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

wordtour
5月前十方遊蹤
115 0 0

轉載自九行公眾號(ID: jiuxing_neweekly),發佈於2021年07月15日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老藝術家最近有個同樣深刻的體會:茶香也不怕藏得深。

一直愛喝茶的我,才發現粵北藏著一座“中國紅茶之鄉”——廣東清遠市的英德市。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清遠英德紅茶茶園/圖蟲創意

地名聽起來很洋氣,但英德是座古老的茶鄉。

它的特産紅茶馳名中外——曾被英國女王指定爲王室用茶,上過英國BBC,進過人民大會堂,被譽爲“世界第四大高香紅茶”,不僅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産品,今年還入選了首批中歐互認互保地理標志清單。

“紅茶之鄉”是英德最響的標簽,但英德遠不止于此。它是粵北重鎮,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還是能與桂林媲美的人杰地靈之地,歷代便有“嶺南小桂林”之美稱。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被稱爲“嶺南小桂林”的英德風貌/圖蟲創意

如今在“十四五”規劃裏還被納入廣州都市圈,清遠英德也正式走入廣深“1小時經濟圈”。這座古老又洋氣的粵北小城,早該被看見了。

01 英德的茶,都香到國外去了

大家都聽聞潮汕人愛喝茶,或許忽略了粵北地區還藏著英德這座古老茶鄉。

在廣東茶界,能和潮汕的鳳凰單樅平分秋色的,恐怕就是清遠的英德紅茶了。它們一頭扛起烏龍茶界大旗,一面獨當紅茶界大佬。

確實,在所有廣東名茶裏,英德紅茶無疑是香飄得最遠的一個。早在上世紀60年代,英德紅茶便蜚聲國內外。1963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宴會上以英德紅茶招待貴賓,自那以後,英德紅茶便飲譽世界。

當時以其茶香鮮醇濃郁、花香明顯,色澤潤紅明亮爲名,尤其在加上奶後,茶湯棕紅瑰麗,醇香中還不顯厚重,因而深受外國人喜愛,很多人還拿它與斯裏蘭卡紅茶媲美。據1996年《東方日報》稱,英德紅茶已經被英國定爲王室用茶。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紅茶早已香飄海外

也就是說,如今英德紅茶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志保護清單其實一點也不意外,它早就自帶“出海”基因了。

如此洋氣的英德紅茶,却是一種古老的茶。英德産茶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朝。早在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八之出》裏就有記載:“嶺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當時的英德隸屬韶州,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

但英德人喝茶的歷史可能還早于唐代,據《嶺南古邑——英德》一書的記載,漢武帝平定南越國之後便在英德境內設有資陽、洽框兩個新縣,幷將中原飲茶的習俗傳播到這裏。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喝茶産茶的歷史悠久/視頻截圖

因而英德人喝茶不同于潮汕的細膩古老,而是在嶺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下交融出一種獨有的茶文化。唐代文人墨客飲茶的雅玩自然少不了,英德南山就建有“煮茗台”,南宋英州知縣汪任曾以“煮美茗”題詩:“石梯幹級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暫停。游汲靈泉煮佳茗,渴心滋潤困魔醒。”

到了明代,英德土質茶已經成爲朝廷貢品,在清朝,英德茶葉生産普及民間且19世紀前中葉就在國際貿易中興盛一時。

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廣東將“雲南大葉種”引種至英德,才有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紅茶産區,英紅作爲後起之秀一炮而紅,與雲南滇紅、安徽祁紅幷稱中國三大紅茶。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紅是中國紅茶的後起之秀/視頻截圖

在英德紅茶的鼎盛時期,英德每年生産4000餘噸紅茶遠銷西歐、北美、大洋洲以及中東等地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要是你想來一趟紅茶之旅,英德確實是不錯的選擇。這裏有入選“中國十大茶園景觀”之一的積慶裏紅茶穀,是集茶葉種植、生産加工、貿易銷售、茶園觀光、采茶制茶體驗、茗茶展覽于一體的生態旅游聖地。

3000多畝英紅九號等品種茶樹的種植園蔚爲大觀,群山環繞、滿目青翠,漫山的茶樹猶如綠色的海洋。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市積慶裏茶園/視覺中國

位于市區北郊10多公里的英紅鎮茶葉世界,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茶樹良種基因庫。

賞英德茶園是一大美事:青山綠水相依、雲霧繚繞,遠處眺望,林海與茶浪相接一色,儼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外的一隅茶香綠洲,鑲嵌于宛如桂林的喀斯特山水之中。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九龍鎮茶園,茶園背後是喀斯特山林/視覺中國

如今在英德,你會感覺到這座粵北小城儼然茶的世界,處處散發著茶香。這裏有以“茶”命名的小鎮“英紅鎮”,也有以“茶”命名的道路“茶園路”。

漫步街頭,你會發現琳琅滿目的茶莊、茶店、各種包裝的茶類已經成爲當地的一道風景綫。不到20萬人口的市區,專營和兼營茶店的有將近300間。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一到英德,就能感受濃濃的茶鄉氣息/視頻截圖

