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有這麽多人痴迷于去尼泊爾爬山?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行星球(ID:huanxingxingqiu)

對于喜歡徒步旅行的人來說,尼泊爾無疑是個令人嚮往的地方,世界上有十四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其中八座都在尼泊爾境內。
因此,這個神奇的國度,因擁有多條世界級雪山徒步綫路,成爲徒步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徒步旅行”在英文中叫Trekking ,本來是指到山中遠足,而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旅行者在尼泊爾一帶的徒步活動。
後來,這種旅行方式因其深度融入大自然,漸漸受到人們的歡迎,尼泊爾也因其成熟的徒步綫路和壯美雪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徒步愛好者。


尼泊爾有多條徒步綫路,比較著名的有EBC(Everest base camp,珠峰大本營)、ACT(Annapurna Circuit Trekking安娜普爾納大環綫)、ABC(Annapurna Base Camp安娜普爾納大本營)等。
安娜普爾納地區是尼泊爾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徒步路綫最密集的地方,這裏雪峰林立,其中瑪察普察峰(Machhapuchhre,海拔6,999米)以銳利挺拔的角峰著稱,形似魚尾,也稱魚尾峰,是尼泊爾人心目中的神山,景色瑰麗多姿,但由于尼泊爾禁止攀登此峰,因此,魚尾峰至今還是處女峰。
在安娜普爾納地區的徒步路綫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魚尾峰。

ABC徒步路綫
在尼泊爾北部山區,散落著數不清的小山村,那些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山裏的山民,直到今天,依然靠徒步才能走出大山。
許多山路都是他們的先祖踩出來的,已經存在了好幾百年。
在尼泊爾徒步旅行,其實就是沿著這些古老的山路步行,翻過無數的山坡,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莊,去膜拜那神聖而壯美的雪山。


考慮到自己的體力,我選擇了難度係數較低的ABC,即安娜普爾納大本營環綫,不過後來我幷未到達ABC大本營營地,只是走了一個大圈。
我去的時候,剛好是五一,山上的杜鵑花幾乎看不到了,只有在海拔較高的地方還有一些,但是能清晰看到遠處的雪山。

在徒步開始之前,需要辦理安娜普爾納保護區進山許可證(Entry Permit)和徒步者信息管理證(TIMS)。這兩個證件需要隨身携帶,進入保護區之後,會有檢查站檢查,蓋章之後才能放行通過。
ABC徒步綫路的起點叫NayaPul,它是進入自然保護區前的一個村莊,同時也是徒步結束的終點。
穿過NayaPul村,不久就看見路邊有兩塊大牌子,一塊是用尼泊爾文寫的,一塊是用英文寫的,提醒旅行者,你們已經進入了安娜普爾納自然保護區。

前面不遠處就到了TIMS 檢查站,檢查站裏有個女工作人員,我走進去,把TIMS證遞過去,她蓋章登記然後還給我。出了TIMS檢查站不遠,就是另一個檢查站,這個是檢查進山證的,工作人員接過我的進山證,問了大概的出山時間,把進山證撕下來一半留下,剩下的一半又遞還給我。
之後十多天的徒步過程中,再也沒有見到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但是整個旅途中,處處都能感覺到管理的存在,隨處可見的路標、指示牌,以及供人休息的臺階,途中遍布的小客棧,都井然有序,路上偶爾會遇到當地的村民,但却見不到任何一個穿制服的工作人員。
寬鬆自由的徒步環境與氛圍,讓旅行者忘掉俗世的條條框框,完全與大自然融爲一體,這也許就是尼泊爾“Trekking”的精髓所在吧。

出了檢查站,沿著指示牌的方嚮往前走,沿途不時會遇到其他的徒步者,還有很多往山上背東西的背夫,有的是騾馬往上馱,沿途客棧裏的食物,甚至燃氣罐,都是人力或者騾馬運上去的,所以越往上走,食物會越貴,畢竟運輸成本太高,反而住宿十分便宜,一個房間也就人民幣二、三十元而已,每家客棧的條件也都大同小异,區別只是哪家的鮮花開得更漂亮,看雪山的視綫更佳而已。
當然,選擇哪家客棧住宿,就要在哪家吃飯,如果只住宿不吃飯,主人就會極不高興,甚至會找麻煩。


ABC路上運輸物資的背夫和騾馬
安納普爾娜自然保護區
第一天徒步,感覺背上的背包就像一座大山,壓得我搖搖晃晃,汗流浹背,走不多久就要歇息一會兒,幸好ABC沿途修了很多高度適中的石頭臺階,很貼心地爲徒步者準備的,有點像公園裏的長椅。
我坐下來,從背包裏拿出水杯,喝著從客棧裏裝的熱水。旁邊也坐著幾個徒步者,他們都在喝礦泉水,其中一個人看了看我手裏的水杯,忽然朝我竪起了大拇指,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誇我用自己的水杯,有環保意識。


安娜普爾納地區的徒步路綫上,每年都有數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徒步者,每年的徒步旺季大約有五個月,就算在旺季,覆蓋面積超過7600平方公里的安娜普爾納,對徒步者而言也是極其遼闊的。
然而,每年數量衆多的徒步者,對環境保護也帶來了很大壓力,包括砍伐樹木、塑料污染等。爲此,安娜普爾納保護區管理機構(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Project,簡稱ACAP)鼓勵村民們使用煤氣煮飯,用太陽能燒水,而不是亂砍樹木。
此外,還鼓勵旅行者儘量點與同伴相同的食物,來節省燃料,同時,也呼籲徒步者儘量减少購買瓶裝水,帶上自己的杯子,從客棧裏或者沿途的飲水站裝滿飲用水,這樣就能减少塑料瓶對環境的污染。

