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潛水的地方,這裏的水很深...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行星球,文/王富貴

封面圖:Shutterstock
提到科隆,大家第一反應估計是德國科隆大教堂,接著就是科隆狂歡節,今天帶大家見識一下,另一個科隆——菲律賓科隆灣(Coron Bay),這裏有與世無爭的島嶼、婆羅洲一般的熱帶叢林、帕勞式的美麗島礁和馬爾代夫般的剔透海洋。



這裏是《諜影重重4》中杰瑞米•雷納飾演的特工Aaron和其伴侶逃脫馬尼拉大殺陣後,被漁民所救後奔向的美麗天堂。
這裏的海洋平靜舒緩,周圍被喀斯特地貌群山環繞,堪稱海上桂林;這裏也是“世界著名大型沉船群”,和南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的“楚克沉船”齊名!
除此之外,科隆灣以北還有僅次于澳洲大堡礁的阿波島(APO-REEF),科隆北還生活著三十多頭野生儒艮(Dugong,海牛的一種,俗稱美人魚),這種溫順的大型動物已在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19年6月,我和好友一行6人從菲律賓宿霧出發來到菲律賓巴拉望省的科隆灣,在這裏進行爲期十一天的旅行。相對于如雷貫耳的長灘島,這一區域絕對是冷門中的冷門。
科隆灣被卡拉棉群島所包圍,群島主要由布桑加島、庫利昂島和科隆島三個大島組成,科隆鎮(Coron town)是布桑加島嶼首府。平時所說的科隆港潜水,一般就是指在科隆鎮。科隆的潜點類型非常豐富,涵蓋“船礁湖洞”四大要素,難度包括從最簡單的珊瑚礁到難度非常高的大深度沉船穿越,適合各個階段的潜水員到訪。

航班飛抵布桑加機場,從機場到達科隆鎮上需要30分鐘,在30分鐘的車程中,可以感到空氣中彌漫著悠閑的海風,隨著景色變換,出租司機一路和我嗨聊,當地政府近年來加大基礎建設投入,才有了如今的柏油路,而布桑加機場也是接受韓國政府的援助建設成的 。
科隆小鎮就在一個沿海的小港灣旁,小鎮的建設可以追溯到16世紀西班牙人航海探索,不過雖然小鎮密布著許多費盡心思設計的旅館和飯店,却依舊有小漁村的感覺,當然街上最多的還是潜水店以及裝備店。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科隆港著名的大型沉船群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當麥克阿瑟將軍開始反攻菲律賓時,在著名的菲律賓海戰和萊特灣戰役之間,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部計劃襲擊停靠在科隆港附近的24艘日本補給艦。
1944年9月24日上午,大批戰鬥機和轟炸機奔襲340英里,最終使日軍在Coron的補給艦隊沉入大海。被稱作“公牛”的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威廉·F·哈爾西和第38特遣隊司令官馬克·米切爾海軍上將策劃了這次成功的空襲。
目前已經發現的有十三艘沉船,其中有十艘作爲潜點已經比較成熟,加上另一條誤入的中國船隻,這十一條船成就了如今科隆的世界著名沉船潜點,而如今,潜水員可以探索歷史幷親眼目睹戰爭的殘酷。

我們在6天的潜水行程安排中要潜10艘沉船,它們分別是:
East Tangat Gunboat(東湯加沉船), EKKAI Maru(極山丸),Olympia Maru (奧林匹亞丸),Kogyo Maru(工業丸),usong Gunboat(呂宋炮船),Irako (伊良湖號), Akitshshimav(秋津丸), Kyokuzan Maru (旭山丸),Okikawa Maru (興川丸),Nanshin Maru(南進沉船),以及cathedral cave(教堂洞)和dugong point(美人魚)。

科隆的沉船非常特殊,除了Akitsushima是戰鬥用途的水上飛機戰艦,其他絕大部分都是日軍補給艦艇,油輪okikawa,食物補給艦Irako,貨輪Kyokuzan、Morazán、Kogyo。
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內部空間很大,所以對于初次接觸沉船的潜水愛好者,科隆是一個絕佳的潜水地。

其中三個沉船潜點給我印象深刻,Okikawa Maru(奧林匹亞丸)對于我來說也許是科隆最有趣的沉船,內部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使得整個探索過程更爲迷人,潜水員可以從船外一直穿過螺旋槳軸一直到機艙。潜水員還可以探索船上的監獄,幷檢查監獄牢房的生銹栅欄,想像一下戰爭期間這些船上的生活樣貌。

而Akitshshimav(秋津丸)作爲當年日本海軍的水上飛機航母,你甚至可以看到當年的炮彈和高射炮,同時其內部通透明亮,在殘骸底部抬頭看,視綫能穿透水平方向的三面墻壁直到頂部,清晰顯現出船艙的寬敞空間和建築結構。該船亮點之一在于“教堂之光”


難度係數最大的Irako(伊良湖號)也讓我流連忘返,我們使用高氧進行這次沉船潜水,Irako(伊良湖號)以體量大、船體壯觀、能見度高而出名,同時也是科隆境內所有沉船中深度最深、環境最黑暗、危險係數最高的沉船。尾部在45米水深。船體保存非常完好,因爲能見度高,能切身體會沉船潜水的魅力。對這條船的穿越已經遠超休閑潜水的範疇,不建議新手嘗試。

