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的人,都去寧夏了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故鄉與世界(ID:homeandworld),文 : Superhat

提起浩瀚星空,總會想到新疆西藏這樣的地方,但是國內第一個把星空旅行的發展成産業,却是有著廣闊沙漠的寧夏。
觀星這項天文愛好者一小撮人的活動,是如何在寧夏發展成全民參與的旅游經濟的?“星空旅游”的概念是如何誕生的?又貴又難訂的星星酒店因何爆火?游客們真能如願以償享受星空嗎?爲了得到答案,我們采訪了出租車司機劉娜、旅業人宋輝、星空攝影愛好者小龍。
——編者按
一年前,“星星酒店”對剛剛返鄉謀生的劉娜來說,還很陌生。但很快,她就在出車拉活兒時,碰到了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
“太貴了,不提前一年也訂不到。”
在旺季,寧夏中衛沙漠星星酒店一個標間最貴時可高達每晚6000元,劉娜說,即便是在淡季,星星酒店房間單價仍將近兩千元,“有時候可以在別人的直播裏撿漏,一千多塊錢也能搶到,旺季的時候,臨時來肯定沒有。”
主打高端住宿、沙漠觀星的星星酒店,一邊走紅一邊引發爭議。游客抱怨它又貴又難定,春天去沒能在酒店觀賞到星星,冬天有點冷,服務也有點冷,諸如此類。

有趣的是,這些細節也印證了劉娜回到家鄉謀生最突出的感受,忙。
以往到夏天才進入旅游旺季的寧夏,現在因爲“星空旅游”走俏,一年四季都人來人往。每當看著那些在城市裏長大的小朋友從抱著手機、平板不撒手,到專心聽大人講天上星星的故事,在沙漠裏自由自在奔跑玩耍時,同樣身爲母親的劉娜都很有感觸。
“小孩天性就是愛玩,玩沙、玩水,這都是最自由的,但是玩水可能會有危險,來這玩沙又安全,到了晚上還可以看星星,這才是童年啊。”
回到故鄉的人,遇見了想要回到“星星的故鄉”尋找簡單快樂的其他人,劉娜看到了新的寧夏,更多人也重新感受到了滿天繁星的陪伴。
星空之下,故鄉的异客與他鄉的過客,都不再孤單。
01 新出現的“星空旅游”
在星空旅游興起之前,人們對于寧夏的印象,與20年前離鄉打工的寧夏人劉娜幷無太大差异。
黃河、沙漠、駱駝、羊肉與枸杞,歸結爲兩個字——“西北”,將寧夏與甘肅、內蒙混合在一起,模糊了寧夏自身獨特的一面。
一年前,劉娜從內蒙回到故鄉寧夏,從零開始做出租車司機,跑車“拉活兒”和游客們一樣地邊走邊看,才逐漸看到了寧夏的新模樣。

