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

wordtour
4月前十方遊蹤
131 0 0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故鄉與世界(ID:homeandworld),作者心予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編者按:

西伯利亞意味著什麽?是作家筆下的浪漫之野?還是一望無際的松樹林和白樺林?亦或是人迹罕至的凍土荒原?

我們采訪了定居挪威的攝影師Giulia Mangione。她在2017年夏天買了一張最便宜的三等座票,從莫斯科出發去往西伯利亞,用相機記錄下車厢內外各種新奇的見聞。透過她的鏡頭,我們得以跟隨那條跨越八個不同時區的龐大鐵路,窺見西伯利亞的真實一隅。

若是詢問一個人“西伯利亞意味著什麽”,一定能獲得許多不同的答案。

對于多數歐洲人來說,它意味著烏拉爾山以東的不毛之地。對歷代俄國領導人來說,西伯利亞則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犯流放地,一個沒有加頂棚的冰冷監獄。如果詢問19世紀的淘金者與法外之徒,他們可能會給予你一些不一樣的回復,即使在白令海峽對岸的另一片凍土下面埋藏了更多的黃金。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一台“紅色十月”鋼琴。 在俄國革命後的十年裏,“紅色十月”工廠生産了近 20,000 架鋼琴。

但如果一個人以熱切的語氣向你提起西伯利亞鐵路,他則很有可能是一名火車旅行愛好者,且極有可能沒去過西伯利亞。

在流行文化中,西伯利亞鐵路總是被過度浪漫化的:它搭載過作家安東·契呵夫(Anton Chekhov)、搖滾巨星大衛·鮑伊(David Bowie) ,也同樣存在于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科幻想象間。望著車窗外飛逝的白樺林,想像浪漫主義與電氣時代在車輪滾滾間飛過,可能是每一位火車旅行愛好者都曾有過的幻想。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大衛·鮑伊。

2017年夏天,攝影師朱莉婭·曼喬內(Giulia Mangione)與她的友人成爲了萬千旅客中的一員。旅行前,她對于這片土地一無所知。從莫斯科出發,曼喬內買了一張最便宜的三等座票。她在擁擠的車厢中一路與人交談,收穫友誼與新奇的見聞。但是火車旅途中的一切,與真實的西伯利亞又有多遠,或許她自己也沒有答案。

01 普通人的三等車厢

一路上,曼喬內購買的都是最便宜的三等座票。

西伯利亞鐵路的三等車厢由開放式宿舍車厢組成,每個車厢內都有 54 個鋪位,顯得十分擁擠局促。

在三等車厢中,大多數乘客是俄羅斯人。他們選擇乘坐鐵路的理由很簡單 —— 因爲買不起機票。七月正是放暑假的時候,許多家住西伯利亞本地的學生搭乘鐵路回家。他們與休假的士兵,長途旅行的家庭一同構成了車厢的整體面貌。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登上三等車厢的每一位旅客都或多或少會帶一些食物。儘管列車食堂的餐食還算不錯,但對于大多數普通俄羅斯人來說,那裏的食物價格實在是過于昂貴了 —— 偶爾去喝喝啤酒還差不多。

儘管聽上去令人難以理解,但乘坐三等車厢的一個意外好處是財物安全。在西伯利亞鐵路上,一二等車厢時常出現失竊現象。然而在擁擠的三等車厢,人們的關係却被距離拉近。大家幫忙照看著彼此,令小偷無機可乘。不過在某種意義上,三等車厢可能確實也沒有太多值錢的物件。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02 在森林修鐵路

若不中途停留,那些與曼喬內一同在莫斯科登上列車的旅客,將在七天后抵達9288公里外的終點海參崴,而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是俄羅斯人。

但是在百年前,除了部分原住民,西伯利亞還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區域。在當時,如果遠在聖彼得堡的沙皇發出一道指令,等其下達到海參崴時可能已經過了半年。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伊爾庫茨克在19世紀被譽爲“西伯利亞的巴黎”。

俄羅斯遼闊的疆土極大地制約了沙俄政府的中央集權,爲了解决這一問題,西伯利亞鐵路應運而生。蒸汽火車輸送著資源與人力,幫助沙俄政府實現了西伯利亞地區的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與此同時,它將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搭乘鐵路,大量的俄羅斯移民搬遷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沙俄政府就此完成了對于西伯利亞的文化控制與滲透。