就如同ACAP的宣言:“我們的環境保護方式不是把人們從自然中分離出去,成爲自然的守護者是人們的權利。”
得到別人的誇獎,我心虛地笑笑,其實我自己携帶水杯,是因爲我是中國人,中國人愛養生,沒事就要泡個枸杞花茶什麽的,品上一品。我也隨身携帶了一包玫瑰花,能買到熱水的時候,就泡上一杯,尤其一天的徒步結束之後,坐在開滿鮮花的小客棧裏,喝著玫瑰花茶,欣賞著遠處的雪山風景,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

兩天之後,我漸漸適應了這種每天行走的節奏,背上的背包似乎也不再那麽沉重,脚步也輕快了很多,隨著海拔的攀升,視野更加開闊,雪山也更加清晰可見,紫外綫也更加强烈,我從背包裏翻出一條長筒絲襪,把兩頭剪掉,成了兩隻長襪筒,套在胳膊上,防曬效果極好。
山村小學校
不久,路上經過一所小學,我走進去轉了一圈,此時正是課間,孩子們都在操場踢足球,,學校裏只看見一個女老師,我在校園裏給她拍了張照,她顯得頗爲羞澀。
幾個孩子朝我跑過來,還有一個躲在我身後,故意拉我的衣服。尼泊爾雖然貧窮,但不論走到哪裏,都可以看到學生們穿著統一的校服,女生梳著麻花辮,穿著漂亮的短裙,男生系著領帶,穿著皮鞋,即使是深山裏的小學校也不例外。





ABC路上的小學校
離開學校,向前過了Ghorepani村之後,就進入了高海拔地段,風景很美,山上依然盛開著高山杜鵑花,只是霧氣濃重,山上又濕又冷,在幽深的雨林中穿行,難得遇上幾個徒步者,有時候心情容易低落。
兩天之後,高山杜鵑花不見了,四周變成了寒意森森的幽谷,老樹根上結滿厚厚的青苔,溪水從高高的懸崖頂上流瀉下來,發出嘩嘩的響聲,除此之外,一切都是那麽寂靜。


森林裏盤根錯節的古樹

ABC路綫上的鐵索橋
Chhomrong村是ABC路上的一個大村落,也是前往ABC大本營營地的起始點,快到Chhomrong村的時候,手機漸漸有信號了,這十來天山中徒步的日子裏,幾乎沒跟外界聯繫過,因爲手機不是沒電,就是沒信號,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不久遇到一個中國女生S,她跟我走相反的方向,我走ABC順時針,她走ABC逆時針,她剛從Chhomrong村過來,她對我抱怨說,ABC路上的飯菜太粗陋了,簡直沒法吃!說著說著,她居然激動地大喊起來:我好想吃肉!天天吃這些土豆米飯蔬菜湯,我受够了!我要出去!我要回家!我要吃好吃的!
既要欣賞絕美的風景,又要吃好吃的,那怎麽可能?所以有人說,在尼泊爾徒步,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
即便我們天天吃的粗陋飯菜,以及那些乾癟的水果,都是背夫們人力背上來的,或者騾馬馱上來的,風景絕美的地方,總是離人間烟火有點遠,不是嗎?
“危險景點”ABC大本營
到了Chhomrong村,客棧裏居然有電源可用,整個ABC路上,幷不是每家客棧都有電可用的,尼泊爾電力短缺,很多客棧給手機充電,都是按小時收費的,只有少數客棧可以免費充電。有wifi的地方也要收費,而且幷不是每家客棧都有wifi。
在客棧的餐廳裏,遇到一個烏克蘭女孩,她剛從ABC大本營下來,她給我看了她拍的照片,都是壯美遼闊的雪山。雪山雖美,可是要走到大本營,恐怕還是要吃一些苦頭的,山頂上的營地極冷,全是積雪,又要擔心雪崩,又要擔心高反,又要擔心膝蓋受傷,我不難爲自己,即便是個難得的機會,也沒必要非得硬著頭皮去打個卡,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世上美景無數,只看屬自己的那片風景即可,我不打算去大本營,兩天之後,就從Chomrong村下山了。

順便說一下,2019年冬天,ABC大本營的營地發生了嚴重的雪崩事故,多人遇難,證明了我的判斷沒錯,它的確是個危險的景點。
不得不說,從Chomrong村開始,風景愈發漂亮,半山腰裏纏繞著青翠的梯田,遠處是潔白的雪山,簡直是一幅水墨風景畫,又一路下坡,走起來也很輕鬆,最後這段旅程,也是最輕鬆愉悅的一段旅程。

三天之後,我回到了徒步起點NayaPul村,結束了將近半個月的ABC徒步之旅。這半個月來,穿越了幽深的原始森林,翻過了無數山嶺,欣賞了峽谷飛瀑、高山杜鵑、田園風光,領略了驚心動魄的雪山美景,這無疑是一次讓人難忘的徒步旅行。
回來之後,有人問我:如果有機會,你還會去尼泊爾徒步嗎?
我說,會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