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出家是男人的必修課
發佈於2021-07-0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轉載自環行星球

如果說世界上有讓時間變慢的方式,那麽來琅勃拉邦住上一段日子,肯定算一個。
琅勃拉邦是老撾湄公河岸邊的一個小城,也是老撾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在琅勃拉邦,佛教寺廟隨處可見,同時又處處留下了法國殖民地時期的痕迹。那些殖民風的老房子與古老的寺廟交相輝映,讓這座古樸的小城有了一種混搭的魅力。

很多人知道琅勃拉邦,是從一部唯美的電影開始的——《早安,琅勃拉邦》。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一個在澳大利亞長大,但是有老撾血統的攝影師,因工作來到了琅勃拉邦,機緣巧合之下,遇上了當地的美女導游,兩人在幾天的游歷中,擦出了愛的火花,在經歷了一番誤會之後,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故事情節平淡無奇,但是那種簡單而又清新的愛情,却讓人怦然心動。女主角清純美麗,片中的自然風光更是優美迷人,整個影片就像山間小溪一樣,緩緩流過人們的心底,唯美,平和,緩慢,而這,不正是琅勃拉邦的調調嘛。
01 乘慢船到琅勃拉邦
來琅勃拉邦的方式有很多種,最浪漫的一種,莫過于從泰國乘坐慢船而來。
如果你剛好是在泰國,又剛好有時間,就可以選擇搭乘慢船到琅勃拉邦。
從泰老邊境的小城清孔,入境老撾之後,在小鎮會曬的碼頭坐上慢船,一路順湄公河而下,直到琅勃拉邦,中途船會靠岸,在小鎮北賓住宿一晚。

湄公河十分寬闊,搭乘的客船行駛在河的中間,沿途可以欣賞兩岸的風光,河岸上是茂盛的熱帶植物,時而會有一些寺廟和村莊掠過。有時候會看到河裏打魚的漁船,而且總會有一群孩子在旁邊玩耍,看到我們的客船駛過,他們會興奮地揮手,也許在他們眼中,船上的我們就是一道風景。
乘坐慢船到達琅勃拉邦,需要在路上花費兩天的時間,也許有人會覺得辛苦,但是很多背包客都會選擇這種交通方式,他們覺得這是一種很特別也很浪漫的旅程。
02 清晨的街頭布施
琅勃拉邦的每個清晨,都是從街頭的布施開始的,千百年來,一直如此。
琅勃拉邦有很多寺廟,但是它們沒有鼎盛的香火,這裏的每座寺廟都很潔淨安寧。老撾人信仰的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規定,寺廟裏不許生火做飯,僧人要由信衆供養。因此,他們每天要在清晨化緣,得到一天的食物,于是,清晨布施就成爲了這裏古老的傳統。
布施是從淩晨五點左右開始的,天剛濛濛亮,布施者就帶著裝滿了糯米飯、蔬菜、水果、麵包等食物的飯籃,在路邊上安靜地等著。

不久,身著橙色僧衣的僧人就遠遠地出現了,他們赤著脚,排成一長隊,神色平靜地走來。當他們經過布施者身邊的時候,布施者打開食物籃,把帶來的食物一一拿出來,放到僧人的鉢裏。爲了表示尊敬,布施者的頭部不能高于僧人的鉢,也不能與他們四目相對,必須恭敬地把食物遞過去,僧人坦然接受他們的贈予,再慢慢離開,直到最後一個僧人離去,布施才算結束。
整個布施過程很簡單,時間也不長,僧人們返回寺廟的時候,如果在路上遇到乞討的孩子,又會把食物分給他們,依然沒有過多言語。這項延續了千年的活動,成爲琅勃拉邦一天中最美好的開始。
03 出家是男人的必修課
僧人在老撾很受尊重,小乘佛教規定,男人一生必須要出家一次,出家的年齡不限,時間長短也不限,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
很多家裏貧窮的孩子,四、五歲就會被送到寺院裏,成爲novice,因爲在寺院裏不僅供給衣食,還能學習佛法、英語等知識。如果到了二十歲還沒有離開,就直接升爲monk,也就是正式的僧人。不過很多人那時候都會還俗,用學到的知識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
對于一個老撾男孩來說,進寺廟當novice就像去學校,是一個受教育和成長的過程,如果沒有當過和尚,那就是人生的一件憾事。

