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標配泡澡,你泡的哪種?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故鄉與世界,作者:張依玫

泡澡是當代人生活的儀式感。
人們發明出搓澡、泡湯、桑拿、SPA等各種各樣的方式,目的都是將泡澡這件事與普通的清潔身體區別開來。當我們需要騰出特定的時間,約著特定的人,去一個特定的地方泡澡時,泡的就不僅僅是澡了。
我國有著豐富的泡澡歷史與文化,南北差异也隨時間而演變。地處歐亞板塊東南,東部與太平洋板塊相連,西南與印度板塊相接,地殼運動意味著豐富的地熱能源。由此,我國已發現的溫泉高達2000餘處,呈現出藏滇、滇川、東南沿海,臺灣等幾個溫泉密集帶。
而先民很早便有利用溫泉療養的傳統,西安有秦始皇的“驪山湯”,鞍山有始于唐代而後歷經風霜的湯崗子溫泉——這些都是觸摸得到的歷史痕迹。那麽,當代全國“最愛泡澡”的人在哪裏?
01 東北澡堂,平民的精神殿堂
應該沒有人會質疑東北在當今洗浴界的地位。
澡堂已經儼然成爲東北文藝復興的重要符號,承擔起了非凡的文化輸出任務。隨手一搜,“南方人第一次體驗東北澡堂大開眼界”“外國人體驗東北洗浴文化真呼過癮”之類的內容層出不窮。
今天的東北澡堂已經仿佛一個無所不包的宇宙,沖澡、泡澡、搓澡、汗蒸這一套已經不能滿足東北人民的休閑需求。看到自助餐、書吧、影視放映廳也不用大驚小怪。清潔肉體之後再滌蕩靈魂是新時代洗浴的目標。


“富麗堂皇”的瀋陽永利匯,被稱爲“五星級”澡堂。©小紅書:浴帝哥哥
細究今天的東北洗浴文化,其實頗有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的意味。這點從名稱上就能得到很好的體現。東北的洗浴場所起名大致分四類。
第一類是自帶帝王氣派的,類似“禦隆池”“帝王聖水池”,或者直接用典叫“華清池”等等。這一類可以說是在致敬中國悠久的溫泉洗浴傳統。
中國古代帝王都喜歡泡溫泉,最著名的驪山溫泉,是秦、漢、唐歷代帝王泡澡的地方。看到“XX池”,即便不能想到“高高驪山上有宮, 朱樓紫殿三四重”,“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詩句,也能哼出“一人飲酒醉”的土味帝王情懷。


融入了窑洞元素的長春8號公館。小紅書@野生小餅乾
第二類是叫XX澡堂,XX浴池。
這一類數量不多,名稱通常樸實、接地氣,比如“大衆澡堂”“利民浴池”等等,傳承的是建國後國營大廠公共澡堂的脉絡。
東北今天洗浴文化的繁榮,除了嚴寒的天氣,也離不單位制度長期以來塑造的生活方式。當時以普通工人的生活條件,家裏有熱水器的不多,大部分人還是會在周末拿著洗澡盆結伴去公共澡堂洗澡。許多大廠職工,即使退休後還保留著回廠子的公共澡堂洗澡的習慣。
九十年代下崗潮之後,這類依附于單位制度的公共澡堂漸漸消失,今天仍然把懷舊的“澡堂”二字寫在招牌上的商家也屈指可數了。

如今這類親民的大衆浴池已不多見。©大衆點評
第三類是帶著日韓地名的。
比如“濟州島”“釜山”“清瓦台”“大江戶”“鹿兒島”等等。韓國的洗浴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的親近,隨著韓劇的流行,很早就被東北澡堂所吸收。
近年來日本文化勢頭漸盛,洗浴中心也不甘落後,紛紛推出日式湯泉,幷且大多數在裝修上十分用心,努力打造异域風情,營造一種不出東北,看盡東亞的體驗。

