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揚:太空幷不遙遠
本文首發于香港《大公報》2022年9月26日
這一刻,誰見到了,都會熱泪盈眶,在心裏飄起一縷溫情脉脉的牽挂,甚至還會升起一股美好、神聖幷且可以感動自己的豪情。
我們的航天員却默然轉過身去,走進太空艙。
這一轉,就是地下天上。
浩瀚的太空,已經數回迎來了中國人的身影。此時,深邃的宇宙裏,每一顆星星都在深情凝視;廣闊的大地之上,億萬雙眼睛都在舉頭仰望。
俯瞰人類賴以生存了一萬多年的家園是什麽樣子呢?地球靜謐而美麗得極易使人産生錯覺,甚至難以分辨眼前到底是陸地上的燈光亮起,還是滿天的璀璨繁星。只見太陽從眼前升起,光芒萬丈。
那年,楊利偉第一次從太空返回陸地,就吸引我把目光投向廣袤無垠的太空。
其實,古人們從很早就已經開始仰望太空了。
月亮你會移到何處?是否還有另外一個人間?辛弃疾大膽的猜測和不斷地提問,引發出古人無限的遐想。這裏的月亮落下?那邊的月亮是否剛剛從東方升起?又是誰“系”住明月在天上高高懸挂?
更有屈原把我們從浪漫引向理性,早在2300多年前,就發出了上下求索的天地叩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幾千年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碰撞出歷史與現實的沖天火花。以“天問一號”命名的中國首次行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後,我的人生目標又多了一個:去文昌看火箭發射!
飛機抵達海口時,哥哥的好友林生從文昌開車來接機。曾經出差海南幾次,却從沒有在文昌停留。火箭發射場選址在有2100多年歷史的古城,這其中究竟有多少奧秘?
全程參與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選址和規劃的林生,一邊開車一邊說起航天發射場的前世今生。這位土生土長的公務員如數家珍,對文昌的熱愛溢于言表。我被“掃”了一次“航天盲”。
這裏是我國最靠近赤道的地方。從航天的角度看,發射場緯度較低,向東發射火箭,就能利用地球自轉的附加速度,助力衛星入軌。三面環海的文昌,發射火箭的方向即使在1000公里範圍內還是海域,墜落的殘骸也不容易造成意外。
已經見證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火箭首飛及一系列重大航天發射任務,幷成功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太空的文昌航天發射場,2022年7月,又將“問天實驗艙”發射升空,順利對接“天和核心艙”,讓正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感覺在軌道上執行任務輕鬆了許多。
海島的天氣說變就變。清晨,樓下椰樹林的枝葉上,波光流轉。一場盛大的雨水,撲在樹上,撲在屋檐上,最後連陽臺也鋪滿了水。這場雨來得真不是時候,今天的火箭還能發射嗎?我問林生。他信心滿滿地說,發射場的天氣預報少有失誤,下午的天氣准會好起來。
從文昌市中心出發,跨過清瀾大橋,沿著一條筆直平坦的大道,來到海南島最東端的海濱小鎮——龍樓鎮。接踵而來的航天大道、航天小學、航天農莊······都是與航天有關的元素。昔日一個默默無聞的漁業小鎮,華麗轉身爲“離宇宙最近”的地方。
巍峨的發射塔架,聳立在大海邊,沒有一點兒遮擋。我一步一脚沙地朝著淇水灣的海灘走去。一浪接一浪的海水,使勁地拍打著水中錯落的礁石。礁石上已經有人架好了相機,這裏是三公里外觀看火箭發射(除了進入發射場)的最好位置之一。

坐在隨風搖曳的椰林下,撬開一個剛剛摘下的大椰子,喝上一口椰子水,好愜意。新鮮清甜的味道,是海島特有的原生態氣息。
來到警備森嚴的哨卡,“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標示牌格外顯眼。除了檢查證件外,還要有發射場的人接應。一個電話,林生的朋友出來引領我們進入航天發射場。

寬闊的路兩邊是大片的椰樹林,上面挂著累累的椰子,却像從來沒有人摘過一樣。曾經一望無際的西瓜地和水稻田裏,“長出”了一座嶄新的現代化航天城,氣勢恢弘的建築好像在默默等待出征。
當初遷走的村子叫“星光”村,村莊和小學的痕迹仍掩映在椰林深處,以一種耐人尋味的方式,講述著脚下這片土地與航天的不解之緣。從航天發射場選址在“星光”之地,蘊含多少巧合?又有多少必然!
朋友說下午五點才去發射場觀禮台,安排我們先到他的房間裏休息。走進一棟宿舍的二樓,長長的走廊上是一間間獨立房。屋裏很簡單,除了書桌、椅子和書架,就是一張單人床,床上橫擺著一條軍用皮帶,還有叠得像豆腐塊一樣的綠軍被。一不留神,那種名爲軍人素養的東西便被叠了出來。
漫步發射場,草木葳蕤的16000畝土地上綠樹成蔭,鳥兒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長征路、問天路、北斗路······路路都有勵志的意味。
傍晚時分,天空飄起了零星細雨。發射場的綠茵草地上擺滿了整齊的凳子,人們期待一鳴驚人的時刻,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那片鬱鬱葱葱的椰林後面。

高大挺拔的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直指蒼穹。乳白色整流罩上,鮮艶的五星紅旗圖案下方,“中國航天”的藍色標識异常醒目。周邊聳立的四個尖塔狀結構,是像“保姆”一樣庇護火箭發射塔的避雷塔。穿過發射塔就是波光粼粼的蔚藍大海。

激動人心的讀秒聲終于從喇叭裏傳出:10、9、8、7、6······人群跟著齊聲倒數,我也放開喉嚨,大聲喊出內心的激動。
倒計時終點,一聲:“點火”!時針指向18時12分。兩公里外的發射塔底部亮出火光,空氣像是被撕裂了,撼天動地的轟鳴裹挾著從大地傳至心臟的震顫。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拖曳著耀眼的尾焰拔地而起,順利將試驗十二號衛星01星、02星兩顆衛星同時發射升空,恍如一個巨大的太陽從我的頭頂上方飛過,飛向那幽遠深邃、浩瀚神秘的宇宙深處。

所有的人都仰起頭來,爲空中那道明亮的火箭飛行軌迹歡呼跳躍。
太空幷不遙遠,它舞動起人類想像的翅膀,騰飛著炎黃子孫永無止境的追問與探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