在1917年蘇維埃革命後,西伯利亞地區的城市化發展愈演愈烈。當時人們在西伯利亞發現了大量自然資源,這使得該地區成爲采礦、煉鐵等新興工業的熱點。爲了容納産業工人的涌入,蘇聯共産黨開始在西伯利亞計劃資助建設“社會主義新城” (Sotsgorods)。二戰同樣對西伯利亞的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時:當納粹德國兵臨莫斯科城下時,蘇聯被迫將工業生産向烏拉爾山以東的地區轉移。今天,俄羅斯前十大城市中的四座城市都位于西伯利亞地區。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西伯利亞地區的蘇聯新城被設計爲完全反資本主義的烏托邦:高度同質化的功能性住宅,以强調“平等”與“一致”;大面積需分享的公共空間,以强調“日常生活的最大社會化”。

城市與工廠的鋼鐵洪流爲西伯利亞建立了文明的根基,却也將許多异見者逼回了原始森林。在大清洗時期,由于害怕蘇聯政府對于基督徒的迫害,一名叫卡普·萊科夫(Karp Lykov)的男子于1936年拖妻帶女躲進了一片西伯利亞針葉林。在距離人類居住點150英里外的荒野中,他們獨自生活了40多年。這期間除了新生的嬰兒,他們沒有見過任何人,也不知道二戰的存在。直到1978年,一群迷路的蘇聯地質學家偶然間發現了他們。如今,萊科夫家族最後的成員,77歲的阿加菲亞·利科娃(Agafia Lykova),仍在林中孤獨地守著那片土地。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萊科夫家族在定居點的合影。

迷失在針葉林中的不止萊科夫家族。以距離西伯利亞鐵路綫300 公里的安加爾斯克(Angarsk)爲例,該城于1947年規劃建設。奔赴建設的壯年男女們一邊一碼一碼地從林中開鑿道路,一邊不忘進行造人運動。他們花了四年時間才穿過西伯利亞針葉林,等到1951年正式奠基後,安加爾斯克的100,000 名居民中竟然包括了35,000 名在建設時出生的嬰兒。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在西伯利亞森林中,跟隨正確的道路,你會遇見一座城市。跟隨錯誤的道路,你會遇見一群饑餓的野獸。

03 火車上的熏魚社交

“您好,想嘗一嘗我做的熏魚麽?”

一名男子的問候與熏魚的味道驚擾了睡夢中的曼喬內。男人將熏魚放在了她的鼻下,一種被當地西伯利亞人稱爲“奧馬爾”(Omur)的魚。

這樣奇怪的問候在旅途中幷不罕見。在西伯利亞鐵路上,幷不存在固定的時間。人們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每個清醒的人嘴裏或多或少都塞著一些吃食 —— 他們借食物消磨時間,也常以食物作爲與陌生人開始對話,打破沉默的方式。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曼喬內禮貌地回絕了男人提出的建議,畢竟沒有人想在早上七點吃熏魚。可是隨後男人開始喋喋不休起來,向她叙述起自己在貝加爾湖的自駕旅途與釣魚經歷。最後,在男人的再三請求下,曼喬內接受了他好心的邀請。

“嗯, 魚的味道還不賴。”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在西伯利亞鐵路上,釣魚是無法被避開的話題。夏季是西伯利亞的漁季,短暫的日光融化了安加拉河(Angara River)厚厚的冰層。這條從貝加爾湖流淌出的唯一河流,波光粼粼間閃耀著洄游的白鮭。

旅途中,一名女人拿著平板電腦在車厢間游走,自豪地展示著自己與丈夫釣上來的大魚,向人們分享收穫的喜悅。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夏季對西伯利亞漁業至關重要。等到嚴冬降臨,漁民們就得在一片苦寒中從冰面鑽孔釣魚了。

04 河流是鐵路的血脉

如今,西伯利亞鐵路運載著釣魚愛好者們奔赴河流與魚群。可曾幾何時,在鐵路與高速公路修建之前,河流才是這片土地上唯一的道路。蜿蜒縱深的水道像一個工廠的遲緩裝卸綫,在沿途的村莊撿起一座蘇聯城市的必要原料 —— 推土機、文化公園的列寧雕像、Pobeda轎車,然後逐漸拼凑出現在的西伯利亞城市。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西伯利亞地區的三大河(列拿河、鄂畢河及葉尼塞河)的終點都是北冰洋。

