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

wordtour
1月前十方遊蹤
70 0 0

文轉載自九行公衆號(ID: jiuxing_neweekly) 作者:盧修遠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幾次去滿洲里,除了第一次是連著呼倫貝爾草原一路走馬觀花的旅行,其他都是爲了從國際客運中心出境去俄羅斯。

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秋天,下火車之後直接打車去滿洲里國際客運站,買了92塊錢的大巴車票,去國境另一側的俄羅斯邊境小城後貝加爾斯克,在那裏坐上俄鐵,進入遠東、進入西伯利亞。

擁擠、繁忙、多語言交雜,甚至吵吵嚷嚷的場景,是屬￿這樣一座邊境城市最基本的日常。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滿洲里的俄羅斯式建築/ 圖蟲創意

滿洲里和後貝加爾斯克很近,但那時坐國際大巴到對面的火車站,用了近四個小時,幾乎全部用在了清關上,國內這邊很快放行,但俄羅斯陸路清關要求行李全部開箱。

前面的俄羅斯大爺大媽一人三四個蛇皮袋,先過安檢機再開包,袋子裏大把中文包裝的牙刷牙膏和拖鞋掉出來,大概都是做點倒賣生意,來中國進貨的,他們中的有些互相認識,找準時機沖過來插隊把蛇皮袋塞進安檢機,懂點俄文的中國大叔出來制止,幾個人就在安檢機前吵了一會兒。

到了後貝加爾斯克的火車站,我問那個大叔是不是去旅行的,他說他在西伯利亞倒騰木材,定期就要這麽跑一趟。

這樣的畫面對于一個旅行者而言,已經顯得很遙遠。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疫情之前,滿洲里是一座熱鬧的邊陲之城/ 圖蟲創意

今年6月中旬,滿洲里邊境旅游區正式恢復對外開放,這座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經過兩年多的安靜,重新熱鬧起來。

南來北往的人們在這裏停留、旅行、貿易、中轉。幾年前遇到的那隊俄羅斯大爺大媽,大概很快就又有便宜的牙膏牙刷、臉盆拖鞋可用了。

01 俄國風,還是蒙古風?

很多人來滿洲里旅行,都是連著呼倫貝爾草原、根河濕地、室韋俄羅斯民族鄉一起,沿路來看中國最大的國門,感受邊境綫上的俄式風情。

也有人下了飛機或火車,直接打車去國際客運中心,向著國境以北的地方繼續前行去往俄羅斯。

滿洲里西郊機場很小,看起來和一個汽車站差不多,每天出入機場的是從五湖四海來的游客,以及往返于中俄兩國的忙碌商人。

這種南來北往、行色匆匆的日常,已經斷斷續續被影響了兩年多,在疫情之前,這裏是一個熱門的旅行目的地,無論城市風情還是自然風光,滿洲里都有一種多元的層次感。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滿洲里有層次豐富的風景

它是呼倫貝爾平原到大興安嶺的過渡區,所以在它的四周,包圍著森林、湖泊、河流和草原,它是中國、俄羅斯、蒙古三國的交界地帶,因此擁有了三個國家的人文風情。

滿洲里的原名是霍勒金布拉格,蒙語意爲“旺盛的泉水”,是清政府的邊境哨所卡倫的所在地,沙俄時期,東青鐵路修到了霍勒金布拉格,作爲入中國的第一站,這裏被俄國人命名爲滿洲里亞,漢語譯作滿洲里。

頂著邊陲城市的標簽,滿洲里從不缺少自然風光,這裏是邊防公路的起點,沿著額爾古納河修建的公路,穿行在一馬平川的草原中央,如果是自駕旅行,可以沿著公路開車去黑山頭,看呼倫貝爾地區壯美的日落。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駕車去黑山頭,可以看到廣袤的草甸上宏大的日落/ 圖蟲創意

當然也可以沿額爾古納河坐船,從滿洲里經過恩和到室韋,路上有大片的麥田,到了秋季收割的時節,順著界河向東,穿過中俄友誼大橋,室韋俄羅斯民族鄉就在不遠處,對岸是俄羅斯的小鎮奧羅奇。

