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

wordtour
2月前十方遊蹤
47 0 0

本文轉載自九行公衆號(ID: jiuxing_neweekly) 作者:曹徙南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關于不同地區的最佳旅游時間,一般衆口難調。

就拿現在熱門的東北地區來說,一部分沒見過雪的南方人表示去東北不就是圖一冷嗎?但也有不太耐凍的人覺得,夏天去東北避暑才是縱享絲滑。

然而在關于何時去揚州的問題上,即使沒去過揚州的人也能异口同聲地說出答案:三月!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揚州瘦西湖柔情似水。/圖蟲創意

“烟花三月下揚州”,李白一句詩,千年來引發人們對于揚州的嚮往,也讓三月成了揚州的旅游旺季。但是“旅游旺季”這幾個字,也意味著飈升的住宿費用、擁擠的景點和永遠要排號的館子,旅游體驗自然大打折扣。

老藝術家有好幾個按圖索驥的朋友都專門在三月去過揚州,回來以後就差在國家反詐中心App舉報李白了。不過問題是,人家李白也沒說只能三月去。

老藝術家覺得,什麽時候去揚州,取决于什麽時候有閑心,因爲揚州的味道,完全是閑出來的。

01 食不厭精,報揚州名字得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話放在烹飪界也說得通。

如果把烹飪手法和口味比作文,而把刀工比作武,那麽很難在中國龐雜的美食譜系中選出讓所有人心服口也服的菜系,但刀工這塊,還得靠揚州師傅拿捏。

有些對家庭菜系的唯粉對此不屑一顧,說揚州菜的刀工是吃飽了撑的。真正的老揚州聽了怕是要不怒反笑,將之視爲一種贊美。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位列中國八大菜系的淮揚菜。

揚州的名字歷史久遠,在《尚書·禹貢》中所載的九州中就有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晋書·地理志》)。

那時的揚州管轄範圍比現在大得多,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部分嶺南地區都屬￿揚州的範圍,因此才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說法。

揚州的命運始終和水息息相關,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啓了中國大運河任務綫,挖開邗溝,又在旁邊修了座邗城,這就是揚州的雛形,後曾易名“廣陵”“江都”。直到隋朝,隋文帝改吳州爲揚州,設置揚州總管府,“揚州”的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揚州是典型的江南城市,伴水而生。/圖蟲創意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揚州正好位于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成了水路交通樞紐。隋朝雖然因爲大運河氣數三盡,揚州却從一個地方小城一躍成爲僅次于長安、洛陽的第三大城市。

當時還有“揚一益二”的說法,今天的天府之地,古稱“益州”的成都,在揚州面前,那都只能往後稍站。

明清時期的揚州,不僅壟斷了兩淮地區的鹽業運輸,更是東南漕運、鹽政、河務不可替代的中心。通過鹽業,揚州的鹽商群體積累了巨額財富。

自康熙至嘉慶年間,揚州鹽商主動上報給朝廷的銀兩就達3982萬兩,而乾隆年間國庫年收入不過5000萬兩。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京杭大運河揚州河段。/圖蟲創意

彼時商人群體在社會上仍受到諸多限制,揚州鹽商便把財力都揮霍到了美食之上。

民國作家曹聚仁先生曾在《食在揚州》中寫道:昔日揚州,生活豪華,揚州的吃,就是給鹽商培養起來的。”當時的大鹽商都有私厨,表面上互相請客,實際上是在互相攀比、較勁。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鹽業是揚州一大支柱産業。/unsplash

《揚州畫舫錄》裏記載了十幾家當時最有名的家庖:“吳一山炒豆腐,田雁門走炸鶏,江鄭堂十樣猪頭,汪南溪拌鱘蝗,施胖子梨絲炒肉,張四回子全羊,汪銀山沒骨魚,江文密蛼螯餅,管大骨董湯、鮆魚糊塗,孔訒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馬鞍橋,風味皆臻絕勝。”

