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

wordtour
6月前十方遊蹤
227 0 0

原創地道風物,轉載自地道風物公眾號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山西麥收季節。 攝影/康輝

風物君語:沒有風吹麥浪的夏天——不中!

如果一個南方人第一次來到北方的時間,恰好是夏天,那麽風吹麥浪的景象必然是他/她記憶最深刻的瞬間。

風吹麥浪,遠不止是大地上叢生的浪漫,它的背後,是每一個盛夏,發生在中原大地上,與我們的餐桌、生活,乃至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的一件大事——收穫夏糧。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山東滕州收割機收穫小麥。 攝影/田春雨

5月下旬以來,我國由南向北梯次打響了夏糧 “豐收戰”:從長江沿綫的湖北、安徽、江蘇,到“主戰場”河南,在一望無際的金色良田中,收割機像戰士一般橫掃大地,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每年,約有1.42億噸夏糧被收穫入庫,而夏收的C位作物,正是北方飯桌上的絕對主角——小麥。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2020年世界排名前40的小麥産量國家,中國排第一,占世界小麥總産量的17.38%。 數據來源:NBSC。 製圖/劉航

01 一顆小麥,照亮14億人的飯桌

小麥幷不是華夏土特産,這種原産自西亞的物種,大約四五千年前傳入中國。雖然先民早就獲得了這個西方傳來的技術大禮包,但用了大約三千年時間才把它徹底消化。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人類馴化小麥的歷史十分漫長,1萬年前,小麥還不過是野草中的一種,如今,小麥已經成爲全球播種量最大、産量最多、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 製圖/劉航

小麥,如何變成中國人的史詩?

來自西亞的小麥,習慣了地中海冬春兩季溫和多雨的氣候,一直不太適應我國的溫帶季風氣候,尤其是春季的乾旱。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小麥一生會經歷種子萌芽、出苗、生根、長葉、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到産生新的種子;小麥從播種到成熟一般需要230-270天。 製圖/劉航

爲了馴服小麥,人們興建了衆多水利工程,改善了離河較遠的旱地的灌溉條件,小麥才逐漸在更多中國土地扎下根來。把麥粒磨成麵粉食用的“粉食”法,也隨著小麥的生長足迹走入更多中國人的生活。

從此每年的麥收時節,中國廣大的麥田呈現出一片金黃的豐收盛况,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篇《觀刈麥》形容爲:“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還有無數的“麥客”們,像候鳥一樣追逐著麥“浪”,將小麥從田野送進厨房。然後經由一代代勤勞智慧的人們的創造,我國的美食版圖從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南米北面”的基本格局逐漸成形。

麵食,北方的霸主

麵食的豐富多樣,離不開小麥的先天優勢。

小麥磨成的麵粉可塑性極强,千百年來不止塑造了中國人的飯桌,也塑造了中國人豪邁多元的飲食文化:新疆的饢百變多姿,陝西人吃面唱秦腔的豪邁,河南人的大碗燴面樸實硬朗,山東人“不蒸饃饃爭口氣”的奮發向上......麵食成爲打開中國文化、人們精神的一扇重要窗口。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比臉還大的莊浪大饃饃。攝影/張律堂,選自《風物中國志·平凉》

食用麵食,根本無需擔心下飯的菜,有很多麵食本身就包裹著菜餡,像餡餅、餃子、包子、韭菜盒子等,而包子中又有素餡和肉餡之分,種類上又有發麵包、小籠包、灌湯包、水煎包等;即便是沒有菜餡的麵食,也有太多種類的面餅可供選擇。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各類麵食大集錦。 攝影/盧文、視覺中國、陳治平

如今,由小麥衍生的麵食數不勝數,不同的加工手段,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令節慶,小麥總是能以恰如其分的方式融入到每一位國人的生活中,豐富著人們的味覺,也延續著獨特的中華飲食文化。

小麥,國家的“壓艙石”

放眼國際,還沒有哪個産品如同糧食,儘管平時不“顯山露水”,但一有“風吹草動”,便會掀起驚濤駭浪。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世界小麥産量分布示意圖,中國連續多年小麥産量位居世界第一。 製圖/monk

一直以來,糧食安全就是國之大計,事關我國14億人的吃飯問題、億萬農民的生計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其中小麥的豐産可謂重中之重。歷史上“得關中者得天下”、“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無不彰顯著小麥的重要地位。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山東棗莊小麥連綿不絕。 攝影/視覺中國

今日,小麥不僅是世界多數國家各種主食和副食的加工原料,還是主要儲備糧食及世界糧食貿易的主要糧食品種。而中國目前小麥總産穩定在1億噸以上,處于基本供需平衡狀態。這一切,都少不了一座座中國的小麥“大糧倉”的貢獻,其中最“中”的糧倉,便是——河南。

02 中國人吃面,看河南

在盛夏,“小麥之鄉”河南正奏出一場別樣的夏日大交響: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河南焦作市溫縣麥田。 攝影/焦瀟翔

