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

wordtour
3周前十方遊蹤
52 0 0

本文轉載自九行公衆號(ID: jiuxing_neweekly) 作者:黃加寶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中國跑得最快的男人蘇炳添說要跑到內蒙古的蒼茫草原度個假,老藝術家也覺得那邊有個地方該出戲了——

如果你細心留意便會發現,在北京中軸綫正北方稍偏2°的夾角上,藏著一座幾乎被世人遺忘的都城,這座都城,曾經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元朝的“心臟”。

如今,這個地方叫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蘇神想到內蒙古旅游放鬆 / 微博

這或許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中國古都,在輕聲囈語的白雲、山坡、草原和牛羊面前,你很難想像這裏曾經是13世紀的“世界中心”,還曾是一座集草原文明、東方文明和歐洲文明于一體的大都會。

當成吉思汗的鐵騎踏遍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後,西方商人馬可·波羅便循聲而至,他誤認爲忽必烈所在的元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正藍旗境內)是東方古國的核心,把這座城的所見所聞一股腦地扔進了《馬可·波羅游記》。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 圖蟲

其實,他的理解也沒錯。哪怕在忽必烈把都城遷往大都(今北京)後,上都也一直作爲“夏都”存在。每年的冬夏,元朝皇帝便像候鳥般往返于兩座都城之間,如無意外,穿越回700多年前,忽必烈這個時候還在錫林郭勒避暑當中。

當我們走進草原,又怎可遺忘這座都城?

01 蒼茫草原下 被遺忘的中國盛世

13世紀,《馬可·波羅游記》有這樣一段關于城市的描述:“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皆塗金,繪種種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人心目。”

這座都城,指的幷非元大都(今北京),而是元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境內)。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元上都遺址

當時的元上都處于一個什麽地位呢?

這麽說吧,當時世界上最大、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是以忽必烈所建的元朝作爲宗主國的。而忽必烈在中軸綫建了兩座都城,一座是元大都,另一座就是元上都。兩座都城共同拱衛了元王朝,是爲“兩都制”。

元人形容上都的位置:“控引西北,東際遼海,南面而臨制天下,形勢尤重于大都。”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動畫復原的上都城 / bilibili@二驢說

忽必烈沒有絲毫怠慢這座都城:長達8000多米的城垣、60餘所官署、將近200座寺廟,鼎盛時期這裏的常住人口達11萬人;四通八達的驛站,又打通了西亞、漠北和中原的脉絡,令這裏成爲“草原絲綢之路”的起點。

每逢春夏秋三季,大批從阿拉伯、波斯、突厥來的商人在元上都做貿易,其中還不乏羅馬教皇使者和印度僧侶來此傳教授經。元代著名詩人貢師泰在《灤河曲二首》中所載,“椎髻使來交趾國,橐駝車宿李陵地”,說明當時甚至已有越南使者來到上都。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元上都曾經無比繁榮

馬可·波羅也在這一時期來到元上都,他立即被這座建在草原上的國際大都會迷了眼。

大理石造的宮殿、鍍金的房間、肥沃的草原牧場、各種奇珍异獸、往來的异國商客……“大而且富”,是馬可·波羅對上都城的第一印象。後來,他成爲忽必烈“兩都巡幸,百司陪侍”的一員,便把在上都所見的飲食、地貌、風俗、歌舞一幷記錄在《馬可·波羅游記》當中,這本書在西方世界産生了極大的影響,以至于他們至今仍用“Xanadu(上都)”一詞描繪如仙境般的地方。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被壁畫記錄下來的元上都 / 圖蟲

在元上都,你很容易感受到盛世之下對外來多元文化的包容。

佛廟、道觀、孔廟在城內觸目可及,人們信奉著不同宗教,共同討論著儒學和蒙古學。可以說,元上都見證了元朝中外交流最頻繁的時期。

只可惜,上都的繁華幷沒有持續太久,便在朝代更迭的戰爭中戛然而止了。但草原上的風沙幷未掩埋過去,在內蒙古錫林郭勒正藍旗上都鎮閃電河畔附近,依然能通過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元大都遺址,來用力想像這座城700多年前的輝煌。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元上都遺址 / 圖蟲