此外,我們也去了科隆另外兩個著名潜水點cathedral cave(教堂洞)和dugong point(美人魚)。
Cathedral cave(教堂洞)需要從靠近山邊的海底山洞進入,再經過一個7-8米的隧道,升入山中的鐘乳石洞裏,真是現實版的《桃花源記》“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石洞頂部有空氣,而且開口有光綫,自然光穿過海水,形成一道“耶穌光”,就好像天堂的聖光,這畫面足以讓人激動萬分。


美人魚的潜水點相比沉船潜水來說是非常輕鬆的。儒艮(學名:Dugong dugon),是一種海洋草食性哺乳動物,因爲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認作“美人魚”。儒艮平時都在海床上刨土吃東西,跟大型挖掘機一樣,揚沙怪,近視眼,也不怎麽怕人,因爲一直在聚精會神的吃……
當然,雖然船長會幫忙找好儒艮的出沒區域,但是下水後找儒艮的時候要一直游,還是蠻累的,我們下水2次,只有1次看到他們,運氣好能看到一家子,我們就看到了一隻。


同行的朋友表示,儒艮的身材+小眼睛像極了星爺《美人魚》裏面的美人魚“如花”,屬我們單獨定義爲“猥瑣萌”。
很多民科愛好者,經常把儒艮和海牛混爲一談。雖然讓人臉盲,其實分別儒艮和海牛非常簡單,就是尾巴。儒艮長著和海豚一樣分叉的尾巴,如同美人魚一樣,而海牛是扇形尾巴。關注環行星球,每天一個無用的知識點。


圖一爲儒艮,圖二爲海牛,注意他們的尾巴,圖二:Shutterstock
距科隆港15分鐘船程的科隆島(coron island)同樣擁有壯觀的神秘天際綫,我個人認爲不亞于電影《金剛》的取景地,航拍飛過,即可鳥瞰島內情景。
如同城堡一樣的喀斯特地貌群葱葱郁鬱,瀉湖星羅棋布,其中最出名的卡延甘湖(kayanggan lake)、海浪湖(barracuda lake)、雙子瀉湖(twin lagoongs)都是島上的重要景點。


這幾處美景只要參加鎮上旅行社的island hoping即可成團,非常休閑,適合潜水行程結束後的放鬆項目,特別是海狼湖(Barracuda Lake),傳說湖裏有一隻孤獨的海狼魚。
湖面的溫度適宜,常年在28°左右,往下6米會感受到水溫的些微變化,到了12米你可以清楚地看見水溫層,越過水溫層水溫會很快達到32°。



圖1、2:Shutterstock
不僅有著有趣的水溫變化,水下周圍的山岩峭壁絕對可以分分鐘出大片,而被自由潜愛好者稱爲“惡魔之眼”的拍攝點也在其中,近些年深受諸多自由潜愛好者的喜愛。

科隆島厲來被看作土著塔巴努阿族人的祖傳領土,他們主要靠捕魚和燕窩采集爲生,考慮到旅游業所帶來的影響,目前科隆島其實只開放了小部分區域。
除了各大潜水點外,我們還造訪了群島北部的卡拉依特島(calaui island)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裏被稱爲“亞洲的非洲野生動物園”,還有著名的菲律賓食人鰐魚。這要拜菲律賓著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所賜,他在1975年爲了幫助保護非洲野生動物建立了這裏。當然另一種聲音也提到,這是馬科斯兒子的私人狩獵莊園。

這裏擁有寬闊的草原、原始森林和紅樹林沼澤區,在肯尼亞野生動物園常見的大型動物在這裏都能看到,比如長勁鹿,斑馬,黑斑羚等,他們都采取栖息地散養的方式生活在這裏,我們花了1天時間對這裏進行游覽,同行的歐美游客還會選擇旅游公司的帳篷服務,同樣很值得推薦。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在科隆島沒有狂歡,更重要的是,沉船潜、耶穌光、儒艮、星羅棋布的瀉湖、卡拉依特島上的非洲動物們,不會讓你寂寞。

最後分享幾個潜水小貼士
① 科隆沉船潜水適合aow級別以上的人進行,大部分建議使用高氧氣體(Nitrox)和側挂進行,同時大部分沉船體積龐大、結構複雜如迷宮,同時能見度低,全靠水下手電筒指引綫路,潜水前需要認真和潜導做好潜水計劃,沒有學習過沉船潜水的請勿進入船內,新手勿盲目冒進。隨著潜水員基數不斷增加,部分潜水員水平參差不齊,目前科隆沉船潜水已經出現多起中國潜水員發生的潜水事故。
② 一天單次潜水後12小時內不能坐飛機,一天超過兩次潜水後18小時內不能坐飛機,保守時間24小時。要去潜水的同學,訂返程機票時至少要預留一天的休息時間。
③ 這裏的酒店很多,如果預算充足也可以體驗下一島一酒店,當然鎮上的普通小酒店也足够方便。
④ 宿務航空,菲律賓航空,菲鷹航空,這幾個航空公司都可以從馬尼拉到布桑加,都是兩邊兩排的小飛機,菲律賓航空和菲鷹航空是共倉的。值得注意的是,航空公司淡季經常會取消航班。
正文照片除標注外:均來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