瀋陽的一家“網紅”溫泉中心雅致·永樂匯,內設有日式建築裝置與枯山水。©小紅書:五花肉小可愛
最後一類,也是最常見的,就是“XX洗浴中心”“XX洗浴會所”“XX洗浴會館”這一類名稱。
這是公共澡堂退出人們生活後,當代休閑娛樂文化興起的結果。細想來,“洗浴會所”這一叫法有其精妙之處。“洗澡”這件事不再是名詞的核心,而成爲了一種修飾,是串聯起各類休閑體驗的一個綫索。
進入洗浴會所裏,帶上手牌,換上統一的浴衣,好像獲得了新的身份,讓你可以短暫地擺脫金錢與地位的束縛,與他人坦誠地赤裸相見。
在搓澡師傅搓出來的一條條泥兒提醒了你肉體的污濁之後,你渾身輕快地用心品味一餐飯,觀賞一部電影,閱讀一本書。這裏不是澡堂,是現代人的精神殿堂。


02 江浙滬泡湯,療養與休閑幷重
南方愛泡澡、搓澡也是有歷史傳承的。
南方有句老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是灌湯包,“水包皮”就是泡澡搓背的絕活。蘇軾也寫過“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這都是南方泡澡、搓澡歷史悠久的力證。


今天的南方澡堂也大概分爲幾種。
一種是傳統的“搓背館”。“揚州搓背”就是近年來逐漸復興的傳統手藝。這一門手藝不僅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産,還建立了一套行業標準與技術規範。
北方搓澡有句話,“搓澡好不好,全看泥多少”。南方搓背則强調技術,對于搓澡搓下來的皮膚碎屑量幷沒有過多執念。
所謂“八輕八重八周到”,手法細膩,該重的重,該輕的輕,犄角旮旯全擦得周到。所以南方也一般不會用鋼絲球般的搓澡巾,而是用毛巾搓,也有光手推拿揉捏的,講究的順通經絡,恰到好處。

在傳統的搓背館之外,南方的洗浴中心其實跟東北沒有本質的差別,基本上也是沖、泡、搓、蒸加上一系列休閑項目,但南北風土人情的差异也在泡澡上有所體現。
江浙一帶的洗浴中心,日式泡湯特別多。比如上海的洗浴場所,很多都是日式風格,而且裝修、物件尤其考究,換上日式浴衣在日本主題場景中拍照打卡成爲了一大吸引顧客的方式,這與近年來日本文化的影響分不開,但也與上海追求精緻的都市文化一拍即合。
對于不大習慣與陌生人坦誠相見的南方人,南方的泡湯很多還會提供單獨的隔間。細想來,這或許也反映了江浙一帶較早步入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人們也因此更加注重個人的邊界感。


上海日式湯泉。上圖爲漣泉大江戶;下圖爲極樂湯。©小紅書:River野到無止境
第三類是强調休閑療養的溫泉度假地。
如果說江蘇一帶城市之中還殘存“搓背”絕活的話,再往南一些,搓澡就基本絕迹江湖了。取而代之的是按摩、水療、SPA。無論是小衆民宿還是高級酒店,打著溫泉的招牌便盡顯高級,讓追求康養之旅的當代年輕人心馳神往。
比如安吉悅榕莊將熱帶SPA引入蘇式庭院之中。地上是中國傳統的四水歸堂,地下是水療土耳其浴室。
寧海安嵐引入天然溫泉建造湯池,打造建于竹海之中溫泉的熱氣與江南山間的霧靄共同蒸騰的景色。



寧海安嵐的聽濤閣底層爲酒店溫泉極樂湯區域,一個極具特色的日式公共泡湯區。分男女湯池,且各有室內、戶外兩個區域。下圖©小紅書:民宿星探
其實,商業澡堂最初興起,就是在宋代的南方。
繁榮的經濟與城市的發展讓泡澡在南方各大城市首先從一項貴族特權變爲了平民的日常行爲。民國時期的南方澡堂也是風光一時。
上海率先引進冷熱水管道、淋浴設備和電器,讓人可以“孵混堂”,就是泡泡澡,修修脚,餓了點些小吃,困了再睡一會,消磨時間。與今天泡澡的南方人也別無二致。