今天的錫林郭勒盟,也早與這座都城無太大關係了。它由錫林浩特、二連浩特2個市,1個多倫縣和9個旗組成,它的故事,要交到清朝去重新書寫,但通過錫盟的風貌,我們依然可以豐盈對元上都的想像。

02 中國人的避暑天堂該換換口味了

忽必烈很愛上都。愛到什麽程度呢?他一年裏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都待在上都:每年4月份,忽必烈就携隨從百官到上都避暑、狩獵、處理下公文和開開會,直到八九月份天凉了才離開。

這種候鳥般的日子,在他的一生中都樂此不疲、雷打不動。

以至于後來歷代元朝皇帝都按這個時間表作息,是爲“兩都巡幸制”。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忽必烈每年都要到這裏過夏

除了因爲忽必烈對上都有很深的情結外(他爺爺成吉思汗從錫林郭勒草原發起,他自己在此登基成爲“大汗”),他實在是無法割捨下這裏的草原風光。

你且看,《口北三廳志》所載,“上京之東五十裏有東凉亭,西百五十裏有西凉亭,其地皆饒水草,有禽魚山獸,置離宮巡獵至此,歲必校獵焉”。

不得不說,忽必烈們實在太會享受了。錫林郭勒的夏天凉爽如斯,站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活絡活絡身子骨,當年金戈鐵馬的那種豪情壯志瞬間就回來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連忽必烈都難以割捨的草原風光 / 視覺中國

老藝術家一直想不明白,像錫林郭勒這種避暑天堂怎麽還沒被挖掘出來?它就在北京的“頭頂”(正北方),從北京坐飛機到錫林郭勒,不過一小時。要知道,連元朝皇帝當年走驛道也要22天呐。

錫林郭勒盟的首府錫林浩特,是被“錫林河”孕育出來的。當它流經錫林浩特市的時候,九曲連環,猶如“水走龍蛇”。當年成吉思汗看了就說:“此處造化神工,碧水青山,必成繁盛之勢。”沒承想,一語中的。

“先有廟,後有城”說的就是錫林浩特。

清朝年間,在此地的額爾敦山下興建起一座貝子廟,僧侶人數與日俱增竟達2000人,往來的商人乾脆在此設點經商,于是後來就逐漸形成了以錫林浩特爲中心的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錫林河和貝子廟都是如今錫林郭勒的源頭 / 圖蟲

但在錫林郭勒,最被期待的是草原風光。你或許有所不知,在錫盟,草原幾乎占了90%,光是近20萬平方公里的錫林郭勒大草原,就差不多相當于整個英國的面積。

站在草原之上,你才明白什麽真正抵得上“遼闊蒼茫”這四個字。整個草原上最美麗的烏珠穆沁草原,那可被稱爲“天堂草原”,穿著蒙古袍的牧人、成群的牛羊、彎曲的溪流,仿佛穿越了幾個世紀出現在你的眼前。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錫林郭勒大草原 / 視覺中國

在錫林浩特南側,還有一座“國內唯一火山地貌與草原景觀結合”的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質公園,由平頂山和鴿子山組成。

平頂山,像所有的山頂都被平整削去一般,你很容易被這些不一樣的火山迷住。實在太特別了,這些地貌都得經過數百萬年的噴發、抬升、沖刷才沉澱出如今的樣子,不得不嘆服這大自然的手藝確實好。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火山地貌與草原地貌結合的地質公園 / 圖蟲

最後,我還想說說渾善達克大沙漠。相信北京人都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了,現在誰也別駡了,它已經從人人喊打的“北京沙塵暴源頭”,化身爲“塞上江南”。

只有治沙人才懂其中的辛酸,23.35%的森林覆蓋率、41%的草原植被覆蓋率早就讓渾善達克大沙漠成了畫風最清奇的沙漠。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渾善達克大沙漠 / 圖蟲

