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

wordtour
3周前食在四方
64 0 0

以下文章來源于地道風物 ,作者董大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沒吃過臭鱖魚,怎麽敢說到過安徽?憑一己之力刷新了一個菜系的存在感,說的就是臭鱖魚!

作爲徽菜裏的當家菜,著名的“非遺美食”,臭鱖魚有著不容置疑的良好出身;作爲重口味的菜品,臭鱖魚同樣是湖南、湖北、貴州等地的日常共享;作爲和臭豆腐、螺螄粉幷列的臭味代表美食,臭鱖魚還是新晋的網紅。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當一條鱖魚成爲了臭鱖魚,它的地位就不一樣了。攝影/方托馬斯

擁有幾百年歷史的臭鱖魚,印刻著古徽州獨特的地理人文。

黃山、天目山、白際山、五龍山……徽州四周都是山。山脉團團包圍,河流穿行,南方的濕潤將徽州滋養得如烟雨中的江南一般溫婉。然而,這裏却不是“魚米之鄉”,粉墻黛瓦的外表下,以山河爲生的徽州人喜歡生猛的重口味。徽商崛起,臭鱖魚得以跨越大山阻隔,從徽州走向全國。臭鱖魚見證了徽商的底色與輝煌過往。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臭鱖魚口味重,愛上它的不止安徽人。圖/視覺中國

對今天的安徽人來說,臭鱖魚既是一道菜、一種味道,更是刻入記憶的文化符號。

01 臭鱖魚≠臭了的鱖魚

徽菜起源于“徽州菜”。以徽州菜打底,融合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誕生了今天的徽菜,將散裝的安徽拼合爲一體。

就連安徽的“徽”,也取自徽州的“徽”。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徽州,貢獻了一半的安徽。攝影/李瓊

今天,徽州(大致除去被劃出去的婺源)已被“黃山市”取代。儘管在曾經的區劃版圖上,徽州也不過十幾分之一的安徽;然而就整個安徽歷史來說,徽州是個無法抹去的存在。

在平原占去大半的安徽,徽州地理條件獨特。環徽州皆山也,在安徽滁州寫下《醉翁亭記》的歐陽修怕是沒有到過徽州,不然他的那句“環滁皆山也”就要被徽州改寫。“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園”是對徽州地形地貌的形象概括。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徽州山環水繞、山多田少,爲了發展農業,歷代十分重視興修堨壩。攝影/方托馬斯

徽州雖然缺糧,但不缺物産。茶葉、竹笋、香菇、木耳、板栗、山藥、石鶏、石魚……靠山吃山的徽州,由于盛産各種山珍,不但豐富了安徽的物産,也奠定了徽州菜的基本食材。至今,說起徽菜的代表,許多人脫口而出的仍是問政山笋、一品鍋……

以雲海著稱的黃山,橫亘于徽州北部,將來自北方的寒流阻隔在外。多雨的氣候,再加上被群山包圍不易驅散的濕氣,把徽州營造成一個雲霧繚繞的江南仙境。天青色等烟雨,也在等鮮貨發酵的味道,在這種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徽州火腿、毛豆腐誕生了。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在徽州人眼裏,徽州火腿的味道是最好的。圖/視覺中國

在徽州方言裏,“鮮腌”與“臭”接近,表達著徽州人對“鮮”的追求。這是一種用鹽腌制,依靠鹽和食物産生化學反應,發酵出的一種味道。以前,新鮮食物不便長期儲存,徽州人養成了“鹽重”的傳統,徽菜的風格也由此奠定。

徽州人愛吃鱖魚,然而徽州幷不盛産鱖魚。對鱖魚的追捧反映了徽州文化裏的江南屬性。“桃花流水鱖魚肥”,作爲江南名魚,鱖魚從唐朝開始,就以極高的頻率出現在詩詞作品中,松鼠鱖魚成爲流傳至今的一道名菜。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作爲江南名魚,鱖魚在國人心中的知名度很高。圖/視覺中國