除此之外,河流同樣維繫早期遠東皮毛交易的生命綫。某種意義上,那些上世紀的東北軍閥和他們的太太們,可能都穿著來自西伯利亞的貂皮大衣。

河流對西伯利亞的發展是如此重要。或許正因爲此,偉大的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同志才會在被流放西伯利亞後,根據列拿河(Lena)的讀音,將自己的筆名起做列寧(Lenin)。

05 薩滿和佛教不打架

烏蘭烏德是一座特別的城市。在那裏,一切事物都是對立且交融著的:妖僧與神父同時當道,東正教堂與佛寺交相輝映,也許還要算上列寧石像與可口可樂售賣機。

從那裏出發,曼喬內驅車前往伊沃爾金斯克探訪當地薩滿。長期以來,薩滿教(Shamman)與佛教在布裏亞特地區和平共存,幷互相産生影響。與曼喬內同行的還有另一名女孩,她是當地人,居住生活在捷克。由于許多當地人即不說英語也不說俄語,曼喬內需要一位能够溝通的翻譯。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伊沃爾金斯克是一個傳統的鄉村,房屋被鋒利的木栅欄包圍著,每家每戶都養著狗。當二人敲開薩滿家的大門時,薩滿的丈夫迎接了她們。

“薩滿星期四不上班。”

男人的回復是如此斬釘截鐵,因此曼喬內不得不在村中留宿。那裏沒有旅館,最終她在伊沃爾金斯克佛寺(Ivolginsky Datsan)內找到了一間住房。房間很“接地氣”,只有一扇關不上的門和一張沒有床單的床,洗手間則是屋外花園中的一個洞。夜風往屋裏直吹,活生生演繹一首《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等風停的時候,蚊子與蒼蠅便開始在耳邊吟唱。如果往好的方面看,這一切只需要花費5歐元。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第二天,曼喬內終于見到了薩滿。她就一些私事請求薩滿爲她占卜,隨後薩滿爲她舉行了驅魔儀式。在祈求的儀式中,人們通常會爲神靈獻上硬幣、麥片或是糖果。但曼喬內遇到的這位薩滿不走尋常路,她在地上傾倒了一瓶伏特加,以示對神明的敬意。最後,薩滿燒了一些草本植物,整個儀式就算完成了。

06 冰原之下的猛獁象

薩滿一詞源于通古斯語,意爲“智者”。在薩滿教的世界觀中,宇宙被分爲三個世界:天界、地界和冥界。這些世界由布裏亞特人稱爲“金柱”(Golden Pillar)的宇宙軸相連,而薩滿則作爲自然和屬靈世界之間的中介與靈魂互通。薩滿教徒相信萬物有靈,無論是動物還是一塊石頭,都是承載靈魂的宿主。而靈魂則游走在其間,被肉體供養。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薩滿教相信,如果一個人淹死在河裏,那麽周圍的魚與其他生物都將因此獲得滋養。

西伯利亞人這樣的生死觀幷非毫無根基。在西伯利亞凍土的冰層下,尸體幾乎永不腐爛。在那些由冰組成的亘古墳墓中,生與死之間只有一縷空氣之隔。而這正是曾存于世的某種稀有動物的命運。

自18世紀起,西伯利亞冰原下埋葬的猛獁象遺骸開始被探險者陸續發現。2012年,一名11歲的俄羅斯男孩在泰梅爾半島北部發現一具保存良好的猛獁象尸體。這頭在約三萬年前死亡的“世紀猛獁象”有著完好的粉紅色肌肉組織,其間甚至能够流出少量血液。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當這頭猛獁象死亡時,它的下半身浸入水中,水結冰後包裹尸體,從而使肌肉組織和血液完好地保存下來。

基因科學家們如今正致力于利用細胞技術克隆猛獁象。如果該項目成功,克隆猛獁象將被安置在一個叫做更新世樂園(Pleistocene Park)的自然保護區中。該地區被俄羅斯科學家規劃爲真實世界的“侏羅紀公園”,以重現冰河時代末期的北極草原生態系統。或許薩滿的儀式無法真正讓死者蘇醒,但現代科技却有望使冰河時期的遠古巨獸重現人間。