這份菜單上的絕大部分菜式如今已失傳,但仍可以通過文思豆腐一窺當年的浮華。

製作文思豆腐要先將豆腐一分爲二,再用跳刀切成片,最後要將每片豆腐切成絲。刀工最精湛的揚州厨師能把一盒豆腐切成萬根細如青絲的豆腐絲。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刀工精細。

完成後將配料與高湯燒好,將豆腐絲滑入鍋中。看上去清清淡淡,却是極講究的一道菜。

今天製作文思豆腐的原料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開始使用的內酯豆腐,韌性强、不易破裂,而當年的原料可是最難下手的嫩豆腐,揚州菜的精細由此可見一斑。

02 揚州早茶

high level 早餐雖然各地都有,但說起成體系的早餐文化,一般人想到的還是兩個地區,一個是武漢的過早,另一個就是廣東地區的早茶。

飲食文化往往反映當地的世情,武漢作爲碼頭城市,早餐吃起來講究一個風風火火、率性而爲,坐著吃、站著吃、蹲著吃、走著吃,怎麽方便怎麽來。

廣東的早茶更像是交流感情,幾籠點心,一壺清茶,談生意、談八卦,講講談談就消了半晌。 至于揚州早茶,雖然也叫早茶,但老藝術家覺得,把揚州早茶算在早餐裏簡直堪比拳擊比賽裏的虛報量級的違規參賽。

畢竟在其他地方,早餐屬￿點綴和消遣,而在揚州,早餐等于吃席。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揚州早茶。/圖蟲創意

揚州素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說法,皮包水講的就是揚州早茶的幾項重頭戲,茶、幹絲、包子。

在揚州的茶館,自然能喝到龍井、碧螺春、毛峰等江南各地的名茶,還有揚州本地的綠楊春。但老藝術家還是推薦大家嘗嘗魁龍珠,這種茶是用浙江龍井、安徽魁針,加上富春珠蘭窨制而成。

龍井之味、魁針之色、珠蘭之香,盡在壺裏乾坤。

茶泡上了別急著喝,先來一碟燙幹絲。幹絲的原料是揚州方幹,屬￿當地特産,可以視爲平民版文思豆腐。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揚州菜代表:燙幹絲。/圖蟲創意

標準的燙幹絲,一片兩厘米厚的方幹,要片成二十片,再用跳刀切絲。過開水快速燙熟,逼去水,摶成圓錐狀放在碗碟裏,淋上麻醬油,擱一撮蝦米和幹笋絲在尖上。簡簡單單一道凉碟,就已經把揚州菜對于原料、刀工和烹飪的講究體現得淋漓盡致。

吃幹絲可別講究吃相,一根根細嚼慢咽那是暴殄天物。用筷子夾起一大簇,混合醬汁下肚,再喝一口泡好的濃茶,茶香、醬香、豆香在口腔裏産生的快樂,能讓你魂穿《中華小當家》。

包子是揚州早茶的重頭戲,廣東早茶流行流沙包、叉燒包、奶黃包,揚州早茶的包子頂流則是蟹黃湯包、豆腐皮包和三丁包。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包子是揚州早茶的重頭戲。

蟹黃湯包,以湯爲骨,用料是實打實的蟹腿肉和金黃的蟹膏,鶏湯濃郁,蟹黃鮮美。豆腐皮包中和了肉末的油脂,葷素相宜。三丁包的餡料裏則是鶏丁、猪肉丁和笋丁,如果有錢沒處花還可以加上海參丁和蝦丁,吃上升級版、乾隆同款的五丁包。

皮包水只是揚州早茶的一角,不同于廣東早茶自助式的隨意搭配,一席標準的揚州早茶從茶水、點心、冷碟、炒菜到主食,一樣不落。

要問老藝術家吃揚州早茶有什麽建議,揚州人朱自清早就寫好了注意事項: “這麽著,每樣吃點兒,也幷不太多。要是有飯局,還盡可以從容地去。但是要老資格的茶客才能這樣有分寸;偶爾上一回茶館的本地人、外地人,却總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捧著肚子走出。”

