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文化 字遊文化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

wordtour
3年前周勵
2,643 0 0

「回首旅居非洲的日子,令人激動不已的是彷彿在天空和夢幻中生活了一段時間。」——《走出非洲》作者凱倫.布理克森

(七)馬拉河「天國之渡」

晚霞籠罩下的馬賽人村莊,我們訪問了土著婦女的家,在肯尼亞做義工教育的朋友專門安排探訪邊遠小村莊。泥土做成的平頂屋內簡陋黑暗,室內煙霧繚繞。一間兼做廚房的小客廳空徒四壁,沒有任何現代設備,一口大鍋煮著四口之家的晚餐玉米羊肉湯。睡房是我們北大荒時代熟悉的土炕,一家四口都睡在一起。他們刻意保持著幾萬年前刀耕火種草原牧羊的生活方式,極其簡陋,土屋昏暗,但穿戴整齊,衣食無憂,質樸熱情。我們給村莊孩子們巧克力、畫册和圓珠筆,祝福他們,這裏有聯合國資助設立的學校和醫院。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稀樹草原的絢麗早晨。

次日清晨五點,我們驅車去坐熱氣球。熊熊烈火噴射著熱氣,色彩斑斕的幾隻熱氣球準備升空,這是馬賽馬拉大草原最著名的戶外活動。旭日如球,朝霞漫天,我們15人勇敢爬上熱氣球,在火焰驅動器下緩緩升空,俯瞰金色草原上奔跑著的羚羊群和美麗斑馬,如詩如夢。氣球飛越馬拉河,成千上萬頭角馬準備遷徙過河,遠遠近近的天空都是五顔六色的熱氣球,天空像燃燒一樣通紅透亮,氣球彷彿在和剛跳出地平綫的太陽親吻,眼下是《獅子王》的景觀,宛如仙境。盡情盡致的45分鐘飛行後熱氣球緩緩降落,我們在草地上開始豐盛的西式早餐,團友們高舉香檳酒慶賀馬賽馬拉之旅,與大自然親密交融難以忘懷!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熱氣球升空。

眼下正是「馬拉河之渡」——「天國之渡」的季節,動物大遷徙中最壯觀的這幕被譽為「人生必需見證的50個景觀」之一,下午我們趕上了角馬過河大戲,九年前來到馬拉河曾是空空蕩蕩,僅在越野車看到角馬大遷徙。如今浪花飛濺,氣勢磅礴,黑壓壓一片爭先涌後,威武雄壯又不失秩序。不過馬拉河裏沒有出現傳說中鰐魚圍剿角馬的血腥場面,一切是暫時的歲月靜好。過河後的角馬像一連串黑色珍珠在馬賽馬拉的陽光下熠熠閃耀,與不遠處的大象群構成一幅天國伊甸園的畫面。

今天真幸運!馬賽馬拉,角馬過河,亘古洪荒,生生不息,遠方之詩,蕩氣迴腸。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角馬過河。

(八)納瓦沙湖長頸鹿:芒刺下的生命循環

告別馬賽馬拉草原,來到滿眼青翠的納瓦沙湖畔,綠野仙踪,在樹叢出沒的長頸鹿家族浩浩蕩蕩,即使《走出非洲》的電影裏也沒有這樣蕩人心魄的鏡頭。九年前和家人在同樣這片草地與長頸鹿群嬉戲,和巨大溫和的長頸鹿合影。暮色原野,這裏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美麗所在——納瓦沙湖奈瓦夏林酒店:「Naivasha Sawela Lodge!」

非洲兄弟一向友好。納瓦沙湖被譽為東非大裂谷的明珠,湖光山色幽靜秀麗,湖內河馬鵜鶘悠閑曬太陽,印象最深刻的是肯尼亞導遊約翰講述的《芒刺下的生命循環》。傍晚,我們四人在納沙瓦湖酒店導遊約翰引領下,打開木制栅欄,進入賞心悅目的蒼翠綠野;這是五十公頃的金合歡樹叢與長頸鹿棲息繁殖地,可以近距離接觸神奇悠閑的長頸鹿多個家族。非洲動物世界對我們這些在水泥森林長大的人皆是曙光乍現夢境。在一片鬱鬱葱葱的草坪樹叢中,伴隨我的是五、六十隻野生長頸鹿和斑馬,個性溫順的它們悠悠然然相依相伴,在清新的月光下吃草和樹葉。我站在草地精靈當中,對著月亮舉起雙手,這就是在精神上和大自然做愛、最甜蜜的融為一體!