在寧夏,女性出租車司機很多,像劉娜這樣回到家鄉跑車的女司機就不止一個。車隊十幾號人聯繫頻繁,聚在一起都是爲了“拉活兒”,這也是劉娜在疫情橫行的2020年毅然告別過去20年,回家鄉謀生的主要原因。她的弟弟在寧夏中衛做旅游,一到旺季根本忙不過來,于是她也回來了,姐弟倆一起跑車、掙錢。
對于二十年來就沒離開過西北地區的劉娜來說,見慣了的黃河、沙漠,做旅游在過去和現在,又能有什麽不一樣呢?
一開始,劉娜擔心跑出租、做旅游掙不下錢。出租車公司開出的每月“份兒錢”爲3000多元,而寧夏的起步價爲7元,每公里僅收1.5元,這意味著劉娜每個月都要跑出2000多公里,相當于在中衛市從東到西穿梭十個來回以上,才能付得起養車的錢。
“拉活兒”一個多月,劉娜才發現,寧夏早就變了,來中衛旅游的人多得拉不過來。提前聯繫劉娜去接站的游客,多是被新開發的“星空旅游”吸引,提前三四個月就預定了來中衛“看星星、玩沙子”。
從五一假期到學生暑假結束,這是寧夏的旅游旺季,就劉娜所在的車隊而言,勤快的人每個月有三四萬元進賬,其他人的月均一般也不會低于一萬元。收入來源主要是游客包車,客單價高于平日。接了兩回游客之後,劉娜開始在網上發展自己的客戶。
除了“網紅”星星酒店以外,其他酒店同樣緊俏。2021年,旺季還未到來之前,劉娜爲一名來自上海的游客定下了全家出游的酒店,每間房每晚一千出頭,到游客出發時,房價已逼近每晚兩千。“大家來寧夏旅游的决心很大。”劉娜發現她在爲游客介紹寧夏的沙漠風景時,星空旅游的吸引力在游客心中排名第一。
02 産業化的開發
衆多游客心心念念的星星酒店已經刷新大家對寧夏的印象。
它坐落于寧夏中衛沙漠頭風景區內,黃沙環抱之下,外觀如群星閃耀的星星酒店,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其內部設施也精准扣題,設置有星空劇場、講堂,還配有專業級的星空望遠鏡。

“星星的故鄉”這一標簽,也直接誕生于這裏舉辦的星空朗讀活動,吸引了衆多“親子游”旅客。
中衛沙漠星星酒店幷不是沙坡頭風景區唯一的住宿設施,在它之前,有“沙漠酒店”,現在還有另一家“大漠星河酒店”。但一夜間打響寧夏中衛旅游的,却僅此一家。


它建于2017年,在2019年完成改造,增設了更多便于游客觀星的區域。酒店費用包含沙坡頭風景區門票,房間配有天窗,躺在床上就能仰望星空,等等一切都讓星星酒店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很多沒能入住星星酒店的游客,買門票進入景區,也會坐車專門去酒店跟前拍照“打卡”。

看到星星酒店成爲“網紅”,另一個寧夏人,宋輝倍受鼓舞,他對旅游復蘇充滿了信心。在宋輝的身上,寧夏本地自豪溢于言表。
從學校畢業後,宋輝進入寧夏沙坡頭旅游産業集團工作,這家國資企業經營著國有旅游資源沙坡頭的開發建設,奮鬥了十多年,現在,“80後”宋輝是該企業下屬旅行社的副經理,這個身份把責任注入了宋輝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在崗位的時候,他不停研究比較其他地方的新案例,下班了還在飯桌上、往鍋裏涮羊肉的時候,想著怎麽才能“實現文旅+”、“打造文旅新名片”。

前不久,旅行社剛往景區裏添置了十台最野的沙地摩托車,宋輝拍了好些照片發到朋友圈。在他的相册裏,照片從沙坡頭、66號公路,到濕地公園、中廟、篝火大會都有,宋輝不止是拍自己所在的沙坡頭景區,他在大西北環綫一遍遍走,反復怎樣通過旅游産品設計,讓以往零散的景點形成旅游經濟帶,發揮寧夏河西走廊的優勢,將周邊地區連接起來,帶動區域文旅發展。
說起旅游,宋輝的語速很快,信息量極大,一兩個小時內情緒始終飽滿,對家鄉的自豪,對旅游工作的熱愛撲面而來。
在宋輝眼裏,寧夏中衛沙坡頭旅游,生來就是“網紅”的命。
“很多人知道寧夏的美,是因爲電影,我們這拍過張藝謀的《紅高粱》,拍過《大話西游》,但其實影視城那邊的自然景觀可能沒中衛這邊好。”但是,對于寧夏旅游業而言,最關鍵的一次引流,則是湖南衛視2012年播出的真人秀季播綜藝《爸爸去哪兒》。
“第一季第二期,我記得很清楚,就在沙坡頭景區裏面拍的,當年客流翻了一倍,後來一直保持增長,帶動非常明顯。”
寧夏中衛地處甘肅、寧夏、內蒙三省交界,騰格裏沙漠邊上就是黃河,“而且這一段黃河在春天是清澈的,騰格裏沙漠又是穿越性極好的,沙漠到了河邊上就停了,所以我們這叫‘沙坡頭’,對于旅游來說,這就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優勢。”

