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

wordtour
1月前十方遊蹤
60 0 0

轉載自地緣谷

話說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宮,擾得天庭不寧,神仙難靜。玉帝無奈,只好向西方求援。于是大日如來翻掌之間,便將潑猴打落塵間,而後化五指爲山,將其鎮壓在山下。

自此以後,壓住孫悟空的那座“神山”,便成爲了一個傳說……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來源.電視劇西游記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首名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紅色歌曲火遍大江南北。

歌曲中描述的海南五指山,由此爲人熟知。讓神話照進現實,是很多人的兒時夢想。所以五指山“爆紅”後,不少人都對它生出了好奇:難道這海南五指山,就是《西游記》裏壓倒孫悟空的那座“神山”?

01 五指山不是五行山

 五指山山脉,位于海南島腹地,其南北長達40餘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最高海拔爲1867.1米,是當之無愧的海南第一高山。因其主峰狀如人之五指,故得名五指山。

隨著紅歌唱響全國,五指山也名聲大噪,幷成了海南島的一張“名片”。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海南五指山位置示意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海南五指山 來源.Pexels

只可惜,它幷非是《西游記》中的那座“神山”。何以見得?

原著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寫道:“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把他壓住。”

按小說描述,這座五行大山一時也壓不住猴頭。但佛祖却笑道:“不妨,不妨。”言罷,又取來六字金帖,命人貼在五行山上。這金帖有佛法加持,可以汲取五行山源源不斷的五行之力,將孫悟空死死壓住。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來源.電視劇西游記

至此已不難看出:雖說此“神山”是如來佛祖五根手指所化,但其本名却叫“五行山”,它擁有的五行之力,才是鎮壓猴頭的根源所在。反觀海南五指山,只是形狀酷似五指,且當地幷沒有關于“五行”的傳說。

既然海南五指山不符合這個條件,那傳說中的五行山,又會在哪裏呢?

02 五行山原爲太行山

從文化溯源的角度看,五行山最有可能是今天的太行山。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太行山位置示意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來源.Pexels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里。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解釋道:“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媧山。”太行山被叫作五行山,其實早有淵源。

據《淮南子·泛論》記載:“武王克殷,欲築宮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不可!夫五行之山,固塞險阻之地也,使我德能覆之,則天下納其貢職者迴也;使我有暴亂之行,則天下之伐我難矣。’”高誘作注說:“五行山,今太行山也,在河內野王縣北上党關也。”

他何以斷定,五行山就是太行山呢?

實際上,“太行”之名便源于五行。“太行”又稱“太形”,“行”同“形”音,都源于“星”音。劉起釪在《古史續辨》中提到:“五行”一詞原是從星象的活動來的,即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金、木、水、火、土五星。

此說有一定道理。

在東西方早期文明中,古人皆認爲天體運動的背後,是天神操縱,用以“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所以“五行學說”的背後,是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文化。

對于高不可攀的太行山,人們同樣有所敬畏與崇拜,故把它與天神聯繫到一起。劉伯莊說:“太(泰)一,天神之最尊貴者也。”這位天神所居住之地,即中宮天極星也。由于以上巧合,便有人把“太行”解釋爲:天神太一操縱星辰,以定四時五行。

這個結論雖然猜測部分居多,但“太行”與“五行”的聯繫却無法否認。正因如此,太行山當地才會有許多神話傳說與拜山信仰。如愚公移山中的兩座大山,其中之一正是太行。

此外,民間傳說還稱太行山爲盤古誕生之地,就連王母、女媧等大神,也與太行山結下過不解之緣。所以太行山不只被叫作五行山,也有王母山、女媧山之別稱。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徐悲鴻作品《愚公移山》

兩漢時期,陰陽五行學說大行于世,導致“五行”一度取代了“太行”之名。而巧合的是,小說《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正是在王莽(一說東漢)時期被鎮壓的。值此期間,壓住孫悟空的五行山,自然便是太行山了。

03 太行壓頂的出處

 站在文本演變的角度,“孫悟空被壓在太行山下”的故事,或許幷非是吳承恩首創。有學者指出:成書早于百回本《西游記》的《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開山寶卷》(簡稱《二郎寶卷》)中,已存在“泰山壓頂”的故事。

按《二郎寶卷》所述,倒是與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頗爲雷同。大概經過是:雲花女下凡與楊天佑私定終生,生下二郎真君。花果山孫行者(即孫悟空原型)因此將違反天條的二郎之母壓在“太山根”下。二郎真君長大後,在西王母指點下“擔山趕日”,費盡周折力劈太山,將母親救出後,他又反手將太山壓在了孫行者身上。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二郎神壁畫

不難看出,《西游記》中的一些情節,都源自于《二郎寶卷》。且不提孫悟空與花果山孫行者的雷同之處,單以“太山壓頂”的橋段,便出現了兩次。一次就是鎮壓孫悟空的五行山,另一次則是銀角大王引來三座大山(最後一座爲泰山)將潑猴壓住。而孫悟空負山而行去見師父,也與二郎真君“擔山趕日”營救母親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問題是,《二郎寶卷》中提到的“太山”,爲何會成爲壓在孫悟空身上的“太行山”呢?