「新月下的長頸鹿,你是否還記得我?」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綠野仙踪長頸鹿。

雖然凱倫和布里克森男爵早在1925年因後者移情別戀離異,但凱倫在1962年去世之前卻說:「如果能夠找回我過去的生活,我最希望能與男爵一起再次繼續野生動物王國的旅行(If I could wish any thing back of my life,it would be to go on safari once again with Bror)」

這是刻骨銘心的非洲之愛。

導遊馬賽人約翰以一口流利英語對我侃侃而談;長頸鹿「對決」金合歡樹是草原生植物進化中的智慧較量,金合歡樹枝上長滿長達5至6厘米的尖刺,並每10分鐘分泌毒素以驅趕長頸鹿,否則大樹就會被長頸鹿啃光。但長頸鹿靈巧的長舌可避開過芒刺摘取多汁美味的小樹葉,邊吃邊移行換樹;雖辛苦但解決了溫飽,而被長頸鹿啃舔過的金合歡樹則更加枝繁葉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量子糾纏」略見一斑!

我情不自禁彎下腰,嘗嘗有靈性的金合歡樹葉。

(九)紅雲翻飛火烈鳥

穿越赤道,我們來到期盼已久的博格利亞湖。紅雲翻飛宛若仙境,這裏有火烈鳥賴以生存的鹽鹼藍藻,神奇肯尼亞,每天都是難以忘懷的美麗遇見!《走出非洲》電影開頭既是丹尼斯和凱倫駕駛小飛機穿越紅雲翻飛的博格利亞湖上空,夢幻般的火烈鳥時遠時近,相伴著熱戀中的情侶,構成家喻戶曉永不磨滅的世紀經典。

情燃肯尼亞,火烈鳥故鄉探幽——火烈鳥祖先早在兩千萬年前即分化出來,遠早於其它鳥類,在安第斯山脉曾發現大約七百萬年前的火烈鳥化石。我們九年前去的著名納庫魯湖曾以火烈鳥故鄉聞名遐邇,但因湖區降水量日漸豐沛,藍藻産量大幅下降,近年來火烈鳥遷徙轉戰至博格利亞湖。肯尼亞司機在湖畔撿到兩支猩紅與乳白相間的羽毛,美麗極了,現在我一邊寫,一邊不時輕吻依然新鮮亮麗的羽毛。博格利亞湖風光旖旎,面積約30平方公里,位於肯尼亞裂谷邊緣。極目眺望湖畔是一條火烈鳥組成的粉紅絲絨的弧綫,與碧藍的湖水交相輝映,彌漫著強烈的碱味,待你慢慢走近稍出動靜,火烈鳥立即展翅高飛,如同粉紅色雲團在你頭上飄逸綻放,可過不了十分鐘,這團紅羽雲翼又重新飄揚回來,飛越頭頂,繼而再次駐足水面,形成那道粉紅色的弧綫。你好,納庫魯湖!你好,博格利亞湖!火烈鳥與波光粼粼的藍湖相守相依,你儂我儂,構成最驚艶迷人的動物世界奇觀。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博格利亞湖火烈鳥世界。

「一天我和丹尼斯飛往納庫魯湖,該湖在我們莊園東南90英里處,湖中水波折射出淺藍的光芒,有一種強烈的碱味。天藍的色彩是那麼鮮艶,你凝視一會兒,就會閉上自己的眼睛。浩瀚的湖水鑲嵌在光禿禿的茶色大地上,猶如一大塊耀眼的藍色寶石,我們一直向上飛升,低飛時我們的投影在淺藍的湖面上映出深藍色的色塊,在我們下面抖動。這裏生活著成千上萬隻火烈鳥。我們靠近時,火烈鳥飛散開來,形成一個個大圓圈或扇面,猶如正在升起的太陽放射著光芒。就像絲綢或者中國瓷器上的藝術圖案──你坐在駕駛員前頭,你的前方是浩渺的宇宙,你覺得你在他伸出的手掌上飛行,托舉你的正是他的翅膀——有一次我們與老鷹比翼雙飛,丹尼斯在半空關閉了引擎,我聽到了老鷹的尖叫聲。」在這裏,我的靈魂與凱倫的詩交織如翅,直飛紅雲翻滾的天際!