按照宋輝的說法,游客到了寧夏中衛,既能看見黃河邊上沙坡頭的自然奇觀,又能看到廣袤的沙海,還可以便于許多游客體驗沙漠徒步穿越。因此,星空最初幷沒有被看成是寧夏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星星的故鄉”與星空旅游是在摸索中才成爲了寧夏的新名片。
03 幕後是從業者的深耕
自從沙坡頭從前唯一的酒店“沙漠酒店”因環保問題關停之後,宋輝一直在琢磨怎樣繼續爲來沙坡頭旅游的客人們提供住宿服務。他走遍了全國重點旅游市場,側重調研寧夏周邊的旅游景區。
無論是像西北地區如青海、甘肅、寧夏、內蒙這樣主要依賴自然景觀而形成的風景區,還是像西安、成都、重慶這類主打人文景觀的旅游勝地,宋輝都以年爲單位,對“別人家的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變化做著筆記。
他還去了好幾次青海茶卡鹽湖、江蘇的園林、浙江的古鎮等等,最後落在沙坡頭的“深度游”設計上,宋輝覺得僅僅依靠過去“只有黃河、沙漠”的印象無法吸引今天的都市年輕人。“兩千年初就是黃河、沙漠,今天不能還是這樣。”
于是,宋輝開始留意國內外的民宿設計和住客評價,把自己看到的他人經驗拿回來,把星星酒店往符合許多人口味的網紅酒店包裝。
“在沙漠裏住高檔酒店,這種體驗是比較新奇的,很多經典的風景區裏酒店往往都是二星、三星,星星酒店是按五星級打造,新建的大漠星河酒店也是一樣。”
大漠星河酒店裏設有迷你水池,水引自地下河,宋輝認爲這能讓游客更直觀認識到爲什麽寧夏是“塞上江南”。


但對于星空旅游對寧夏旅游的帶動,宋輝覺得目前來說肯定有增長,具體的數字統計却無法做到清晰。“疫情對寧夏旅游破壞很大,今年的數據沒有參考性,就2019年酒店剛建成來說,這邊的旅游已經不是分旺季和淡季,現在多了一個平季,因爲寧夏一年四季都可以觀星,非常方便。”
“往沙子上一躺,就可以仰望星空。我覺得在城市裏久了,到這來釋放一下,哪怕是在星空底下來一次裸奔,我都覺得完全能理解。”

寧夏一年多數時候是晴天,春天看獅子座,夏天看銀河,秋天看仙女座,冬天看獵戶座,這些在沙坡頭風景區裏都能實現,而星星酒店、大漠星河酒店只是爲更多游客提供了沙漠深度游的便利。
“中衛周邊還有66號公路,公路途徑古村落保存比較完好,還有我們新發現的原始岩畫,這些都有待我們開發相應的研學項目。起初研學旅游産品也是從星星酒店做起,那裏面的星空講堂請了老師講天文知識,我自己也都非常著迷,接連聽了好幾次。”
到了冬天,寧夏進入淡季,宋輝還在設計新的路綫旅游産品,他想從沙坡頭開始,把沖著研學、戶外探險來做深度游的游客帶到更多景點去,多感受感受“星星的故鄉”無窮的魅力。原來有大漠之美,現有星空之美,未來還有民俗、研學之美,這就是寧夏人宋輝的旅游夢。
04 星空旅游帶動“暗夜保護”
華語女歌手梁靜茹的代表作《寧夏》,由音樂人李正帆創作于寧夏。當時李正帆正在寧夏支教,歌詞中的“繁星點點”向許多未到過“星星的故鄉”的人描繪了一個帶有童年味道的美妙夏夜。
剛回來體驗了一年家鄉生活的劉娜在這找回了年少時的記憶,從前她適應了在外闖蕩的日子,回家來奔跑在路上,她的心情逐漸在一個個游客那裏回歸安穩。
劉娜已經38歲了,但在她臉上絲毫看不出城市裏中年人臉上那種憂慮,她還會和車隊裏的夥伴一起駕車去66號公路兜風,坐在前頂蓋上拍照。她說自己常常碰見獨自旅行的年輕人,可能是翹班、翹課,大老遠到這邊來散心,看到他們一張張臉從苦哈哈變得輕鬆很多,她就覺得自己也跟著快樂起來。

