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

wordtour
3周前十方遊蹤
42 0 0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環行星球 ID:huanxingingqiu,文/翠微山王·二狗

多年前,我從塔什庫爾幹出發,過境紅其拉甫關口,乘坐國際大巴一路向南,汽車穿行于群山之間,來到了常在新聞裏出現的巴控克什米爾,我們一行人計劃沿著喀喇昆侖公路一路向南到達伊斯蘭堡,再從拉合爾回國。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相對于大部分游客在罕薩河谷就原路返回,我們此行的時間更加充裕。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喀什-塔什庫爾幹-紅其拉甫-吉爾吉特-伊斯蘭堡,主要陸上通道

整個罕薩河谷在沒有喀喇昆侖公路之前,僅有幾條羊腸小道通往外界,冰川融水孕育出豐饒的谷地,遍布農作物和各種果樹。

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得當地個別家族中保持著藍色眼珠和南歐面孔,有人猜測這可能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後留下的希臘人的後代。但罕薩古堡看門大爺又告訴我,他們祖先是從中國遷徙過來的。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和孩子們踢球

傳說這裏的風景啓發了宮崎駿,以此爲靈感,創作了巨著《風之穀》,因此這裏也被不少日本游客稱作“風之穀”。而印度的拉達克,據說啓發了另外一巨作《天空之城》,所以這邊有不少日本游客來朝聖。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罕薩河谷 遠眺古堡

幾天後我們前往吉爾吉特,這裏是克什米爾北部經濟、交通中心。東北沿罕薩河谷經中、巴邊境的喀喇昆侖山口可進入中國新疆。

作爲古印度貴霜帝國(KUSHAN)的一部分,佛教曾在吉爾吉特興盛一時,行脚僧們來往于印度中國之間傳播佛法,法顯和玄奘是其中最知名的兩位。

唐玄宗時高仙芝所征“大小勃律”中的“小勃律”即今天的吉爾吉特,“大勃律”即今天的巴爾蒂斯坦。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罕薩河谷

我們請罕薩的embassy酒店老闆幫忙預定了吉爾吉特的酒店,包車也提前安排了,早上就慢悠悠地收拾好細軟前往吉爾吉特。

相對于之前的路段,吉爾吉特更像城市,不過規模和國內西部一個小縣城差不多。不過在北部克什米爾,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作爲北部克什米爾的戰略要地他們也有飛往伊斯蘭堡等地的國內航綫。因爲位置特殊個人覺得軍事意義更大于民用。

到了吉爾吉特終于能辦理巴基斯坦本地的電話卡了,不過可能因爲在北部山區,所以4g的卡,在這邊只能e網,通信公司爲zong,據說是中國移動控股的公司。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吉爾吉特的拉麵館和汽車站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吉爾吉特繳獲展示的印軍直升機

在吉爾吉特休整1日後,我和同伴要前往fariy meadow。因爲在fariy meadow營地可以直面南迦帕爾巴特峰,我們計劃在這裏小住,再花時間徒步到達base camp營地。

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是世界第九高峰。攀登死亡率極高,被稱爲“殺手山峰”攀登難度堪比著名的k2。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從營地遠眺南迦帕爾巴特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我們的包車是一台八手三菱軍用jeep,山路很窄,如果兩台車只能一前一後上,匯車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路很爛。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圖二是從車上回望來時的路。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後半程汽車不能到達需要徒步上山

這裏相對于熱門的k2顯得比較落寞,每年除了專業的登山隊,基本上沒有什麽游客。

2013年巴基斯坦塔利班對登山營地的外國登山隊進行了恐怖襲擊,殺死了11名中國、美國、俄羅等國登山者。登山家楊春風先生不幸殞命于此。所以在我們去的之後這一帶一直有武裝警察巡邏。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前往南迦帕爾巴特 持槍的售票員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我們的營地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南迦帕爾巴特峰下冰川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南迦帕爾巴特峰

從南迦帕爾巴特下撤後,我們在吉爾吉特休整。

今天一早和同伴早起,乘坐班車從吉爾吉特前往伊斯蘭堡,這趟車早上8點30出發,要第二天淩晨2點才能到達伊斯蘭堡的衛星城拉瓦爾品第,大概18個小時的樣子,好在車比較大,後排一直沒人,我直接躺平。

這條路綫會沿著印度河流域一路向南,因爲要路過一些敏感地區,比如拉登故居,所以除了車上售票員大哥持槍外,路上還有七八個檢查站,部分路段檢查站還會派車武裝護送。

一路下去了七八次登記,好在警察都非常友好。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我們前往伊斯蘭堡的大巴,後來途中加油站休息發現車身有彈孔,大概是很久之前被襲擊過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印度河流域-吉爾吉特河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喀喇昆侖公路 紀念烈士陵園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一路持械護送我們保護我們的警察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給我玩槍的售票員大哥