于是,徽州的鱖魚嚴重依賴“進口”,從安慶、銅陵、池州等地販運。可是,交通不便,一趟要顛簸六七天的時間。爲了防止鱖魚變質,魚販子把鱖魚放在木桶裏,鋪一層魚,灑一層鹽,最後用石頭壓住。即便如此,新鮮的鱖魚還是發生了變化,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

然而,鱖魚也因此重獲新生!徽州人發現,清洗之後,先煎後燒,以笋、肉、辣椒、葱薑蒜協助,鱖魚的臭味消失,轉而爲鮮,細嚼起來還有種特別的鮮甜。經過石頭壓制的魚肉也更加緊實,不散的質地成就了臭鱖魚獨特的彈牙口感。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腌制臭鱖魚成爲安徽的傳統工藝。攝影/方托馬斯

作爲徽州人的一大發明,臭鱖魚的出現幷非偶然,徽州菜裏的臘八豆腐、毛豆腐同樣以“臭”聞名。因此,集合了徽州的地理、氣候與徽州人飲食習慣的臭鱖魚,很輕易地便成爲徽菜的當家菜。

徽州古城青瓦白墻,遠遠望去,一派江南小鎮的恬靜溫婉,內在却不似江南那般小清新。以臭鱖魚爲代表的徽菜,暴露了徽州人內在的熱烈。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青瓦白墻之中的熱烈。攝影/方托馬斯

02 “臭味相投”:臭鱖魚從安徽走向全國

徽州是個加工廠,送進去的是鱖魚,運出來就成了臭鱖魚。大名鼎鼎的徽商,不經意間擔當了臭鱖魚的“搬運工”。正是由于大批徽州人外出經商,臭鱖魚才得以走出徽州的大山而名震江湖。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由于地狹、人稠,古時徽州每年生産的糧食僅能維持本地三個月左右的口糧,殘酷的自然條件,導致徽州人不得不早早地、大量地外出謀生。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皖南多山,不但擠壓了耕地資源,也造成了交通不便。攝影/盧文

艱苦的鄉土環境,斷了徽州人想要安逸的念想,也由此鍛造出徽州商人的“徽駱駝精神”。與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的外向氣質不同,作爲我國近代三大商幫之一的徽商更加內斂。

對外出的安徽人來說,臭鱖魚是最適合沿路携帶的食物:經過腌制、發酵的臭鱖魚更耐儲存,與漂泊在外的徽州人形成了深刻的情感連接。臭鱖魚成爲徽州人向外强烈安利的家鄉美食。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古徽州地形圖。製圖/孫璐

和福建美食在東南亞遍地開花的景象類似,徽州人一邊把生意做到全國,一邊把徽州菜也帶到了全國。或許連徽商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們竟然無意中完成了一單文化生意。

如今,徽商已經成爲歷史,即使在保存完好的徽州古城裏,也難尋徽商曾經的輝煌。然而,跟隨徽商走南闖北的臭鱖魚,依然生機勃勃地拓展著它的“商業版圖”。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傳統腌制的臭鱖魚。攝影/方托馬斯

今天的臭鱖魚擁有相當强的“自然流量”,被視爲徽菜的靈魂。它既是一道鱖魚名菜,更是一種臭味美食,在“嗜臭”者的心目中,臭鱖魚、臭豆腐、螺螄粉被封爲“人間三臭”。徽菜裏“尋常見”,貴州菜、湖北菜、湖南菜裏也“幾度聞”,臭鱖魚的存在感杠杠的。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湖南菜裏的臭鱖魚比較辣。圖/視覺中國

吃“臭”毫不含糊的貴州人,面對臭鱖魚毫無壓力;到了湖南、湖北,臭鱖魚變得更辣。臭鱖魚的本味令安徽人著迷,然而作爲一種重口味的食材,臭鱖魚在黔鄂湘菜系中又有著超强的適應性。加入這三個美食大省,讓臭鱖魚收穫更多擁躉,逐漸成爲國民級臭味美食的代表。

對很多人來說,臭鱖魚的美味通常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臭鱖魚由此成功出圈!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腌好的臭鱖魚,隨你怎麽做都好吃。攝影/白露,圖/圖蟲·創意

臭鱖魚誕生于無法冷凍、不便運輸的年代。如今,吃到新鮮鱖魚對安徽人來說已經毫不費力,臭鱖魚不但沒有退出,却越來越香,幷且從地方美食流行全國,在各地飲食文化中融合出更加多元的火花。

03 如何實現你的臭鱖魚自由?