老撾人認爲,寺廟是可以解决一切問題的地方,比如家庭矛盾、挨餓、受欺負等等。你可能認爲,這些事情和糾紛,不是應該去找警察叔叔來解决嗎?但老撾人會去寺廟找僧人解决。
因此,在琅勃拉邦的街頭,你是很難看到警察叔叔的,隨處可見的,是身穿橙色僧衣的僧人,他們默默地在街上走著,神色平和,或是站在大榕樹下休息,或者在某個馬路環島邊,那橙色的僧衣如同一道亮麗的風景,讓這個古樸的小城多了幾分生機。
04 沒有紅綠燈的城市
在琅勃拉邦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Sabaidi”,意思是“你好”,老撾人在相互見面時,總是會面帶微笑問候一聲“Sabaidi”。老撾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這裏的人們却非常平和。

剛來琅勃拉邦的時候,曾在一家中國人開的餃子館吃飯,顧客寥寥無幾,老闆也很悠閑,說來這裏的中國人很少,我是他那天看到的第三個中國人,因爲沒啥拿得出手的著名景點,所以琅勃拉邦吸引不了中國人。
但是其緩慢慵懶的生活方式,却讓西方人爲之陶醉,每年都有不少西方人來這裏度假,一住就是好幾個月,總是賴著不肯走。
當然,這裏的夜市上密密麻麻的各式大排檔,各種各樣的水果奶昔,價格都很實惠,爲年輕的旅行者很方便地解决了吃飯問題,又滿足了口腹之欲,再加上許多舒適的家庭旅館,也爲他們長期賴著不走提供了便利條件。

當聽老闆說這裏是琅勃拉邦省的首府,也是老撾第二大城市時,我楞住了,環顧四周,沒有高樓大厦,沒有人聲鼎沸,沒有汽車轟鳴,甚至都沒有紅綠燈,沒有公交車,就像個偏遠郊區,哪裏有半點“大城市”的樣子?
我問老闆,這裏一定離市中心很遠吧?
老闆笑了,說這就是市中心了,整個琅勃拉邦其實也就這麽幾條街道。

村上春樹在他的隨筆集《假如真有時光機》中,曾經這樣描述琅勃拉邦:“在琅勃拉邦小城……不管去哪裏,幾乎都能徒步走過去,如果走累了,隨便找個帶篷的三輪出租車坐上去就行……在這裏,最爲重要的——如果允許我直抒己見的話——是花時間慢慢游覽。”
05 時光變慢了
在琅勃拉邦住上一段日子,不知不覺間,生活的節奏就慢下來了。
這裏的人都慢悠悠地生活著,你永遠看不到匆忙趕路的身影,更聽不到人們大聲爭吵,甚至連動物都很安靜,春上春樹是這樣描寫它們的:“街上到處都有許多狗和猫,悠哉游哉自由自在,大概也沒什麽精神壓力。狗兒們面容柔和,幾乎一聲也不叫,那模樣看上去甚至讓人覺得是在微笑。”

有人說,琅勃拉邦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它民風古樸,宛如一個世外桃源。在這裏,你可以抱著一本書,慵懶地在湄公河邊坐一個下午,喝杯咖啡,看看湄公河的日落,一天的時光變得無限悠長。
沒錯,如果你在這裏生活一段時間,就感覺自己已經被整個世界遺忘了。
所以,來琅勃拉邦,千萬不要住太久,否則,當你再次回到車水馬龍、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就會變得手足失措、不合時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