這個碳酸鈣湖除了蔚為壯觀的火烈鳥之外,岸邊還有許多「火烈泉」即原始火山溫泉,大多都達沸點,蒸霧飄逸,被昵稱為「迷你黃石公園」,一片奇特嶙峋的地貌。導遊在溫泉放了15個雞蛋,很短時間即煮熟,每人一隻味道香極了。與親愛的朋友一起觀賞美國迪士尼自然紀錄片《紅色羽翼—火烈鳥之謎》,可與法國《帝企鵝日記》媲美,敘事與攝影皆震撼心靈。已存在兩千萬年的紅鶴群為繁殖下一代歷盡艱辛,翱翔萬里尋找藍藻,紅色越鮮艶則體格越健壯亦越吸引異性,繁衍的後代也更優秀。納庫魯湖,博格利亞湖海市蜃樓般一片粉紅,魂縈夢繞的神秘境地!大自然僅存的偉大傑作。

問題是:再過一百年,面臨瀕危的火烈鳥是否還在世間?

(十)伊麗莎白女王 「樹頂酒店」

在肯尼亞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樹頂酒店可能為你帶來好運,還會讓你重返非洲。果然,闊別九年我又回到了樹頂酒店。伊麗莎白公主曾來此下榻,命運忽變帶上皇冠。原汁原味公主套房僅比普通客房價格多出一倍,全世界各國的遊客都有機會躺在女王床上回想當年的奇異情景。1952年2月伊麗莎白公主携夫君愛丁堡公爵來肯尼亞觀賞野生動物,恩愛甜蜜的小夫妻下榻在這綠野仙踪的酒店。夜晚,突然接到了她父親英王喬治六世駕崩的電報,隨即英王室宣布她繼位為女王,第二天清晨她立即下山飛回英國繼位。這段「上山公主,下山女王」的佳話一直流傳至今,小酒店因而聲名大噪。

寫到這裏,我非常懷念樹頂酒店的美味羊肉湯和巨大仙人掌。闊別九年,可惜美麗的大孔雀不在了,工作人員驚喜我還記得它。「樹頂酒店」宣傳口號是「公主入夢:與犀牛做鄰居,與大象同眠」,可是千真萬確。野生動物悠逛散步窗下荒野,茶室與露台充滿英倫貴族氣息,1952年伊麗莎白公主來此下榻,忽而命運巨變,小酒店因而聲名大噪。酒店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初,英國退伍軍官埃里克.沃克在高大的樹頂搭建了一個狩獵三間房「吊腳樓」, 而後逐漸擴建為英國皇室貴族狩獵下榻的40個房間。1983年,時隔31年伊麗莎白女王再次來到「樹頂酒店」那保存如新的套房了一晚,故地重遊,分外親切。慶幸我客房隔壁就是英國公主原汁原味的客房,酒店經理帶著我推開伊麗莎白女王的房門,寬大的睡房上方是她和愛丁堡公爵的合影,邊上的鏡框裏是她簽名的肯尼亞行程表,明亮的陽光斜射進寫字台,豪華而不奢侈,整個房間就像她昨天剛來過一樣。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推開伊麗莎白公主的套房。

有人說, 唯有入住「樹頂酒店」才算真正走進非洲。酒店面對廣袤的東非原野,各種動物川流不息,最可愛的是窗下的小象寶貝們都鑽在母象群的鼻下,惹人憐愛。整個晚上20多頭公象母象和小象都在我窗下的野生水潭裏飲水嬉戲,我從打開木窗伸出頭觀望許久,五頭小象分別依偎著它們的母親,寸步不離,溫馨感人。半夜裏突然發生了較大動靜,我又爬起來看,以為有大象在發情做愛,果然如此!一頭大象吼叫著拼命想騎跨在一頭小母象身上,但遭到了拒絕,小母象叫嚷著到處躲避,大象多次進攻自討沒趣,只好作罷。想必非洲大象的愛戀也是以感情和自願為基礎的:「看不上你,快走開!」

可惜了一場狂野奇緣!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與大象同眠:樹頂酒店。

長鼻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類群之一,5000萬年前即有象群的足跡。1970年全球有250萬頭大象在逍遙漫遊,但到了2017年只剩了30至40萬頭,其中非洲森林象僅剩下2萬頭,被聯合國列為瀕危動物。人類的貪婪與偷獵是主要原因,大象是情感豐富的動物,如母象被獵殺取牙,小象會守護遺體不肯離去。美麗象牙製品後是慘忍血腥暴力。酒店經理告訴我們,一位來自英國的「大象守護自願者 」 因阻止了多起象牙獵殺與走私事件,在馬賽馬拉草原被人打黑槍從背後射殺, 凶手逃之夭夭逍遙法外。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的朋友告訴我們,肯尼亞政府最新規定,如發現有人屠殺大象立即逮捕,情節嚴重判處死刑。

珍惜大象!再見了,樹頂酒店!