黃河兩岸,麥浪千里間,早已不再需要農人揮鐮流汗,而是穿梭著各類大型收割機械。截至6月6日17時,河南省已收穫小麥4550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53.5%,每日投入聯合收割機,多達13萬台。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河南焦作市收割機收穫小麥。 攝影/焦瀟翔

根據農業部數據,河南以占全國6.2%的耕地,生産了中國10%的糧食,這其中,小麥的生産量占中國的1/4,位居全國第一,是當之無愧的“小麥之鄉”。

河南,爲何成爲中國的小麥C位?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河南鄭州梯田小麥。 圖/視覺中國

一是天時地利齊備,河南全省地勢西高東低,適宜大範圍農業種植的平原及盆地面積達 9.3 萬平方公里,無論是土層深厚的黃淮海沖積平原,還是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的南陽盆地,亦或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山區,都處處土地肥沃,適宜耕種。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河南鞏義黃河沿岸。攝影/焦瀟翔

充足的光熱資源更是小麥茁壯生長的依仗。河南的氣候,很“中”,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兼有南北之長,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境內的黃河、淮河、漢水、海河四大水系,則保證了農業的充足用水。

二是依靠河南人辛勤與農業科技的進步。自從黃泛區綜合治理後,河南糧食産量逐年增長。此時河南土地連片的優勢,正適合機械化大規模作業。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河南溫縣小麥博物館,下圖爲來自世界各地的小麥種子。 攝影/李平安

新鄉、周口、南陽、商丘、駐馬店……一處處河南小麥重鎮,撑起了河南小麥産量的基本盤。在以小麥高産著稱的河南焦作市溫縣,更是有一個小麥博物館,記錄小麥的起源、發展、傳播與未來。

爲什麽河南小麥看延津?

在中國小麥的大舞臺上,流傳著一句“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新鄉,新鄉小麥看延津。”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中國小麥産量分布示意圖,河南小麥産量位居第一。 製圖/monk

有意思的是,今天坐擁“中國第一麥”的延津,在春秋時期,因爲戰事,虛廩堆(假糧倉)連綿不絕,成爲一景。歷史上,延津曾經叫酸棗縣,而酸棗是一種長在沙堆上的植物,由此可見延津曾經惡劣的環境。

如今的河南延津縣,則有百萬畝耕地,有完美契合小麥生長的上沙下粘“蒙金”土壤,是國家優質小麥生産基地、中國糧棉主産基地縣,以延津小麥爲典型代表的“新鄉小麥”被認定爲全國麥類首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産品。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河南延津麥田。 圖/視覺中國

延津人,從一點點治理風沙、培育良種開始,終于在種麥子這件事上,達到了“恨不得在水泥地上也種麥子”的境界,這種逆襲,實在是讓人驚嘆。

如今,延津縣種植小麥的土地面積達103萬畝,其中强筋小麥達55萬畝,有機小麥5萬畝,小麥産量達16億斤。延津縣不僅種糧,更有優質麥種子基地25萬畝,産量達2.5億斤,幷藉由發達的交通網絡,令種子銷售輻射大半個中國。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河南新鄉小麥收割。 圖/視覺中國

延津小麥成爲中國第一麥,更重要的是,能開天下先,建立一個個優質産業標準。全國第一家注册原糧商標、制定地方生産標準、出口食用小麥……6項全國第一、2個全國唯一,是延津人種麥的底氣。

更神奇的是,這裏的小麥“麥香不怕巷子深”,2011年4月,茅臺的原料産地首度走出貴州,2萬畝有機小麥原料基地落戶延津縣,這之後,衆多中國的名酒廠家,都到延津縣尋求合作。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然而,讓全中國的酒香飄著河南麥香,也不過是延津乃至河南小麥産業鏈的冰山一角。

河南小麥“七十二變”

除了釀酒,小麥在河南這座“中國人的厨房”裏,還有衆多變化。小麥磨粉加工、麵粉、麵條、麵點、速凍食品……一種種隨著加工深度逐漸精細的小麥製品,憑藉“天下之中”的交通優勢,支撑起全國人的飯桌。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三全食品速凍食品生産綫。 圖/視覺中國

論飯桌中堅,有來自河南鄭州的三全、思念速凍水餃;來自河南漯河南街村的“北京牌”方便面;論休閑零食,有來自河南漯河的衛龍辣條;來自河南新鄉的米多奇餅乾……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不同品種的小麥適合製作不同的食物。 製圖/劉航

支撑起如此龐大齊全的小麥産業鏈的,正是遍布全省的六個優質專用小麥種植區。從豫西北的優質强筋小麥、到豫西、豫東的優質中筋小麥、再到豫南的弱筋小麥……花樣衆多,品質優良的河南小麥,讓河南人無論是拿麵粉來包速凍餃子、生産餅乾,還是生産方便面,都做到了全國第一。河南小麥,樣樣都“中”!