還有游客多買一張票,邀請她一同游覽,旅行結束又返回自己忙碌的城市生活。
“我覺得可能長期在城市裏,太壓抑了,想一個人來放鬆,但是風景這麽好,也得有個人幫忙拍照。”熱情、好說話的劉娜就把出租車往邊上一停,跟著游客進入景區。一到沙漠,小時候的記憶也都回來了。
劉娜帶過的一名來自江蘇鹽城的游客,他還沒來得及寫下自己的旅行感受,在加班的間隙,他一再努力想要記住那些快要消失的快樂,一寫就是兩千多字,還說自己“沒有寫完,想把那段美好的回憶完整記錄下來”。

小時候,一抬頭就能看到星星,走夜路也不覺得孤單,正是這種溫暖的感覺持續不斷吸引年輕人走進寧夏。身在北京的星空攝影愛好者小龍常年泡在天文論壇上,寧夏對他來說,就是一直未能前往的觀星聖地。
“我在星緣大會認識的朋友爲了要成爲星聯的星空攝影師,一直很努力在找地方拍星空。”對于小龍而言,夢想著去寧夏拍攝星空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無論他在城市裏怎麽拍,都完全拍不出星聯“大佬”們的程度。
星緣大會由1999年成立于西安交大的天文協會發起,逐年在不同的地方舉辦活動,西北地區則是星緣大會的首選。而“星聯”則是國內的星空攝影師聯盟,“大佬”們一年四季在全國各個觀測點拍攝傳回唯美的星空圖像,在星空攝影聯盟的官方微博上,已有超過500條攝影師傳回的星空攝影作品。

小龍介紹說,星空攝影往往需要去一些偏僻的地方,所以要人多才安全。在寧夏,經緯度、天氣、光綫和地理條件優勢突出,加上如今這些以産業發展爲目標的旅游措施,讓星空攝影愛好者、天文愛好者的行動可以更加靈活。
在星空旅游走向更多人的過程中,國內其他地方最初由天文愛好者等組織建成的“暗夜公園”,同樣可以作爲爲寧夏星空旅游的經驗來源。

很多星空攝影師也是暗夜保護的倡導者。一年有近300天晴天、地理條件適合觀星的寧夏的暗夜,是他們眼中珍貴的資源。
位于西藏阿裏地區的暗夜公園,在全國觀星勝地TOP10裏名列前茅,本身是將已具備一定條件的景區作爲“暗夜保護”的對象,减少該地燈光污染,讓星光重現,讓來這裏的人都能告別人工白晝,體驗真正的自然之夜。
這種美,現在已通過寧夏中衛一系列的深度游開拓,爲更多人所察覺,也許在未來的寧夏中衛,從前僅爲專業人士、愛好者所重視的“暗夜保護”能得到大衆性的支持和産業級的完整實現,到那時,“星星的故鄉”的夜晚也將得到守護,而這樣一種回歸環境保護、回歸自然的進步,無論是對更多還未體驗星空旅游的游客,還是對于其他地區的旅游發展而言,將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從體驗“星空旅游”到未來能爲更多人認同的“暗夜保護”,也許在不遠的明天,群星將不但照亮人的心靈,還將在深夜之中照亮人們眼前更廣闊的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