薩滿巫師不僅對著大地爲死者招魂,同樣向著夜空尋求星辰的眷顧。如今當他們眺望北方星座時,會找到來自西伯利亞的信號。1957年,蘇聯Sputnik 2號衛星發射升空,它搭載著一名來自西伯利亞的乘客 —— 小狗萊卡(Laika)。不過可憐的萊卡幷沒有成爲繞地飛行的觀光客,在發射後不到幾小時內它就因爲失溫中暑而死。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以萊卡爲主題的紀念郵票。

07 停站和晚點也是特色

由于旅途漫長,在西伯利亞鐵路上,列車每次到站停留都會預留充足的時間,以便昏睡的旅客們下車活動筋骨。在某一個站台,一對夫婦睡眼惺忪地從車厢裏走出。女子身著粉紅色的睡衣,迷離地望向鏡頭,看起來像是從自家臥室中走出來一樣。在一番交涉後,曼喬內最終獲得了一張古怪而又有趣的合照。

除了供人伸懶腰抽烟,站台同樣是車厢旅客的補給站。在車站,一些當地小販會擺好攤等待列車抵達。他們賣各式各樣的東西,新鮮蛋糕、藍莓松餅或是漿果,不一而足。也有女人用晾衣服的架子挑著熏魚,用香氣勾引一路饑腸轆轆的旅客。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在擁有百年歷史的鐵軌上,晚點與事故時有發生。但神經大條的俄羅斯人民總有辦法自己找樂子。一次,曼喬內搭乘的班次在荒野中拋了錨。人們不知道列車出了什麽狀况,也不清楚旅程會耽擱多久。夏天的車厢十分悶熱,大家不願意在裏面等待,于是一股腦兒地跑出車厢。七月的西伯利亞平原野花盛開,女孩們在鐵軌上嬉戲,去灌木叢中采花。一名女子和她的侄女身著花裙單脚站立在軌道上,試圖保持身體的平衡。沒有太多抱怨,在這裏人們接受了旅途的緩慢。若是實在覺得不耐煩,回到臥鋪裹上床單睡一覺,也許目的地就在眼前。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稍顯陳舊的車厢一路叮噹作響,在熏魚的氣味中,旅客們陸續抵達自己的終點。昏睡的人們東倒西歪,年輕男女在列車上交談著,也許其中一對會在伊爾庫茨克(Irkutsk)下車,成爲西伯利亞的席琳與杰西。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Trans Siberian Railway" by Giulia Mangione.

08 西伯利亞告別夏天

一路走走停停後,曼喬內在一個月後抵達了終點海參崴。她回到芬蘭,辭掉了在電視臺的工作,開始迎接新的生活。

游客們逐一離去,而西伯利亞的夏天同樣不會持續太久。霜凍將在九月如期而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針葉林將凍結成令人敬畏的靜物。一望無際的松樹林和白樺林間,散布著睡熊和饑餓的狼。湍急的河流穿過山谷,留下上萬片冰冷的沼澤。在靠近極圈的地區,人們將在整月內見不到日光。那一個游客鮮少涉足的西伯利亞,從烏拉爾向東延伸至太平洋,一片五百萬平方英里的虛無。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西伯利亞平原狼,是我們所熟悉的二哈的祖先。

在1957年的紀錄片《西伯利亞來信》的片尾,導演克裏斯·馬克(Chris Marker)用他低沉的嗓音叙述著這片土地的神秘性:

“我從遙遠的土地寫來這封信,對我來說,她的燒焦的樹木與空曠的廢墟,和她的河流與花朵一樣親切,她的名字叫西伯利亞。她處在這樣一個地方:介于中世紀與21世紀之間,介于大地與月亮之間,介于羞耻與幸福之間。在這之外,她直驅向前。”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這條鐵路輸送著什麽?-字遊文化

在雅庫茨克(Yakutsk),冬季的平均氣溫在零下40攝氏度。

是的,這條跨越八個不同時區的龐大鐵路自 1903 年首次開通以來一直滾滾向前,它在莫斯科與海參崴之間廣袤的西伯利亞平原上行駛,也在旅客的想像與現實之間不斷迂回。火車爲人們提供了西伯利亞的一隅 —— 透過它,游人的目光能够與歷史和現實短暫相交,留下驚鴻一瞥。或許在這片連西伯利亞虎都無法征服的凍土上,無論是定居者還是游客,都注定只能偏安一隅,無法洞悉其全部的秘密。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笑完之後,記得好好保護它們
上一篇
南美奇葩水果大匯總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