原來,泰(太)山與太行山是可以互稱的。太山即泰山也。如上文提到的天神“太一”,也可稱“泰一”。又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太山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各聚衆。”這裏的“太山群盜”,即青徐地域上赫赫有名的“泰山諸將”。

太山與太行山僅一字之差,而民間話本爲了押韵與對仗工整,又常將“行”字减去。另外,因爲泰山常爲古代帝王封禪之地,尊貴非凡。所以在民間話本的演變過程中,人們爲避諱泰山,往往將好事歸于泰山、將惡事歸于太行山。但故事源頭仍具有一定傳播性,久而久之,泰山與太行山便經常被人混淆,互稱現象也就屢見不鮮了。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登泰山而小天下 來源.Pexels

看來,壓著孫悟空的那座“神山”,最初即指“泰山”。後經《西游記》加工,這才變爲太行山。而吳承恩這種安排,不僅是爲了區分它與銀角大王搬來的泰山,也是爲了更好地表達“五行思想”,這在《西游記》中隨處可見。

猶記孫悟空剛尋到水簾洞時,感到十分歡喜。黃周星曾點評道:“果者,木也;水簾者,水也;鐵板橋者,金也;山石福地,則皆土也。心猿以火居其中可謂五行具備,故曰‘天造地設的家當’。”還有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擁有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的神奇特性,令人念念不忘,總想著品嘗一二。

諸如此類,皆能說明悟空所經歷之事,皆在三界之中、五行之內。因此,如來佛祖五指所化的五行山,才能自成天地,將這潑猴牢牢鎮壓住。而想要滿足這個條件,可不是形似五指便能做到的。

反觀太行山,它與壓住悟空的“神山”高度重合,便得益于此地流傳已久的五行文化。更有意思的是,太行山脉北段的確有一座小五臺山,其作爲主脉上的最高峰,共擁有五處制高點,海拔高度均超過2500米。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來源.Pexels

河北省蔚縣與涿鹿縣交界處小五臺山是太行山的主峰,也是主脉之上的最高峰,其有5處制高點,分別爲東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處台頂的海拔高度均超過2500米,其中以海拔2882米的東台最爲著名。

與海南五指山相比,這裏的小五臺山,無論從形狀而言,還是從功能來看,它都更符合《西游記》中的五行山。

這不由令人感慨:難道作者吳承恩真的抵達過小五臺山?

04 五行山的其他說法

當然,以上僅爲一家之言。關于小說中“五行山”的本來面目,也有人提出過其他看法。

比較有意思的一個方向,是從《西游記》中的地理位置入手。原著第十三回,劉伯欽對唐三藏說道:“此山喚做兩界山(即五行山)。東半邊屬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的地界。”

韃靼昔日爲突厥的附屬部落,在它與大唐的交界處,即爲今天的青海一帶。而距離小說中“劉家莊”不遠之地,有一座位于祁連山脉東南處的達力加山。

在藏語中,它有“神山”之意。而巧合的是,距離達裏加主峰不遠處,也有一個“五山池”,周圍有五峰聯立。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達力加山及祁連山位置示意

另外,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縣的一處4A級旅游景區,也名爲五行山。相傳發明圍棋的箕子,曾于此處觀察星象,幷與周武王談及陰陽五行,從而給後世帶來了五行文化。

壓孫悟空的那座五指山,在哪?-字遊文化
箕子與周武王的對話提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來源.Pexels

當然,如果把要求再降低一點,海南五指山的確蠻符合條件。可這麽一來,廣東的梅州市、河源市,河北的邢臺市、承德市以及四川的廣元市,其實都是有五指山的。

反之,若是提高要求,太行山主峰上的小五臺山,恐怕是最符合原著的“五指山”了。

-END-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在沙漠博物館裏,我被郊狼和野猪圍觀了
上一篇
廣東辣,人菜癮還大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