在滿洲里市區的北湖公園,飛鳥是沒有國境綫概念的,所以在這裏經常看到從國界的另一側飛來的俄羅斯白鷺和天鵝,到了晚上,湖面會倒映出城市的燈光夜景。

當然,屬￿滿洲里最熱門的標簽還是與俄羅斯相關的人文和邊貿風景。

地標性的套娃景區,其實是一個俄羅斯特色的公園,30米高的全世界最大的套娃雕像,仿照俄羅斯克里姆林宮、聖瓦西裏升天大教堂、芭蕾劇院等建造的俄羅斯建築群,同樣色彩繽紛的洋葱頭,給人一種置身莫斯科紅場的感受。套娃廣場裏還有俄羅斯美食區,在不能出國的日子裏,給游客帶來了异域的體驗。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套娃廣場上的建築,會給人置身俄羅斯的錯覺/ 圖蟲創意

對于大多數游客而言,來滿洲里的重頭戲是國門景區,在邊境遼闊的草原之中,矗立著中國最大的國門,自沙俄修築的鐵路與對面的俄羅斯國門形成了明顯的對比,這裏也是41號界碑的所在地。

火車軌道從國門下方穿過,中俄的鐵路軌距不同,所以往返的火車都要在這裏經歷換軌,登上國門就能看到三條軌道的寬度變化。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進入國門內部,可以清楚地看到對面俄羅斯的國門/ 作者供圖

進入國門內部,坐電梯上樓,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對面的俄羅斯小城後貝加爾斯克,與滿洲里的恢弘感不同,後貝加爾斯克顯得有些破敗,用望遠鏡看出去,低矮的房屋墻皮剝落,小路上偶爾能見到零星的俄羅斯人。

如果從這裏出境,從後貝加爾斯克的火車站回望滿洲里,在逐漸拉開的距離下,依然能够感受到國門的恢弘。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從後貝加爾斯克的火車站回看,依然能感受到國門的雄偉/ 作者供圖

邊境城市本就有一種天然的包容氣質,而滿洲里地處許多地理意義上的過渡,包容感更加强烈,風景的層次感也豐富。

02 中國最大陸路口岸的“特殊履歷”

滿洲里的身上有很多特殊的地理知識。

作爲隸屬于呼倫貝爾市的縣級市,滿洲里下轄五個街道一個鎮,同時代管了扎賚諾爾區,在我國的行政區劃當中,地級市可以下轄或代管縣、區、旗,而滿洲里代管扎賚諾爾區,意味著縣級市管理了縣級區,它是全國唯一的特例。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彩色的邊陲小城有很多地理“特例”/ 圖蟲創意

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這座城市是全國最高配的縣級行政區。

其實關于行政區劃,滿洲里的特殊履歷可不止這一點,作爲一個地處內蒙古自治區的城市,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間,曾有十年歸屬黑龍江省。

作爲歐亞大陸橋最重要的國際大通道之一,它是我國通往俄羅斯、通往歐洲最重要的陸海聯運通道,這座城市的意義自古以來就很特殊,這裏承載了中俄60%的陸路貿易,記載了新中國初期外交的歷史。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滿洲里口岸,是亞歐大陸橋上重要的通道/ 作者供圖

從2011年首列從重慶出發去往德國杜伊斯堡的列車開始,中歐班列已經開通了十餘年,中國的電子元器、陶瓷、茶葉、食品、服裝,順著東部通道經過滿洲里,在漫長的火車綫上行進于歐亞大陸,到達了20多個國家、180多座城市。

在國門景區的火車頭廣場,蘇聯製造的鐵軌上方是行駛于中蘇大地上大半個世紀的火車。這裏還陳列著1861號蒸汽列車,這是新中國通往蘇聯的第一班國際列車。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編號1861的蒸汽火車,記載著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段歷史/ 圖蟲創意

在數十年後,這段通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鐵路也成爲了全世界旅行者心中的史詩之路,從北京始發的K19國際列車經過東北,在滿洲里換軌、出境,穿過遼闊的西伯利亞去往莫斯科。

如果覺得K19的票價貴,滿洲里也給了另一種選擇,可以去國際客運中心,買92塊錢的國際大巴票去國境綫以北的俄羅斯小城後貝加爾斯克,大巴會直接把乘客送到後貝加爾斯克火車站,從那裏坐便宜的俄鐵進入俄羅斯腹地。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列車離開滿洲里,向俄羅斯國門駛去

滿洲里不僅僅是屬￿旅行者的,用這樣的方式出境,能够真切地體驗到城市的層次感,從中國赴俄打工的工人、來做木材生意的商人、穿越邊境來中國購買物美價廉商品的俄羅斯人,倒賣小工藝品的大爺大媽,都靠著92元的國際大巴往返。

最大的陸路口岸、恢弘的國門,用望遠鏡放大看,都是屬￿兩國居民普通的生活日常。

03 邊境綫上的繁華與落寞

滿洲里的夜色是夢幻的。

到了晚上,城裏的建築都會亮起金色的燈光,城市倒映在北湖公園,滿目歐式風情,許多到過滿洲里的游客都說,這裏擁有可以媲美外灘的迷人夜色。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滿洲里的夜景