別小看那一片片小小的茶葉,它牽動著英德人的財富命脉。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經營分散,本地茶農幷沒能從種茶中得到太多惠利。

近年來隨著紅茶市場走紅,許多創業團隊到訪英德,帶來了現代農業生産技術,英德紅茶産業從傳統加工中破局轉型成智能化生産,再加上政府的合理規劃、科研力量以及金融資源的支持,這裏的茶農更能因茶致富,也讓很多農村因茶煥發生機。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很多茶農因爲紅茶脫貧/圖蟲創意

如今“一帶一路”的倡議,讓英德紅茶再一次搭上走出國門的專列。作爲英德農業的支柱産業,紅茶不僅飄向海外,更帶動了英德人走上穩步增收的道路。

截至2020年年底,英德全市茶園種植規模達到16.2萬畝,幹茶産量1.21萬噸,茶業産值43.2億元,綜合産值達50.54億元。

目前全市涉茶企業有588家,茶産業從業人員達到了15萬人,且有7700多戶脫貧戶、2.5萬多人直接受益于茶産業發展。

英德“中國紅茶之鄉”的美譽,還開闢出了獨一無二的茶鄉之旅路綫。

積慶裏紅茶穀之旅入選全國精品旅游綫路之一,今年新建成的大型“懸空茶壺”也成了網紅景點,還帶動了茶葉銷量的增長。據當地農業部門統計,2019年英德全市各大茶園景點接待游客達105萬人次之多。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紅茶之旅也帶動了當地鄉村的振興/圖蟲創意

02 英德,豈止嶺南小桂林

撥開茶鄉面紗,其實英德這座城的知名度幷不低。早有“嶺南小桂林”之稱的英德,憑著壯闊連綿的喀斯特峰林和小橋流水村落,是廣東爲數不多能與桂林灕江山水媲美的旅游勝地。

外界對英德有句評價——“山環水潤,大美英德”,這句話真不算誇張,好茶的生長必然離不開山清水秀的滋養。英德生態資源豐富,以喀斯特地貌爲典型,還有江河、峰林、峽谷、瀑布、溫泉、溶洞、稀有生物等。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黃花鎮風光/視覺中國

從總體上看,英德地貌很有意思,就是一座周圍山地環繞向南傾斜的盆地。

英德多山,山不在高,在于錯落有致;英德富水,境內水網密集,北江、滃江、連江三江匯流,且湖泊衆多,各具韵味。

英德的山間藏有飛瀑、峽谷、奇石、森林,森林覆蓋率達68.6%,且擁有廣東省連片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石門台裏,還有廣東省內最長最深的峽谷群,兩條100多米的瀑布飛流而下,奇峰林立,穀坡陡峭,景色變幻莫測。

看看英德地貌,你似乎沒法想像大自然鬼斧神雕之力的上限——這裏有“嶺南第一天坑”,由一個獨具特色的天然溶洞、一條清澈的黃花溪和一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組成,景如其名,不愧是洞天仙境。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嶺南第一天坑”——洞天仙境/視覺中國

這裏有亞洲之最的倒影溶洞、“嶺南第一洞天”——寶晶宮溶洞,這是一個經歷了兩億多年地殼變化而成的大溶洞,三面環山、平靜如鏡的寶晶湖倒映著山色。

還有“亞洲第一地下暗河”“華南”第一美洞——仙橋地下河,景區地址形成于2.5億年前,全長3萬米,地下河水穿流仙橋,極其幽深迷人。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寶晶宮溶洞/維基百科

來英德賞自然風光,英西峰林自然是不能錯過的一條天然路綫,這條長廊位于市區西南60多公里的九龍、黃花兩鎮之間,也是省內游程最長、景點最多的峰林走廊。

這條長廊將英德自然風貌的奇特,與村落的古樸相結合的氣質展露無遺。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西峰林

自駕游愛好者,不妨驅車隨意一路尋覓風景,你會發現這裏一步皆一景,步步如丹青長畫卷:九龍鎮西南邊的悠竹園村有千軍峰林,紅石珠村有榮强小桂林;黃花鎮有被譽爲“小布達拉宮”的彭家祠、被稱爲“小趙州橋”的永豐古橋,鎮北有觀音谷、聚落祖廟……

再加上霧景、竹林、農舍星羅棋布點綴其間,素有“飛借桂林山,灕江換明徑,游廊迎奇景,簪峰鎮九龍”的美稱,你會驚嘆其不愧是被譽爲“南天第一峰林風光”之地。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自然和古樸結合的天然走廊/視覺中國

03 英德人,好茶更好客

很多人乍一聽英德的名字,還以爲是哪來的洋名。實際上這名字背後藏著美好的寓意:“英”源于叫做“英石”的名貴石頭,英德以東25公里就有一座英山,英山出産英石,于是得名“英州”。

而“英德”之名得于宋寧宗,將封地英州賜一“德”字,升英州爲英德府,兩個字合意爲盛産美玉且恩德盛行之地。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航拍英德城市風貌/圖蟲創意