不久前,一則“90後體操冠軍賣起徽州臭鱖魚”的故事,打開了人們對臭鱖魚的全新認知,也開啓了國人實現臭鱖魚自由的可能性。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在家就能做的臭鱖魚。攝影/方托馬斯

以往,吃到一份好吃的臭鱖魚,需要些運氣。因爲臭鱖魚的腌制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師傅的經驗,溫度、濕度,腌制時間,都可以决定一條臭鱖魚的品質。臭鱖魚因此成爲一種口味隨機性很强的食物,一千個師傅,可能會做出一千種臭鱖魚。

香臭之間,始終是一門“玄學”。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你做的臭鱖魚好不好吃,那得看臭鱖魚自己是不是好吃。圖/視覺中國

如今,在恒溫、恒濕的發酵間,通過精准的計算,臭鱖魚的製作過程被科學的計算控制,臭鱖魚的“鮮”被拿捏得恰到好處。2017年,臭鱖魚因入鏡《舌尖上的中國》而聲名鵲起,成爲國人熟知的安徽地標美食。掌握了全套流水綫生産技術的“徽三臭鱖魚”在當年的銷售額破億。

2020年以來,疫情的發展促使臭鱖魚銷售模式從綫下轉爲綫上。得益于快遞物流的發展,在運輸途中,臭鱖魚出廠時的“鮮”被穩穩地鎖住。發揮穩定的口味、新鮮的質地,讓臭鱖魚躋身“好農貨”之列。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綫上下單的臭鱖魚,品質值得信賴。圖/視覺中國

2020年,90後體操冠軍曾宇選擇拼多多,開出了他的第一家臭鱖魚網店。同年,“徽三臭鱖魚”在拼多多上綫僅14天,就沖到了淡水魚類目銷量、好評雙第一。選擇拼多多的臭鱖魚,找到了新的銷售定位。

在拼多多的帶動下,臭鱖魚主産區之一——黃山市休寧縣的其他農産品也加入網銷大軍,銷售額已達約2億。未來可期的不僅僅是臭鱖魚産業。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徽州臭鱖魚製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韓可軍在腌制臭鱖魚。
一條臭鱖魚,憑什麽能够代表安徽菜?-字遊文化
拼多多直播帶貨臭鱖魚。

致力于發現更多好農貨的拼多多,通過“尋鮮中國-多多好農貨”項目,向用戶介紹各地“好農貨”。如今,拼多多推出的農産品消費IP——農貨節,已經連續舉辦四届,24天的超長待機,輻射近2000個産區,覆蓋全國20萬款初級及精深加工農産品、超10萬家涉農店鋪。近年來,陽光玫瑰、琯溪蜜柚等“輕奢水果”成爲最火單品,體現了平臺與好農貨的雙重號召力。

正宗、地道,是定義好農貨的重要標準。正如臭鱖魚,永遠帶有不可磨滅的安徽印記,安徽也是國人心目中臭鱖魚的最佳“發貨地”。拼多多等電商的發展,在助農、振興鄉村的同時,也將勾勒出一幅風物中國地圖。

END

文丨董大

文字編輯 | 董大

圖片編輯 | 奈福

製圖 | 孫璐

設計 | 任東

頭圖攝影 | 方托馬斯

封圖攝影 | 方托馬斯

0
本文系作者 @wordtour 原创发布在 字遊文化。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川西“撞臉”瑞士?
上一篇
這座遍地是“金”的小城,香爆了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中國最會嘮的大爺,都坐在這兒了
2周前
中國最大的西梅縣城,甜翻了
2周前
最會吃魚的地方,不在沿海
2周前
剛剛謝幕,埃及電影正在崛起!
2周前
這座遍地是“金”的小城,香爆了
3周前
相关文章
這届年輕人,開始“自討苦吃”
埃及的靈魂——黃配綠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廣東辣,人菜癮還大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222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