日本《清俗紀聞》一書中描繪,清代澡堂會根據水溫分爲不同的湯池,還有貯衣櫃、換衣暖房,同時提供茶水和修脚的服務。這一系列設施,已經是今天的洗浴中心的雛形。
03 西南野溫泉 自然與禮俗
喜歡泡澡其實不只有南北之辯,西南衆多的溫泉也是泡澡的好地方。
西藏、雲南一帶地熱資源异常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訪沒有建成度假村、依然在山林之中的“野溫泉”。
畢竟把大好河山游遍的徐霞客到了騰沖也感嘆:“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對于現代人來說,洗浴中心再豪華,可能也比不上野溫泉帶來的身心的洗禮。
“野溫泉”的“野”,首先當然是地理位置和形態上的的“野”。溫泉大多與地殼運動形成的火山口、奇特地貌相伴相生。野溫泉藏在山林溪穀之中,非跋涉探尋不可得。
野溫泉能够讓人沐浴在天地之間,感受身體對自然能量的回應。

“野”也是與“廟堂”相對的江湖之野。溫泉南北各處都有,但自古以來大多被皇家開發、利用,修建豪華的設施,成爲了帝王專屬、官方管理的享樂空間。
而在西南,溫泉對于周邊的村落來說,是信仰和習俗的一部分。人們定期去溫泉洗澡,發展出特定的節日活動;人們也將溫泉視爲自然神明,通過泡溫泉消灾、祈福。
這種親近與敬畏也保證了村落對溫泉資源永續而有節制的利用,進而發展出一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哲學。今天去泡野溫泉,很多也還是由當地村民自行管理。便宜則三五塊,貴則幾十塊,便可以呆上一天。條件通常比較簡陋,需要自己帶好衣物、補給和帳篷。
與村民聊一聊,或許也能聽得幾個當地的關于溫泉的神話故事。



西藏當雄唐古拉山野溫泉。是溫泉,也是聖水;是泡澡,也是天浴。©小紅書:寶藏小西
最後,這種“野”是與“禮”相對的本性之“野”。
洗澡這件事從先秦開始就不僅僅是清潔的行爲,而是禮法制度的一部分。《論語》說“孔子沐浴而朝”、《禮記》中說“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都是對于何時沐浴、如何沐浴的規範。泡澡的方式與地點也是社會規範的反映,今天洗浴中心的手牌、統一的浴衣、搓澡的流程,也包含著一系列的消費社會爲我們設定的規則。
泡野溫泉對于現代人來說,是剝離社會規訓的契機。周遭一切“耳得之爲聲,目遇之成色”,人回歸到了作爲自然中一環的最原初的狀態。


大理雲龍羊吃蜜野溫泉。©小紅書:SLOWFOTO趙松
04 所以,究竟爲什麽要泡澡?
人喜歡泡澡,說複雜確實複雜,因爲泡澡包含著太多的文化意義。比如泡澡總是與精神的潔淨相聯繫,佛教、道教都把泡澡作爲修行重要的一部分,發展出了一整套繁複的泡澡流程、方式和記述。
古代文人也常去佛教寺院邊泡澡邊參禪悟道。從這個角度說,現代在洗浴中心裏放書吧其實幷不違和,甚至可以說邊泡澡邊思考本來就是洗浴文化的一部分。
泡澡的場所也常常是社交空間。
古時候三月三上巳節,是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的社交場合。近代公共澡堂是街坊朋友見面、下棋、鬥蛐蛐、家長里短的場所。在澡堂裏,人們互相搓背,你來我往,漸漸地一個澡堂裏的人就都熟絡了,形成了社區的人際網絡。
據說猩猩就是通過互相撓背建立起友誼的。從撓背梳毛到搓背泡澡,可能來源于同一遠古的基因。這麽看來,今天的洗浴中心,雖然令人眼花繚亂,但似乎也萬變不離其宗。不論是在洗浴中心裏泡澡、搓澡、聊天、冥想,都不是新事。


一個廢弃的公共澡堂。©小紅書:🌈別在背後說我帥~
但不論怎麽解讀,人喜歡泡澡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舒服。
電影《洗澡》裏,何冰飾演的一位澡堂常客對澡堂老闆暢想,要發明一種全自動洗澡機代替澡堂搓澡,一定能賺大錢。澡堂老闆笑笑說,那不跟洗車一樣了麽。
不管泡澡的地方和方式怎麽變,人總是要泡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