(十一)冰雪烈焰肯尼亞

清晨起來寒氣襲人,趕去拍攝肯尼亞山日出,大草坪的篝火通宵未滅,緋紅朝霞環抱金球旭日,白雪皚皚的山巔在雲霓中忽隱忽現,美極了!肯尼亞山是《走出非洲》故事的發生地,遠眺這座僅次於乞力馬扎羅山的非洲第二高峰,海拔5199米的雪峰若隱若現,這裏是地球奇景之一赤道積雪的所在地,冰雪烈焰,奇異經典!清晨六點的太陽照在零度赤道綫,好一個費爾蒙狩獵度假村(Fairmont Mount  Kenya Safari Club)!肯尼亞山費爾蒙酒店是好萊塢明星威廉.霍頓1959年設計修建,酒店內所有的動物標本均為真品,包括酒店大堂內那對巨型的象牙、牆上怒目而視的獅頭等。酒店門衛身著筆挺套裝向你點頭微笑。從游泳池到內庭通道正巧橫跨赤道南北,當年丘吉爾和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及伊麗莎白二世曾在此下榻。

清晨,孔雀在優雅散步,廣袤原野的上空飄蕩著類似狼的嚎吼,肯尼亞服務員講是那是斑鬣狗在嗥叫。一切充滿著迷人的原始野性之美!丘吉爾在這裏說過:「勇氣,是人類最寶貴的品格。」這是他二戰開始時的名言,在非洲他贊嘆狩獵者面對草原猛獅襲擊的臨危不懼。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冰雪赤道綫下的奇景。

「站在高原上極目遠眺,盡收眼底的景物都是為著偉大、自由和無比的高貴創造出來的。」(凱倫)

愛你,肯尼亞冰雪赤道!

再見,肯尼亞山費爾蒙度假村!

(十二)靈感飄逸凱倫故居

「每當我因痛苦而輾轉難眠,我就把事情想像得更糟糕、更痛苦。這樣我會咬牙堅持下去,承受一切。」——《走出非洲》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凱倫和情人丹尼斯。

在肯尼亞迷人的日子裏,我耳畔常響起《走出非洲》中梅麗爾.斯特里普舒緩蒼老的女聲和深情壯闊的音樂,此行最後一天終於來到《走出非洲》作者凱倫.布里克森的故居,激情難抑:「我的非洲莊園坐落於恩戈山麓,海拔高達六千英尺。這片高地北部的土地方圓一百英里,赤道剛好在這上方橫貫而過。白天,你與太陽的距離近在咫尺,你便會感到自己陡然高大了許多,清晨與黃昏都那麼明朗靜謐;而夜晚,你會覺得朔風凜冽、寒氣逼人。」

走進內羅畢以西十公里的凱倫故居,屏聲息氣望著隨風飄拂的白色帷幔,書房,打字機、留聲機、豹皮,擺放鮮花,燭台和英國瓷器的餐桌……一切彷彿如此熟悉,血在沸騰,眼花繚亂。臥室燈光宛若昨日。牆上丹尼斯的英俊照片曾讓凱倫心醉神迷。衣櫃掛著丹尼斯的戶外衣帽皮靴,故居導遊漢娜說:《走出非洲》劇組曾來此拍攝生活場景,一切和電影一樣。她指著恩貢山高處丹尼斯的墓地說, 那一公一母兩個獅子,世世代代,在這裏徘徊了八十年。這比倫敦廣場的那對石頭獅子更像童話。丹尼斯已經變成這裏的傳說。接著她背誦了一首凱倫寫給丹尼斯的詩:

我曾經有一個農場,種咖啡豆,

給黑孩子治病。

我在非洲遇見了

為自由

奮不顧身的情人

熱愛動物勝於人,

折桂而來,

情迷而往。

我跟隨那掀開窗紗的風進入到凱倫曾經住過17年的房子,尋找那一段曾激發了凱倫創作靈感的生活的痕跡。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內羅畢凱倫故居的客廳、書房。