如果不是地處邊陲,它應該就是一座慢節奏的浪漫小城。

然而,當游人順著綏滿高速或S203省道一路向北,經過盛夏漫山遍野綠意的草原,道路在此處設卡,再往北就是國境以外了,在這裏可以真切感受一種超出尋常小城的層次感,居住著漢族、蒙古族、俄羅斯族、鄂倫春、鄂溫克等20多個民族居民的城市,因此擁有了多元的文化、多樣的語言和各式各樣的美食。

在不用出國的情况下,這裏的俄餐是最正宗的了,紅菜湯、炭烤盤腸、魚子醬、土豆牛肉,在滿洲里,到處都可以找到俄羅斯餐廳。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在滿洲里很容易就能找到正宗的俄餐/ 作者供圖

別忘了這是一座內蒙古城市,擁有遼闊的大草原,距離蒙古國也僅一步之遙,烤羊腿、蒙古奶茶、手扒肉足够大快朵頤。

臨著呼倫湖,滿洲里的魚蝦種類非常豐富,新鮮捕撈上來的,馬上就可以做成“全魚宴”,滿滿一桌用各類烹調方式製作的魚肉,清蒸、紅燒、煸炒,如果吃膩了牛羊肉,可以來品嘗一次滿洲里全魚宴。

越過大興安嶺,就到東北了,滿洲里的生活飲食習慣,在很多方面與東北相近,所以東北菜也是這裏重要的菜系,來不及去東北的話,在這裏也能够吃到正宗的鍋包肉、溜肉段、地三鮮。

包容一切的邊陲之城,在豐富的美食、華燈璀璨的夜景背後,作爲國境綫上的重要關口,也承載了太多的責任,無論是數十年來不間斷的跨國運輸,還是肩負展現最大陸路口岸面貌的職責,從沒有一刻懈怠。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國門第一哨,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護著國家的邊境綫/ 圖蟲創意

內蒙古的邊防綫漫長,在滿洲里國門的附近,矗立著一座名爲“國門第一哨”的哨所,邊防戰士在這裏守衛邊境綫數十載,保衛邊境的安全。

放眼此刻,疫情期間作爲國境的守衛者、防輸入的重要一環,滿洲里面臨了數次嚴峻的疫情。用中俄蒙三國語言標注的商店也曾大門緊閉,挨家挨戶的商販都說得一口流利俄語的街道也曾變得空曠,街頭行色匆匆的俄羅斯面孔很難再找到,那些日常已經中斷了兩年多。

不僅是跨國貿易,還有邊境的旅游業,在起起伏伏的疫情之下,也停滯了許久,所有遼闊的風景、浪漫的夜色,都在守衛者肅穆的責任中變得厚重而宏大。

6月18日起,滿洲里市邊境旅游景區恢復對外開放,國門與界碑,套娃廣場終于又有了游客的身影。今年上半年,從滿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數量增長了三成,地處廣袤草原的“東亞之窗”,在這個熾熱的夏天慢慢恢復了熱鬧。

無論是常住在這裏的居民、專門趕到滿洲里旅行的游人、從事商貿工作的商人、把這裏作爲中轉站的國際旅行者;還是從這裏進出的中歐班列、國際大巴,滿洲里守衛在邊境綫上,聽著南來北往不同的語言,年復一年。

中國最具异域感的城市,是這裏-字遊文化
△ 滿洲里正在逐漸恢復往日的熱鬧/ 圖蟲創意

《在遙遠的地方》裏唱:“雲霧飄揚,微風輕輕拂過掀起麥浪,親愛的故鄉,草原的小丘旁,你時刻懷念著我。”

遙遠邊疆也像歌裏唱的那樣,在肅穆的責任、輝煌的夜色裏,寄來了珍貴的消息。

-END-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江揚:火龍舞月
上一篇
要想參透意大利的浪漫,來看這十個地方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中國最會嘮的大爺,都坐在這兒了
2周前
中國最大的西梅縣城,甜翻了
2周前
最會吃魚的地方,不在沿海
2周前
剛剛謝幕,埃及電影正在崛起!
2周前
這座遍地是“金”的小城,香爆了
3周前
相关文章
中國最會嘮的大爺,都坐在這兒了
中國最大的西梅縣城,甜翻了
最會吃魚的地方,不在沿海
這座遍地是“金”的小城,香爆了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222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