03 馬奶酒裏見英雄

在錫林郭勒,你最容易感受到純正的蒙元文化,因爲這裏就是它的發祥地。人們默契地遵循著世代沿襲的生活軌迹,時光仿佛在他們身上凝固,從飲食上便可見一斑。

錫林郭勒人以“馬乳”爲尊,從元代便如此。且看馬可·波羅的描述:“汗與其族皆飲此類牝馬之乳, 他人不得飲之。”“每年八月二十八日,宜灑乳于地,俾地上空中之神靈得享。”過去的馬奶,只有大汗和神靈才可以享用,普通人還碰不著。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錫林郭勒人向來以馬乳爲尊 / 圖蟲

等緩過神來,馬奶酒已經成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精神寄托”。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沒有馬奶酒,就沒有內蒙人。”對于他們來說,過去的天下是從馬背上打出來的,英雄是從馬奶酒裏喝出來的。

沒有人能說清楚馬奶酒是何時出現的,仿佛自他們有記憶之日起,就有了馬奶酒。《漢書·禮樂志》載:“以馬乳爲酒,撞挏乃成也。”

過去草原上的牧民把灌滿馬奶的皮囊背在身上,靠體溫和馬背顛簸的原理發酵,馬奶酒便成了。如今發酵馬奶酒,要以人手上下挏數千下,才得到一碗“白玉瓊漿”似的馬奶酒,飲之,甘潤生津。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馬奶酒

草原上的食物,以肉、奶爲主。一碗馬奶酒,又怎能不配上豐腴的肉食?

有吃慣羊肉的老饕已經蠢蠢欲動,放出豪言:“中國最好吃的羊肉在錫林郭勒。”細想之下,這句話也不全是空穴來風。錫盟的羊類畜牧占了90%,烏珠穆沁羊和蘇尼特羊早在全國和中東地區打響了名堂。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錫林郭勒的羊,一看就很好吃

在水草豐沛的錫林郭勒大草原,那頭羊一看就很好吃。多汁不膻、肉質肥嫩,咬下去,味濃郁而獨特,香氣鎖在口腔久而不散,這些都是打在錫林郭勒羊身上的標簽,無論是手抓羊肉還是烤全羊,都是草原一絕。

錫林郭勒人吃肉,也絕不小家子氣。最好是一大盤肉端上來,一手抓著骨頭,一手用蒙古尖刀剔著吃,再仰頭飲酒,肉香和酒氣不停地在嘴裏纏繞,實在得勁兒。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救命,隔著屏幕都聞到了香氣

但最治愈錫盟人的,可能還是“蒙古早茶”和潮爾道。沒錯,在錫林郭勒也有早茶文化,看了之後你只能直呼:豪橫。

鍋茶、奶米茶、黑茶任君選擇,手扒肉、牛窩骨、羊肋骨一字排開。一頓早茶,便把錫林郭勒的奶文化、茶文化、肉文化全囊括在一起,游牧人的生活,也早已在這些氤氳的茶氣裏化開了。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這片古老土地上的音律,潮爾道

錫林郭勒人的精神不只寄托在飲食裏,還有潮爾道。這種模仿風吹過高山的靡靡之音,也被認爲最早來源于元上都。潮爾是爲“和聲”,道即爲“歌唱”,從蒙元以來,已在草原上傳唱了幾個世紀。

如今,硝烟、繁華均俱往矣,錫林郭勒重新以“中國馬都”的身份出現,可不是麽,在“中國禦馬之鄉”太僕寺旗還集中著草原上最多的世界級名馬,連續舉辦6届“中國馬術大賽”,錫林郭勒的實力也不是蓋的。

錫林郭勒:忽必烈的避暑天堂-字遊文化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

在元上都消失在這片草原的數百年後,錫林郭勒人的日子雖然過得平淡,但你細看,他們從不缺當年馬背上的豪情壯志。

-END-

參考資料:

1.《中國影像方志》 內蒙古錫林浩特篇2.去元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度夏 澎湃新聞

3.馬可波羅筆下的元朝盛世,原來被埋在這 常跑跑

4.羅新:從大都到上都,走元朝皇帝走過的路 羅新

5.上都遺址的歷史價值和上都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殷繼紅本文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穿越上千次黑暗,她爲何如此著迷于洞穴探險?
上一篇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1天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2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6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浙江最低調的寶藏城市,金庸都饞到了
南下克什米爾,我的目標是伊斯蘭堡!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