凱倫故居約200多平方米,有9個房間。一進門的3個房間是辦公室和出售紀念品商店。在走廊盡頭的房間裏陳列著凱倫和親友的照片,「這是凱倫剛到肯尼亞時照的,當時她29歲,頭髮濃密,眼睛很美。」,陪同我的黑人導遊羅絲小姐說。中年的凱倫包著頭巾,透著青春活力的嘴角微微翹起,一雙深邃如夜的眼睛充滿對生活的希望和幻想。客廳很大,凱倫與丹尼斯在一棵大樹下的合影吸引了我,他高大英俊,白晰的面龐輪廓分明,富有英國貴族氣質。客廳照片上的凱倫坐在舒適的沙發裏,在給丹尼斯講故事。熱情的導遊讓我坐在同樣的位置拍了一張留影。就是在這裏,1931年的一個晚上,丹尼斯告訴她:他決定和帕麗爾小姐一起飛蒙巴薩,肝腸寸斷的凱倫挽留不成,為了尊嚴只好狠心要求丹尼斯搬出去。

多麼可怕的夜晚!

她在地獄般的孤獨與嫉妒中隱忍著情人的背叛,用汗水淋漓的農活和開辦非洲孩子讀書的學校來排遣無邊無際、大海波濤般的痛苦,好在這片土地像一雙大手撫慰她破碎的心:「咖啡園裏也時常會呈現出一派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致。剛剛步入雨季,咖啡花便盛開了。細雨綿綿,薄霧冥冥,乳白色的花朵,就像一大團層叠的雲朵籠罩在六百英畝土地上空,光彩動人。咖啡花有一股淡淡的黑刺李般略帶苦澀的香味。一旦咖啡豆成熟,園裏就變得紅彤彤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們一邊勞動,一邊歌唱。」

半年後,丹尼斯的小飛機突然墜落起火,英俊情人變得慘不忍睹。

大雨泥濘中凱倫不辭辛苦為丹尼斯在恩貢山挑選了一個墓地,豎起三根白色旗杆,以便她每天在客廳打開窗戶可以看到他——就像現在故居導遊漢娜指給我看的一樣。

葬禮上她黯然泪下:「主啊,請收回丹尼斯的靈魂。他不屬於我們,也不屬於我。他屬於美麗的非洲。」

最喜歡書房裏的打字機,陪伴凱倫度過了孤獨歲月。誰想到:一個和肯尼亞黑人一起在咖啡園裏彎腰勞動,大汗如雨的農場主,不久後竟然成為瑪麗蓮.夢露和米勒、海明威和卡波特敬仰的女作家!正如電影裏的僕人大喊救火那樣:「上帝來了!」也許上帝有意燒毀了她的咖啡農場,否則她每年忙著播種收成,賣咖啡豆,世人將失去精彩斑斕的《走出非洲》!今天,凱倫的農場變成了布里克森博物館,原著改編的電影《走出非洲》,由梅麗爾.斯特里普和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七項奧斯卡獎。多年來我一直追隨梅里爾出演的電影。極喜歡《蘇菲的抉擇》、《朱莉婭》、《克萊默夫婦》、《廊橋遺夢》、《時時刻刻》和《華盛頓郵報》。 而《走出非洲》是我的最愛。

好難忘,凱倫聽著留聲機播放的音樂,苦苦等候心上人再度光臨。獨奏單簧管靜靜的旋律加深她心中的孤寂和失望。飛行在一大片火烈鳥群上空的近景,音樂主題一瀉千里,淋漓盡致地抒發凱倫心中飽漲的澎湃激情。

現在,鵝黃色的雞蛋花滿樹開放 成群結隊長頸鹿迎面而來,繁星如夢,篝火燃燒,那時候丹尼斯躺在她的腿上聽故事,草地唱機放著莫扎特,柔情以後是背叛。她寧可記住柔情,記住他的好。在書中她對丹尼斯沒有絲毫指責,這對大多數遭遇背叛的女子是不可思議的,也許這正是凱倫的高貴之處。凱倫故居博物館的面積雖然只是原有六百畝咖啡豆農場的三十分之一,但一切保存完好,傢具擺設位置完全和當年的一樣,凱倫和丹尼斯常坐在莊園中央的這棵雞蛋花樹下互傾衷腸,我也坐在她坐過的長椅上浮想聯翩——