03 揚州慢,才是真的慢

去年疫情席捲揚州,結果讓揚州的棋牌室連著上了好幾天熱搜。網友們表面上對偷偷聚衆打牌的揚州人批評教育,背地裏饞得口水滑落。

面對這個棋牌室和飯館一樣多的城市,人們複雜的心情只能用一個問題來表達:揚州人怎麽可以這麽閑?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揚州夜市。/圖蟲創意

揚州的閑,是千帆過盡的淡然。

晚清整治兩淮鹽業,讓鹽商一時傾覆,戰亂和黃河更使得揚州依賴的漕運被廢止,與此同時,以上海爲中心的海運交通開始建立,揚州在水上的地位迅速被上海取代。

不僅如此,揚州還錯過了可以翻身的津浦鐵路的修建。建于1908年的津浦鐵路是繼京漢鐵路後,我國第二條南北交通幹綫,沿途有大量工礦産業運輸需求,却被揚州鹽運衙門以鐵路會影響水運爲由拒絕,一直到2004年揚州才通上鐵路,與轟轟烈烈的鐵路時代失之交臂。

失去了交通,因商而興的揚州逐漸式微,從全國性的商業都會退回了地方性的三綫城市,但那在富庶裏滋養出來的市民文化,却一輩輩傳了下來。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揚州東關街,夜晚燈火通明。/圖蟲創意

都說揚州有三把刀,菜刀、剃刀、扡脚刀,在一個以農業文明爲根基的歷史長河裏,揚州成爲一個獨特的消費城市。

有人說揚州人貪圖安逸,揚州人表示,如果人折騰的目標就是過上安逸的生活,那我已經過上了,我攤牌了,不裝了! 在人人變成捲心菜的今天,揚州人簡直是反內卷宣傳大使。揚州人連卷都用在了享受生活上。

在揚州不能錯過的是園林,那是通往揚州過去的幽徑。

揚州園林和北京園林、蘇州園林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小而精,不盲目追求規模宏大,而在乎方寸之間的景致設計。

瘦西湖湖上園林足有二十四景,個園僅靠假山堆叠,就形成四季景色。據統計,整個揚州城共有一百多個私人園林,不但富商熱衷于造園林,普通百姓也喜歡打理園圃,財力雖有別,但對于生活的講究却殊途同歸。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以“假山叠石”與“四季景致”聞名的個園。/圖蟲創意

雖然曾有過繁華靡麗,今天揚州人貫徹的却是一種低物欲的生活。

揚州學者韋明鏵認爲,低物欲不等于清教徒式的生活,還是會期待有該有的現代設備、便捷設施,只是不把物質當成核心。

在今天的揚州,還有很多家庭送孩子去練毛筆、學古琴,幷非只爲考級升學,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上的陶冶和自覺。退休老人琢磨著古體詩,年輕人依然咿咿呀呀唱昆曲、猜燈謎,男女老少都會去茶館與看戲。

揚州這麽好吃,最瘦的也只有瘦西湖了吧-字遊文化
△揚州的生活氣息。/圖蟲創意

這麽一看,其實揚州一直沒變,只是相對于每天只知道低頭趕路却不知道追求什麽的都市人,2500年的歲月給了揚州人足够底氣抬頭看二十四橋上的明月。

-END-

參考資料:

1.吃在揚州.群學書院.2018

2.揚州被評“世界美食之都”,憑什麽?國家人文歷史.2020

3.揚州,憑什麽?地道風物.2018

4.揚州成了世界美食之都,還不來吃牛哄哄的早茶!地道風物.2019

5.揚州,你爲什麽不著急?地道風物.2021

6.揚州,江河交匯話滄桑.中國國家地理.2021

7.揚州還能重現輝煌嗎?中歐商業評論.2021

8.揚州慢:人間最幸福之事,莫過于剃頭洗脚泡澡.新周刊.2018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50℃的俄羅斯,是怎麽生活的?
上一篇
上海的烟火氣,就在這“老城厢”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