到達伊斯蘭堡,除了游覽市區景點以外我决定去拜訪伊斯蘭堡城外的小城-塔克西拉,轉了三趟車終于到達。

一個人在塔克西拉轉了半天才返回伊斯蘭堡,期間認識了一個巴鐵,教我用本地的打車軟件,這下又方便了很多。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費薩爾清真寺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清真寺拍照的人門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來參觀的女生們

白沙瓦旁邊的開伯爾山口是巴基斯坦、阿富汗兩國間唯一適宜通行的關隘,亞歷山大當年就是從這裏進入印度次大陸,自古以來即爲中亞、南亞戰略要地。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白沙瓦曾一度成爲反蘇聖戰者的政治中心。而911之後由于各種恐怖襲擊這裏一度是全世界最不安全的城市。

我們從伊斯蘭堡出發後4個小時候終于到達白沙瓦。下車後先去dawoo商務車公司買好回程的票,然後去了趟白沙瓦博物館,接著老城逛游。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前往白沙瓦的路上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祖傳電工才能修好的電綫杆

白沙瓦老城裏面一派祥和,但是旁邊的紅堡是進不去的,目前是巴基斯坦軍方控制。

老城持槍警察反而不多,這裏傳統小吃很多,我是第一次來南亞地區旅行,很多還叫不上名字,只能敞開胃口多多嘗試。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白沙瓦紅堡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白沙瓦老城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老城金店一條街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老城裏熱情的商販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小販們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笑容燦爛的小吃攤主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賣水果的老人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好吃又不知道名字的甜點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白沙瓦老城內的清真寺

從白沙瓦返回伊斯蘭堡後,下一站就是拉合爾,全程高速公路,大巴乾淨舒適,服務也很好。

拉合爾曾經是莫臥兒帝國首都。也被稱作“巴基斯坦靈魂”,拉合爾由建于阿克巴時期的舊城和其南部的新城組成。舊城由7米高的紅色磚石城墻圍繞,建有l4座城門,城墻外蜿蜒著護城河。

東部朝印度德裏方向的城門叫“德裏門”,而德裏紅堡朝向拉合爾方向的正門則取名“拉合爾門”,這昭示了這印巴之間數不清,理還亂的淵源。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拉合爾街頭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早餐小販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街頭的打盹的老頭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拉合爾老城 德裏門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瓦齊爾汗清真寺,波斯式莫臥兒清真寺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瓦齊爾汗清真寺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拉合爾老城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巴德夏希清真寺 據說可供10萬人朝拜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清真寺前玩耍的兒童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拉合爾古堡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拉合爾古堡 內的孩子

除了拉合爾的老城以及各大清真寺,我們還去了拉哈爾城外的瓦加,一睹非常著名的降旗儀式。

瓦加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邊界上唯一有道路相連接的地點,位在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則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合爾兩個城市之間。

瓦加原本是一個村子,于1947年8月印巴分治時,用以作爲兩國邊界的雷德克裏夫綫從中而過,因而分屬獨立後的兩國,東半部屬于印度,西半部屬于巴基斯坦 ,此地舉行的“瓦加-雅達瑞邊界降旗典禮”可謂聞名于世。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降旗儀式 國父真納以及儀仗隊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呐喊的鼓手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獨腿的旗手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猶如鬥鶏一樣的儀式,先開始單挑,印度那邊也在進行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單挑完了,然後搖人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搖完人後列隊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字遊文化
同儀仗隊的合影 黑鐵塔一般

從印巴分治開始,每天早晚在瓦格赫口岸的印巴邊境部隊就開始了互相較勁般的口岸關閉降旗儀式。雙方軍人都爲了讓自己踏步的聲音高于對方,而將脚儘量提高又重重落下。用響亮的皮鞋叩地聲來顯示本國的軍容風貌。而印巴特色的軍服頭上的裝飾仿佛一個鶏冠,兩名印巴士兵互相較勁仿佛兩隻雄鶏在互相對峙。

儀式最後,在“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兩國軍人一握手,然後迅速關閉兩國口岸,降下兩國國旗。看似隆重、緊張的場面,因過于誇張而帶上了些許幽默的成分,在雙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也不愧爲一種娛樂,這一獨特的景觀每天都會上演,下次去,還給再看一遍!

-END-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香榭麗舍大道:隱秘的過去與變動的未來
上一篇
穿越上千次黑暗,她爲何如此著迷于洞穴探險?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