眼前的一切讓我回想凱倫的詩歌:

我在非洲曾寫過

一首歌,

那裏有已逝的熱土,

那裏有純潔的朝露 

我總是兩手空空,

因為我觸摸過所有。

我總是一再啓程,

因為哪裏都陋於非洲……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和凱倫故居參加婚禮的軍人在一起。

今天是星期六,碰巧有肯尼亞年輕軍官在莊園舉行婚禮,雞蛋花樹下掛著新人的照片。漢娜講這裏常舉行盛大婚禮,「新人們期望像凱倫和丹尼斯那樣與戀人十指相扣,終生恩愛」。我與穿紅色盛裝的黑人軍人熱烈交談,合影留念歡聲笑語,他們看上去都是很有教養,高大帥氣的黑人, 他們讓我想起一個人:奧巴馬!太像了!遺憾要趕傍晚飛機無法參加婚禮全程,全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有自己既定的幸福,肯尼亞人太可愛了,難怪出了奧巴馬總統。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下)〉-字遊文化
草坪上的婚禮。

正如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中所寫:「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輝,即使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獄,也無法長久地將他圍困!」凱倫10歲時父親自殺,29歲嫁給一個喜好尋花問柳的瑞典男爵,她染上梅毒後離婚。41歲陷入熱戀,46歲她的情人丹尼斯愛上比自己小19歲的閨蜜,繼而墜機去世。失去了愛情、情人、農場、金錢、精神依託和一切的一切,黯然回鄉。

在無盡的寂寞與絕望中,文學是她終生親密的忠實伴侶,最終她走出非洲,走出痛苦。52歲出版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纏綿悱惻,扣人心弦,轟動世界。

非洲廣袤的草原賦予了她以自由的靈魂,從一個愛慕虛榮的丹麥富家女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熱愛非洲土著的女人。殘酷的結局,卻呼之欲出女性堅強勇敢的內斂,非洲的瑰麗承托出了人性的至純至美。《走出非洲》是一首與厄運搏鬥浴火重生的女人史詩,凱倫已成為非洲的呼喚,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這裏,尋找屬於自己的心靈家園和精神宮殿。

飛行八萬里,兩次來非洲,尋找凱倫.布里克森、海明威、老羅斯福、丘吉爾的足跡,在這充滿未知與不安的世界,汲取探險先驅對生命的激情與樂觀,今日災難壓頂,明日鳳凰涅槃!正如凱倫所說:「非洲就是如此,它是從六千英尺深處淬煉而出,濃烈而純淨的精華──我無非是經過遙遠的旅程被派出的信者,來告訴人們世界裏還存在著希望。」

謹以此文, 獻給勇敢的武漢人民

2020.1.25庚子年大年初一 紐約曼哈頓

(二之二,全文完 。本文由周勵女士授權發布,部分圖片來源為資料圖片。)

周勵簡介:旅美作家。1985年赴紐約州立大學自費研讀MBA,1987年創業經商。1992年發表自傳體小說《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發行160萬册,被評為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之一,獲「十月」文學獎。2006年出版《曼哈頓情商》,近年發表探險文學《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極》、《攀登馬特洪峰》等。任紐約美華文學藝術之友聯誼會會長。

0
周勵〈冰雪烈焰肯尼亞——尋找凱倫(上)〉
上一篇
周勵《古巴奧德賽:尋找格瓦拉與海明威》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随便看看
今年旅游爆款聖地昆明,真沒法低調了
35分钟前
緬甸蒲甘,震撼人心!
1天前
香港的海上金鑾寶殿,下場太過凄慘
5天前
00後女大學生,在工地考古
1周前
甜食第一省是它,你不反对吧?
2周前
相关文章
周勵《珠峰逐夢——尋找馬洛裏(下)》
周励《珠峰逐夢——尋找馬洛裏(上)》
追逐日光——尋找丘吉爾
周勵《跳島戰役探險錄( 之五)燃燒的太平洋——沖繩島的天空》

王蒙 王蒙
王蒙 王蒙
Copyright © 2023 字遊文化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热门搜索
  • 戴冠青
  • 泉州
  • 宾州
  • 美国大选
  • 罗克格伦
  • 新加坡 台灣
wordtour
行者無疆,思亦無涯。「字遊文化」為你打造活精緻、心自由的美好生活。
199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