03 中國小麥地圖:小麥匯成黃河流

河南,只是中國麥區的縮影。

站在河南向北望去,視綫越過長城,麥香飄到黑龍江省的黑河,再向東到達三江平原,那裏是中國小麥的最東端;轉身西眺,數千年前小麥從西域到達中國的第一站,麥浪點綴著喀什的土地;再向南看去,海南的試驗田裏孕育著小麥的未來。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新疆奇台,黃金色麥田。 圖/視覺中國

如果覺得視野還不够開闊,不妨再往高處望望,從青海北部的柴達木盆地,到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北麓,强烈的陽光輻射,讓這裏的小麥以高産傲然而立;比這裏海拔低4600米的吐魯番盆地,巨大的晝夜溫差造就了高筋度小麥的盛名。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山西麥釤割麥,隨著機械化的提高,這種傳統收割方式已被淘汰。 攝影/李平安

現在,將視綫收回,脚下這片平坦遼闊的黃淮海平原,是中國面積最大、産量最多的麥區,數十萬畝麥田支撑起中國人最足的底氣。

黃淮海——中國第一糧倉

除了河南以外,黃淮海平原還包括河北、山東、安徽及江蘇北部等地,與河南一起構成了中國小麥生産的主體區域。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江蘇收割機、摟草機和打捆機來回穿梭繁忙的豐收景象。 圖/視覺中國

黃河在此穿流而過,這條流淌著麥香的大河與淮河、海河等一起,滋養著兩岸的沃野平原。除了水資源,黃淮海平原地處暖溫帶,光照時間長,氣候適宜小麥生長;平坦的地勢又有利于機械大規模作業。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山東聊城村民搶收搶曬小麥。 圖/視覺中國

數千年來,中國人在黃淮海平原上,與小麥的聯繫達到極致。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江蘇淮安小麥機械化種植,噴藥機噴灑農藥。 攝影/楊默

隨著小麥生産在全國範圍內逐年集中,黃淮海平原成了中國最重要的糧倉。這裏的5個小麥主産省種植的冬小麥,總面積超過全國小麥的60%,産量超過70%。

黃淮海平原的“大糧倉”來之不易。在古代,黃河常年泛濫成灾,兩岸田地旱澇莫測,人們只能靠天吃飯。近代抗日戰爭時期的花園口决堤,更是給黃淮海平原帶來了巨大的灾難,肆虐的河水淹沒良田,只留下貧瘠的鹽鹼地和澇窪地。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安徽宿州褚蘭鎮,小麥豐收。 攝影/李傳新

建國後,這片“黃泛區”才得到綜合治理。一代代農墾人育土育苗,疏浚河道,使六百多萬公頃的低窪易澇耕地基本解除洪澇威脅,鹽鹼化的土地也顯著减少。

如今,這裏已然成爲“中原明珠”。

其他麥區 | 中國的“掌紋”

小麥收割的浪潮自東向西、由南向北推進而去。除了黃淮海平原的麥浪盛景,其他麥區都唱著豐收的換歌。一塊塊金黃的麥田,勾勒出中國的脉絡掌紋。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吉林,也有大塊金黃的麥田。 攝影/丘會寧

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地區,黃河澆灌出連片的優質麥區。這裏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環境無污染,所産的小麥蛋白質含量高,是絕佳的高筋麵粉。用小麥麥芯製成的“河套雪花粉”,成就了西北一碗筋道的拉麵條子。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晋南山地麥田。 攝影/康輝

在陝西關中平原,兩千多年前這裏的小麥曾支撑秦國崛起幷統一全國。如今,渭河兩岸的小麥成了褲帶面、臊子面、BiángBiáng面等關中麵食的靈魂,在陝西咥(dié)碗面,麥香裏飄散的是關中人豪邁直爽的性情。

臨近關中的慶陽,董志原上每年都有“高原麥浪”的壯闊景色;隴東的山地之間,麥田的邊緣順著千溝萬壑勾勒出別樣的綫條。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甘肅小麥豐收後,麥秸成爲最好的冬儲飼料。 攝影/張永鋒

在長江以南,小麥産量與面積雖然不及北方,但與北方中强筋小麥相對應的,南方貢獻了全國最優質的弱筋小麥。幷且,南方高達80%的小麥商品率,向全國輸出了以辣條爲代表的衆多麵食小吃。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貴州貴陽高坡小麥。 攝影/項玥

東北大興安嶺沿山麓,是繼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之後,全國第三大優質專用小麥産區。這裏所産的硬紅春小麥品質優良,絲毫不輸進口小麥。

西藏沿喜馬拉雅山脉一帶、新疆天山脚下,堪稱是小麥的“伊甸園“,豐富的光、熱、水資源,極佳的晝夜溫差,造就出單産極高的小麥

什麽是中國夏天最美的景色?-字遊文化
▲ 新疆天山脚下伊犁,麥浪翻滾。 攝影/焦瀟翔

數千年來,勤懇的中國人把小麥帶到天南海北。它的身影,早已定格在中國歷史的悲歡裏。麥田的輪廓,是中國土地上亮眼的掌紋;麥浪的香味,早已深入中國人的靈魂,成爲共同的味覺記憶。

- END -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去一次西北大環綫,能看到多少地質奇境?
上一篇
走進土豪城迪拜,我看到了什麽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