比茶卡鹽湖大56倍的面積,以及600億噸以上的儲鹽量、可供全球的人食用1000年等,都讓它足以被稱爲“最有價值的鹽湖”。
在蒙語中,“察爾汗”意爲“鹽的世界”。這裏因鹽分過高,一切綠色植物均難以生長,萬籟俱寂的世界裏只有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翠綠鹽花。這鹽花于這淨土之上,只見自然的綠以另一種方式重新供給于大地,不知應該說是一種更趨向于萬物和諧的補足,還是更趨向于帶著矛盾性質的自然巧合。
鬼斧神工的察爾汗鹽湖之中,有人類活動參與“萬丈鹽橋”之景也堪稱青海一絕。在20世紀50年代,察爾汗鹽湖的鹽還參與了青藏鐵路的修建,經過鐵路專家因地制宜的思考,含鹽量達20%至95%,全長32公里的萬丈鹽橋最終建成,堪稱當時世界築路史上的一大奇迹。
📍察爾汗鹽湖地址:
青海省格爾木市
位于柴達木盆地南部,地跨格爾木市和都蘭縣
06 白冰瀑布:祁連縣八一瀑布
除了靠近祁連山的八一冰川以外,從嘉峪關過去還有“七一冰川”,它們是同一個大冰川的不同位置,但是可觀賞性遠不如八一冰川。原生態的冰川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較小,夏季景觀較差,最好的觀賞季節在秋季。
青海省是我國冰川分布的主要省區之一,青藏高原至今保留著一萬年前的古冰川遺址,對研究青藏高原氣候變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千年來,青海冰川雪綫高度從未低于4000米,而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八一冰川由于自然環境保護的較好,每年吸引了不少游客進入觀看冰川,這兒因此逐漸成爲了一個無人管理的旅游景點。

八一冰川隸屬于祁連山冰川,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域的源頭;一說發現冰川的時間是建軍節,所以就由此得名。景區內滿眼的冰川猶如高山流水的瀑布一般從高山上垂留直下,非常壯觀。
據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發現,在1972年至2007年的35年間,祁連山的冷龍嶺冰川大幅消融,每年融化的冰雪約等于一個北京密雲水庫水量,已有27條冰川消失,且退縮有加速趨勢,幷有預測顯示2050年前基本消失。自2017年8月14日起,八一冰川出于生態保護考慮正式封閉,禁止任何社會車輛和游客進入,何時將會再次重新開放仍是未知數。
📍八一冰川地址: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野牛溝鄉
位于祁連山中段走廊南山的南坡
07 誤入月球:黑獨山

幷非景區的黑獨山沒有門票,互聯網上罕有其相關資料,只知道它隔著一片黑山戈壁,孤獨的屹立在冷湖石油基地地遺址對面。因其黑白而壓抑的山巒色彩酷似月球表面,給人們帶來一種遺世而獨立地存在著的氛圍,又有如中國古典水墨畫般點綴著千里江山、層巒聳翠。黑獨山因此逐漸進入廣大驢友的視野,也成了西北地貌中小衆却又別具特色的一道景觀。

這裏的山體被黑色細砂石所覆蓋,在鬆動的沙石之下自駕需要SUV高底盤,幷且最好是四驅;前行時最好不要自己開闢新的道路,只有靠“前車之轍”才能讓後車擺脫陷車的風險,否則遠在天邊的救援與高昂的費用都將成爲極大的麻煩。
📍黑獨山地址: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
距離最近的小鎮-冷湖鎮開車16公里,20分鐘

位于青海門源自治縣的崗什卡雪峰有著最聞名的七彩瀑布,渾然天成,氣勢磅礴,是晶瑩剔透的冰晶依附在黃清白不同顔色的鈣化岩層之上而形成的;這些鈣化岩層是由冰磧物、石英層、火山岩等粉末順流而下,經千年萬載的沉積才形成的;而這兒的七彩顔色是因爲礦物質沉澱等其他原因形成。冰柱形狀千奇百怪,水珠從冰柱上滴答落下,滿耳天籟。

電影《攀登者》曾取景于崗什卡雪峰,模擬1960年中國登山隊挑戰珠峰的故事。這是因爲崗什卡雪峰因毗鄰河西走廊,與青藏高原腹地同海拔的地區相比,這裏無論是含氧量情况還是路况的危險程度都相對更親民一些,所以這裏成了普通游客接近雪山的好去處。只是若要攀登之峰頂,仍需要高超的攀登技巧,必須向青海省登山協會辦理登山許可證經考核後才能在嚮導的指引下攀登峰頂。
📍崗什卡雪峰地址: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
造物主珍愛著這片富饒之地,將無限種地貌可能在大西北加以試驗。有的小衆景點因路途險峻至今仍是無人問津,有的已在社交媒體上儼然成爲新的網紅打卡點。但無論你看見了怎樣#假裝在銀河系 的奇特的景色,別忘了你仍未離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