追溯其歷史,英德的確是嶺南古邑,距今已有800多年建制歷史,英石文化也源遠流長,早在宋代時期就已經名聞天下被當成皇家貢品,“英州那得許多石,誤入天公假山國”描寫的就是英石。

歷來英德就處在南北交通的要衝。北江常年可通航,上通韶關,下達廣州,不單交匯著中原文化與嶺南百越文化,還對接著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位于北江中下游的英德,是湘、鄂、贛、皖、川等內陸省份經廣州輸出海外的必經之地之一。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荷蘭人約翰·紐霍夫在1665年所畫的英德風景圖/維基百科

英德歷來是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楚文化、瑤文化的交融地帶。這裏一大半都是客家人,使用客家話人口約59萬人,占到全市戶籍人口的64%,主要分布在英德東部。

如果你仔細走走英德的鄉村,會發現不少“四點金”客家四方圍屋。橫石水鎮的江山古村有“圍樓之村”的美譽,曾經CCTV紀錄片《大遷徙》也來到當地的“九牧樓”拍攝取景。

圍樓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形式,英德現存46座特大的四點金圍樓。舊垣殘瓦當中掩蓋不住門廊精美的雕刻印迹,古樸斑駁裏又透出素雅靜謐之氣。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明徑彭家古堡也是客家民俗村落/維基百科

最早從中原南遷而來的客家先輩,依山而居。在英德山區這種惡劣的生態環境之下,不僅難以發展種植業、林業,由于水資源通過石灰岩發育的落水洞、裂隙都下滲到地下,地表水極其缺乏,許多地區甚至連人畜飲水都非常艱難。

南宋詩人楊萬里曾經乘船經過英州真陽峽,寫下的詩句便是强而有力的印證——“未必陽山天下窮,英州窮到骨中空。郡官見怨無供給,支與真陽數石峰。”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如此險惡的自然條件下要耕出生活來實屬不易/圖蟲創意

正因爲這群客家人憑藉著頑强的“耕山”意志,才有了如今的“英德茶鄉”美名。英德人的飲茶風尚糅合了潮汕工夫茶細膩的茶藝與珠江三角洲豪爽的茶風。

當地俗話說:“來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他們秉承著客家人好客之風,無論在哪,“客來敬茶”不分親疏,且當成尋常且崇高的禮儀對待,探親訪友也喜歡以茶饋贈。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人喊你:飲茶先了喂

但更具本土客家特色的茶俗,是以茶入饌——擂茶粥。

他們將鮮茶葉、炒花生、生薑擂爛,再加入沸騰的白粥調製成擂茶粥,也可以視個人口味喜好,加入芝麻、薄荷、陳皮等佐料,雖然賣相不佳,但味道清香可口,醇香回甘。坊間傳英德人幾乎到了“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粥(擂茶粥)”的境地。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擂茶佐料很豐富

尤其在農村,到了招待賓朋、婚嫁喜慶之日,擂茶粥是必不可少的禮待,俗稱“半餐”。

關于擂茶粥的來歷有一些有意思的傳說,幾個版本大體的意思,都是說當地客家人用不同作用的茶葉與佐料,擂成糊狀給受傷的士兵治療。

這也深深影響了當地的很多村民,過去農村缺醫少藥,當地人治小病就靠“擂茶粥”,如今也依舊將它視爲有清熱解暑、提神生津、延年益壽等保健功效。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擂茶的顔色看起來就很治愈

據說擂茶粥起源于中原,流傳于粵、湘、贛、閩和臺灣的客家人中。早年客家人入鄉隨俗,將北方飲茶的習俗帶到當地的同時,又把當地的茶俗融合,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食俗,如今擂茶粥製作技藝與英德紅茶都入選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名錄。

英德的客家美食確實不少,上得廳堂的有原汁原味的北江河鮮、香滑而不肥膩的東鄉蒸肉,本土風味代表有英德山坑魚和九龍豆腐,但要說真能代表英德鄉土味的,也就擂茶粥了。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擂茶粥的味道,藏著太濃的鄉土味/圖蟲創意

不少遠在新疆、西藏、黑龍江、海南等地的人也有吃擂茶粥的習慣,大多也是英德人外出工作,將千里迢迢的家鄉味帶了過去。

老藝術家認識一個遠在上海的英德人,她曾跟我分享過關于擂茶粥的故事。她說擂茶粥就像是外婆的味道,年輕時候吃膩了擂茶粥,或許是淡淡的茶香幷不足以吸引,更何况外面的花花世界更誘人。

這座被低估的粵北小城,連英國女王都喝它的茶-字遊文化
△英德人心中都有一碗擂茶粥

直到離家已久,才發現擂茶粥會勾起太多家鄉的回憶。會想起外婆拿著擂茶棍在擂茶盆擂著茶的動作,一碗擂茶入肚,口裏那種茶的醇香,以及粥的順滑,似乎能讓胃和心都溫暖起來,簡直妙不可言。

或許,這也是英德人戒不掉茶的原因。月是故鄉明,茶是故鄉濃,這些味道,早已成了胎記般的存在。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江揚:以海拔的名義
上一篇
宋朝審美,領先世界一千年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